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功能性早搏疗效观察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张明 林琍 时间:2010-07-11

【摘要】  目的:观察参松养心胶囊功能性早搏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早搏患者76例,随机分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和美托洛尔对照组,每组38例。给予治疗组每次口服参松养心胶囊4粒,每天3次;对照组每次口服美托洛尔片25mg,每天2次。以 4周为1个疗程,观察用药前后心率、临床症状、早搏次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4周后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86.8%。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1例,总有效率84.2%,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血压、心率波动方面参松养心胶囊明显优于美托洛尔。结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功能性早搏疗效与美托洛尔相似,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参松养心胶囊; 功能性早搏; 疗效

早搏(过早搏动),又称为期前收缩,可发生于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亦多见于非器质性心脏病。后者常被称之为功能性早搏,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产生严重危害,但部分患者常会因胸前不适、心悸、恐慌而影响工作和生活。绝大部分抗心律失常西药均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且可产生致心律失常作用,功能性早搏患者不宜长期服用。我科近两年选用中成药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功能性早搏,与西药美托洛尔行对比观察,发现两者疗效相当,且参松养心胶囊不良反应较少,患者耐受性更好。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1月~2008年5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病人中功能性早搏患者76例,其中男30例,女36例, 年龄20~55(36.3士13.5)岁。包括室上性早搏25例,室性早搏51例。所有患者入选条件:①早搏次数>5000次/24h;②24h动态心电图检查其总心率>11万次;③经病史、查体、超声心动图、X线、运动平板和(或)冠脉造影等检查未发现有器质性心脏病;④患者心悸症状明显; ⑤排除甲亢、肺部疾病、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及显著心动过缓合并的早搏。

    1.2  研究方法

    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参松养心胶囊治疗组及美托洛尔对照组,每组均为38例,每组性别、年龄基本相似。参松养心胶囊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Z20030058)4粒/次,3次/天;美托洛尔组口服美托洛尔(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H32025391)25mg/次,2次/天。用药前停用其他抗心律失常药物至少5个半衰期。用药前后均采用美国摩托拉(Mortara)12导动态心电图仪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然后进行比较。

    1.3  观察指标

    服药前、服药4周后分别检查血、尿常规、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血生化,测量服药前后血压,并观察心悸等症状改善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1995年卫生部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心悸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及中西医结合会议判定治疗标准判定结果[2]。显效:早搏消失或减少>90%;有效:早搏减少50%~90%;无效:早搏减少<50%或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 ±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20例,无效5例,有效率86.8%;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21例,无效6例,有效率84.2%。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见表1。表1  两组治疗功能性早搏疗效对比

    2.2  不良反应

    两组患者服药后检查血、尿常规和血生化均无异常改变。治疗组有1例患者出现恶心,2例出现腹胀,程度均较轻;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乏力,2例出现头昏,2例出现口干,2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1例出现低血压,停药后症状消失。

    2.3  对血压、心率及心电图相关指标的影响

    组用药后血压、心率及P-R间期、QRS间期、QTc间期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用药后血压及心率有明显变化(P<0.05), P-R间期、QRS间期、QTc间期较用药前无明显变化(P>0.05)。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血压、心率的影响更小,从而能有效避免由这种波动导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见表2。表2    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注:与治疗前比较, * P>0.05, # P<0.05。

    3  讨论

    对早搏的处理首先要考虑是否存在器质性心脏病,以及早搏的多少和心功能状态。功能性早搏与精神因素相关性较大,一般预后很好,原则上不需使用不良反应多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而目前临床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西药的不良反应较多,尤其是致心律失常效应及对心肌、心脏传导系统的抑制作用明显限制了其临床使用。

    依据中医络病理论,心律失常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气阴两虚导致心络的络虚不荣和络脉瘀阻,尤以前者为发病的关键环节[3]。络虚不荣涵盖了心肌细胞自律性的异常以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的异常。络虚不荣则心神失养,络脉瘀阻日久成瘀,虚火内扰心神,从而出现心律失常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参松养心胶囊是一种抗心律失常的中药制剂,它以中医络病理论为指导,以生脉散为基础方,补、养、敛三法并用,多途径、多环节、多靶点阻断心律失常的发生。其组方包括人参、麦冬、山茱萸、丹参、炒酸枣仁、桑寄生、赤芍、土鳖虫、甘松、黄连、南五味子、龙骨等,具有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之功效。使“络虚”得“容”,“络阻”得“通”,从而达到“神安”,改善心律失常引起的心悸、气短、乏力、失眠等临床症状的目的。药研究表明,人参、麦冬、五味子具有改善心肌细胞代谢,降低自律性,抑制心肌细胞膜Na+-K+-ATP酶活性,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的作用。经动物细胞电生理学实验证明,黄连中含有的黄连素可延长心肌APD(动作电位时程)及ERP(有效不应期),增加ERP/APD比值,有利于打断折返环并使之不易形成[4]。甘松中含有的缬草酮同样具有膜的抑制及延长动作电位时程和打断折返激动的作用,能有效治疗早搏等心律失常。赤芍、丹参有活血化瘀的作用,能增加冠脉流量;桑寄生则具有类似异搏定样作用。诸药合用,配伍合理,是益气养阴、定心复脉、活血化瘀、抗心律失常的良方。由于参松养心胶囊气血同调、病症同治,因此临床对各类早搏均能收到较好疗效[5]。其含有的酸枣仁、麦冬、南五味子还有镇静、安神作用,对精神压力大的功能性早搏患者尤其适用。

    本研究显示参松养心胶囊对功能性早搏的改善效果与美托洛尔相当,表明参松养心胶囊对功能性早搏确有良好临床疗效, 且临床观察无明显致心律失常作用,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均少,患者耐受性好,提示该药是临床治疗功能性早搏的安全有效药物,值得推广使用。

【】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会心血管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6):405~413.

3 吴以岭.“脉络-血管系统病”新概念及其治疗探讨.疑难病杂志,2005,4(5):285~287.

4 谷保琴.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心血管神经症并心律失常.实用医药,2008,3(18):130~131.

5 余安珍.参松养心胶囊在治疗心律失常中的作用.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7,21(2):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