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调查分析
【摘要】 调查我院儿科住院部抗生素使用情况,探讨抗生素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方法:应用我院抗生素监控系统对住院部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2006年1~12月我院儿科住院部出院病历1 496份,抗生素使用率84.3%,单独用药占使用抗生素的79.1%,联合用药占使用抗生素的20.9%。结论:抗生素使用仍存在不合理现象,需进一步改进。
【关键词】 儿科 抗生素 合理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new and the old packaging on the permanent stability of cream preparations.Methods: The amounts and contents of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the cream preparetions packed with different packaging methods were determined and their permanent stability was analyzed. Results:The amounts and the contents of the effective ingredients of the cream preparations packed in old packaging changed a lot, not as good as those in new packaging in a period of one year (P<0.05). Conclusions: Packaging method has a large effect on the permanent stability of medicinal cream preparations, so we must choose suitable packaging method to assure the quality of cream preparations.
[Key words] Pediatric; Antibiotic; Rational use of drug
抗生素是儿科应用较广泛的药物之一,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是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指标。针对目前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普遍的情况,应从管理、宣传、学术等方面加以遏制。对我院2006年1~12月出院病历1 496份的抗生素使用进行分析,以提高儿科合理用药水平。
1 材料与方法
对我院2006年1~2月出院病历1 496份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我院抗生素监控系统,选择抗生素名称、用药时间、给药频率、联合用药、给药途径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抗生素使用率
1 496例住院患儿中有1 261例使用抗生素,占住院患儿84.3%,其中预防用药252例。
2.2 联合用药情况
一联用药997例,占抗生素使用的79.1%,二联用药264例,占抗生素使用的20.9%,三联及以上用药暂未查到。
2.3 给药途径
使用抗生素患儿1 261例中完全静脉用药1 189例,口服用药42例,肌肉注射暂未查到,口服和静脉联合用药为30例。
2.4 给药频率
口服用药次数均能执行,口服用药频率合理。住院患儿药物1次/d占981例,2次/d占312例,3次/d占78例,未查到4次/d用药。但2次/d和3次/d用药的患儿其用药时间多为白天,间隔时间大约3~6 h。
2.5 抗生素用药情况
抗生素用药使用频率由多到少依次为头孢噻肟钠、青霉素、头孢曲松、阿奇霉素、头孢拉定、阿洛西林、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注射液、磷霉素、红霉素,庆大霉素片。约35%的患儿使用β?内酰胺类抗生素时选择5%或10%的葡萄糖为溶媒。
3 讨论
住院患儿84.29%使用抗生素,其中96.6%采用静脉用药,与报道基本一致[1],可能与患儿年龄小有关,其他给药途径依从性差及病情较重,用药倾向于起效快的静脉用药。但临床静脉输液应注意不溶性微粒的危害,它可引起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过敏反应、血栓、组织坏死、肿瘤样反应等[2]。预防用药占住院患儿的16.8%,占抗生素使用的20.0%。我院抗生素使用率高于全国抗生素平均使用水平。
联合用药是希望从不同的作用机制提高疗效或扩大抗菌范围,联合用药必须严格掌握适应症,滥用抗生素其后果不仅增加了患者负担,而且使细菌产生了耐药性。我院抗生素二联用药占20.9%,低于相关报道[1]。我院无抗生素三联及三联以上联合用药,这反映了我科抗生素应用基本合理。我科采用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合顽固性及其他抗生素疗效不好的支气管炎、肺炎等取得较好疗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其制定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将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联合用药作为治疗重症肺炎和老年及有基础疾病患者的经验性治疗性措施[3]。按照传统观点,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是不能联合用药的,目前二者合用仍存在争议,但文献报道此二类联合用药不会降低疗效,可扩大抗菌谱,大环内酯类与免疫系统存在协同关系[4]。联合用药中还采用两种β?内酰胺类联用,在我院比较常见。但为避免作用机制相同的药物联用而互相竞争作用靶位,产生耐药,联合应用两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仍需慎重[5]。
我院儿科住院部抗生素使用率高达84.29%,高于卫生部抗生素使用率小于50%的要求,大大高于国际标准[6],儿科大部分疾病为病毒所致,用抗生素对大多数疾病无益。我院儿科抗生素使用主要以第三代头孢菌素、青霉素、阿奇霉素等为主,未用氯霉素、四环素,仅少量使用氨基糖苷类,说明我科医生已注意到这些药物给患儿带来的不良反应,对抗生素选择较慎重,选药基本合理。未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与当地经济条件有限或患儿病情重转至三级有关。临床使用青霉素及头孢菌素类属于时间依赖性抗生素,其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血及组织中药物浓度超过致病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的时间。我院仍存在将部分抗生素2次/d给药改为1次/d,3次/d给药改为2次/d,用药间隔时间短,不符合时间依赖性抗生素药动学、药效学。
综上所述,我院抗生素使用率高,溶媒选择不恰当仍然存在。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不仅造成浪费,而且引起毒副作用和过敏、二重感染,诱导产生细菌耐药使相应的治疗选择越来越受限。我院作为一个二级专科医院已将合理使用抗生素作为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课题,制定了抗生素临床合理应用指导方案,加强了不良反应的观察及病原学检查,并落实考核标准,也将抗生素的合理应用纳入医院质量管理,以规范抗生素的使用。
【文献】
[1] 李东生, 吴祖帅. 我院儿科住院病人抗生素使用情况调查[J]. 儿科药学杂志, 2007, 13(4): 31?39.
[2] 梅 丹, 李大魁, 张继春, 等. 静脉滴注用抗生素粉剂中不溶性微粒考察[J]. 药学杂志, 1999, 34: 670?672.
[3] 孟庆明, 曹凤梅. 试论β?内酰胺类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合应用的合理性[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03, 26(11): 721.
[4] 刘建华, 刘 勇. β?内酰胺类和大环内酯类药物联合应用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7, 32(1): 1?5.
[5] 郑宝英, 张 杰. 抗生素的联合用[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7, 32(6): 324?328.
[6] 胡昌勤. 抗生素滥用与质量监控之间游离[J]. 中国处方药, 2003, 12(12):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