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医院电子处方录入错误现状分析与对策
作者:吴妙莲,王珏,张慧芬,郦柏平,赵永根
【摘要】 目的:调查我院处方录入错误的数量和分类,探讨儿科嵌入用量限制模块自动干预录入错误的必要性。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全年的不合理处方,并与综合医院的分析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电子处方录入错误比例高是各医院的共同特点,而用量录入错误的大量存在是儿科医院的特有现象。结论:儿科医院应采用方法减少用量录入错误。医院信息系统中嵌入用量限制模块,可自动干预电子处方录入错误,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 医院信息系统;电子处方;用量限制;合理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rror rate of electronic prescription in our hospital and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inserting dosage limit module to intervene input error in pediatric hospital. Methods: The unreasonable prescriptions in our hospital in the year of 2007 were analyzed and a comparison with the data of other two comprehensive hospitals was made. Results: There was a high electronic prescription error rate in all the investigated hospitals and the dosage error was a characteristic of pediatric hospital. Conclusions: It is necessary to use some modern methods to reduce the dosage error rate in pediatric hospital. However, inserting dosage limit module in 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useful way and could promote the rational use of drugs.
[Key words]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Electronic prescription; Dosage limit; Rational use of drug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信息建设的快速,医院信息化工程的不断加快,促进了医院电子处方系统的普及。电子处方与传统处方相比较,具有改善处方质量、提高医院门诊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等优点,但是电子处方和手工处方一样存在不足。电子处方录入错误是造成各医院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原因。而儿科医院由于患者的特殊生理特征及用药特点,其电子处方录入错误的表现形式与综合医院有很大差异,因用量往往小于药品的最小规格,使单位设置既有克、毫克,也有片、包,造成儿科医院用量录入错误居高不下的现象。为改变这种现象,笔者就嵌入用量限制模块自动干预电子处方录入错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探讨,旨在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儿童用药安全。
1 背景资料
《处方管理办法》规定药师必须进行处方审核,即药师在为患者调剂处方前必须对处方进行审核,当发现处方中存在问题或有疑问时,必须联系处方医师,请医师予以确认或重新更正,并记录不合理处方。从各医院对不合理处方的分析结果来看,药师审核过程中发现的不合理内容包括录入错误、配伍禁忌、重复用药、选药不当等。综合医院[1?2]和儿科医院的问题处方具有相同的特点,即录入错误占不合理处方的比例最高,见表1。可见,录入错误是产生不合理处方的主要原因。表1 综合医院和儿科医院电子处方录入错误情况
2 我院电子处方录入错误的情况调查
对我院2007年1月~12月问题处方中录入错误的处方进行调查:录入错误处方6 124张,占不合理处方的81.8%。录入错误类型包括用量录入错误、给药途径录入错误、药物剂型录入错误、给药频率录入错误等,其中用量录入错误处方4 148张,占总录入错误处方的67.7%,大大超过其它类型的录入错误,见表2。而综合医院报道[1]的录入错误类型主要是用药途径错误、数量错误、处方不完整等,对于用量录入错误未提及。大量的用量录入错误是儿科医院不合理处方的特有现象。 表2 我院电子处方录入错误类型分析
其次,对4 148张用量录入错误的处方进行分析。发现用量录入错误的类型比较复杂,但错误类型有和重点可寻,主要是医生对药品的规格不熟悉造成;未区分处方单位是“毫克”还是“克”;复方制剂以“包”为处方单位,医生误解为以主要成分含量的 “毫克/克”为处方单位;录入多余的数字或小数点位置错误等。
3 讨论
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我院2007年录入错误处方占总不合理处方的81.8%,而用量录入错误占总录入错误的67.7%,与报道[3]基本相同。究其原因,一是我院门诊病人多(最高日处方量达6 000张),在这样的工作压力下,医生难免会出现处方录入错误的情况。二是我院所服务的患者是儿童,因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生理特点不同,对药物的反应存在较大的差异,医生必须按照患儿的年龄给予正确的剂量[4]。如年龄小的新生儿,某一药品的用量仅仅为原药片的1/3,1/8甚至1/33,而年龄大的儿童其用量可接近成人剂量。与儿科不同,综合医院用量通常是每次1~2片或每次2~4片,一般不存在用量录入错误问题。合理用药是指以药物和疾病的系统知识及理论为基础,安全、有效、、恰当地使用药物,它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5]。目前我院还未引进专门的合理用药软件进行处方审核,所有不合理处方都是经药师在调剂前对处方进行审核时发现。药师在避免医生录入错误,保证合理用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在繁重的工作中,药师很有可能漏查不合理处方,这样不可避免地埋下发生药疗纠纷和药疗事故的隐患。为此,迫切需要有效的措施来干预电子处方的录入错误。
当前医院的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的,可充分发挥机在合理用药中的作用[6]。笔者认为利用医院信息系统嵌入用量限制模块是一种有效地干预医生录入错误的科学方法。我院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已具有设置“单位剂量信息”、“拆分系数单位”功能[7],可以在此基础上嵌入用量限制模块,该模块具有自动审核功能,当医生用量错误,超出该药品设置的最大量或最小量时,系统自动报警并提示相关内容,同时不再接受该药品录入,医生选择“确定”按钮返回,从而达到自动干预的目的。
儿童药物用量通常按其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为适合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用药需求,药品用量限制范围会比较大,因此嵌入用量限制模块不能解决儿科医院所有电子处方的用量录入错误,对于那些在限量范围内的录入错误暂时无法干预。但是,从我院用量录入错误的以及临床实际出发,合理设置药品使用限量,用量限制模块可以消除很大部分的录入错误(录入多余的数字或小数点位置错误等)。如阿奇霉素分散片(辉瑞制药)的用法“每次250 mg(1片)”容易误录成“每次0.25 mg(1/1000片)”,如果将该药单次最小量设成125 mg,最大量设成500 mg。这样一来,既能满足临床用药需求,又能够杜绝上述录入错误,避免药疗纠纷和药疗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地促进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因此,在现有的医院信息系统基础上,嵌入用量限制模块自动干预电子处方录入错误存在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文献】
[1] 杨木英, 刘茂柏. 我院门诊电子处方审核的情况分析[J]. 药房, 2005, 16(16): 1226?1228.
[2] 陈延庆. 我院门诊电子处方分析[J]. 海峡药学, 2006, 18(6): 193?194.
[3] 孙 琎, 余小锋, 王 珏. 门诊电子处方质量问题现状与对策[J]. 儿科药学杂志, 2007, 13(5): 38?39.
[4] 倪韶青, 寿洪初, 王 珏, 等. 儿童 Unlicensed 和 Off?label 用药状况调查[J]. 中国药学杂志, 2008, 43(3): 235?236.
[5] 邱继红. 小儿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及对策[J]. 儿科药学杂志, 2007, 13(6): 28?30.
[6] 祁金文, 马 珂, 陈 农. 规范医生处方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J]. 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6, 22(12): 817?819.
[7] 吴妙莲, 张慧芬, 王 珏, 等. 门诊药房药品用法标签自动生成的开发与应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2006, 26(10): 1299?1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