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VLX?SDS体系的荧光特性及左氧氟沙星的测定
作者:蔡花真 刘彦钊 席会平 谢红涛
【摘要】 目的 研究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LX)荧光强度的影响,建立表面活性剂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左氧氟沙星含量的新方法。方法 比较不同表面活性剂对左氧氟沙星荧光特性的影响,发现在pH6.0的缓冲溶液中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左氧氟沙星荧光强度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建立SDS增敏,荧光光度法快速测定左氧氟沙星的新方法。结果 将该方法用于左氧氟沙星片剂和注射液的测定,结果与国标检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一致,样品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为0.64%,检出限为18.9μg/L。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捷、准确。
【关键词】 左氧氟沙星; 十二烷基硫酸钠; 荧光测定法
ABSTRACT Objective Effect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on the fluorimetric intensity of levofloxacin (LVLX) were studied. We established a new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 of levofloxacin. Methods Effect of different surfactants on the fluorimetric intensity of levofloxacin have been compared. We discovered sodium dodecyl sulfate could enhance the fluorimetric intensity of levofloxacin. Based on this reaction, levofloxacin was determin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Results The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investigated in detail. In LVLX?SDS system, the linear range was 5~4,500 μg/L and regression equation was F=1.34339+0.09311C (μg/L) (r=0.9994). The average recovery of levofloxacin was 100.4% with RSD of 0.64%. Conclusion This method was simple, accurate, rapid and could be used to determine ciprofloxacin in tablet and injection.
KEY WORDS Levofloxacin; SDS; Fluorimetry
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VLX)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主要用于呼吸道、泌尿道、肠道及皮肤软组织等的感染,具有抗菌谱广、作用强并与多种抗菌药间无交叉耐药性的特点[1],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其含量测定主要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2]和分光光度法[3],但HPLC法费用昂贵且背景干扰较多,分光光度法的灵敏度较低。
利用LVLX的荧光特性,吴东方等[4]报道了用荧光法测定LVLX的含量,但由于LVLX的荧光特性比较弱,该法的灵敏度不高。本文系统研究了多种表面活性剂对LVLX荧光特性的影响, 通过研究发现在pH6.0的缓冲溶液中,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LVLX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以此为基础,建立了SDS增敏荧光光度法测定LVLX的新方法。本方法的线性范围宽(5~4500μg/L),检出下限低(18.9μg/L),用于片剂及注射液中LVLX含量的测定,平均回收率为100.4%,RSD=0.64%,结果满意。
1 实验部分
1.1 主要仪器与试剂
970CRT型荧光分光光度计(上海精密有限公司);2471?CHA型酸度计(上海大中仪器厂);LVLX对照品(扬子江药业集团公司, 纯度大于99.6%);SDS(化学纯);所用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实验用水为二次蒸馏水。
LVLX储备液(1.00mg/ml)的配制 准确称取干燥至恒重的LVLX对照品0.0500g于50ml烧杯中,加入适量水溶解后,定量转移至50ml容量瓶中,定容,摇匀,即得LVLX储备液。
LVLX标准溶液(10.00mg/L)的配制 精密量取2.50ml储备液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得到10.00mg/L的LVLX标准溶液。
1.2 实验方法
于10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适量的含有LVLX的溶液,2.00ml乙酸?乙酸钠缓冲液(pH6.0),1.00ml表面活性剂(0.10mol/L)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室温放置10min,在λex 335nm,λem 490nm处测定其荧光强度F。
2 结果与讨论
2.1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LVLX荧光特性的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实验条件,改变不同的表面活性剂,测定不加表面活性剂和加入不同表面活性剂时体系的荧光强度。实验表明,于LVLX中加入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后,其荧光光谱形状不变(λex=335nm,λex=490nm),但荧光强度有所改变。当加入SDS后,测定体系的荧光强度结果示于图1。实验表明,加入SDS使LVLX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提示SDS对LVLX的荧光特性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当加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LAS)后,LVLX的荧光强度显著减弱,说明LAS对LVLX的荧光强度有明显的淬灭作用;当加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氯代十六烷基吡啶、十二烷基磺酸钠和乳化剂OP后,对LVLX的荧光强度基本无影响。
上述研究表明,SDS对LVLX的荧光特性有显著的增敏作用,所以本实验选择SDS作为增敏剂。
2.2 LVLX?SDS体系荧光特性的系统研究
(1)SDS用量的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实验条件,改变SDS用量,测定不同SDS溶液用量时体系的荧光强度,结果示于图2。实验表明,当SDS(0.10mol/L)溶液用量在0~0.50ml范围内时,随着SDS用量的增加,荧光强度明显增强并达到最大值,当SDS用量大于0.50ml时,随着SDS用量的增加,荧光强度基本保持稳定,实验选用SDS用量为1.00ml。
(2)pH值及缓冲溶液用量的影响
缓冲体系的影响 LVLX分子中含有羰基、羧基和氨基,氮原子与氧原子在不同酸碱溶液中的质子化程度将直接影响发光体系的性质以及电子云分布,因此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对LVLX?SDS体系的荧光
a:LVLX的激发光谱; b:LVLX?SDS的激发光谱; a′:LVLX的发射光谱; b′:LVLX?SDS的发射光谱
图1 SDS对LVLX荧光强度的影响
图2 SDS用量对LVLX荧光强度的影响强度有显著影响。本实验研究了乙酸?乙酸钠、盐酸?柠檬酸钠、磷酸二氢钠?磷酸氢二钠缓冲体系对LVLX荧光强度的影响。实验表明,在pH值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缓冲体系对LVLX的荧光强度影响不大,只要控制pH值相同,体系的荧光强度保持不变。本实验选择乙酸?乙酸钠作为缓冲溶液。
pH值的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实验条件,改变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pH值,测定不同pH值时体系的荧光强度,结果示于图3。实验表明,当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pH为6.0时,体系荧光强度最大,本实验选用pH6.0。
缓冲溶液用量的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pH6.0及其它实验条件,改变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用量,测定不同用量时体系的荧光强度,结果示于图4。实验表明,随着乙酸?乙酸钠溶液用量的增加,体系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当乙酸?乙酸钠缓冲溶液的用量为1.50ml时,体系荧光强度达到最大值,并随着乙酸?乙酸钠用量的增大,体系的荧光强度基本保持不变,本实验选用pH6.0的乙酸?乙酸钠缓冲液2.00ml。
2.3 反应时间和络合物的稳定性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实验条件,改变反应时间,测定不同反应时间时体系的荧光强度。实验表明:当SDS加入到LVLX中后,体系的荧光强度立即达到最大值,且4h内F值保持不变。故反应时间对体系的F值无影响,为了快速测定LVLX的含量,本实验选择最佳反应时间为10min。
2.4 药物辅料的影响
按照实验方法,固定其它实验条件,测定添加不同药物辅料时体系的荧光强度。实验表明,当SDS加入量相同时,体系的荧光强度相同,不随药物辅料的改变而改变。故药物辅料对体系的F值无影响。
2.5 工作曲线与检出限
精密吸取LVLX标准溶液适量, 配制成5~
图3 pH对LVLX荧光强度的影响
图4 缓冲液用量对LVLX荧光强度的影响
4500μg/L的系列溶液,按照实验方法,分别测定其相对荧光强度,以LVLX的浓度C为横坐标,相对荧光强度F为纵坐标绘制工作曲线,结果示于图5,该曲线的线性回归方程:
F=1.34339+0.09311C(μg/L) r=0.9994
结果表明,在5~4500μg/L范围内,相对荧光强度与LVLX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根据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规定(检出限=3S/n),测得该法检出限为18.9μg/L。
3 样品分析和回收率试验
3.1 样品分析
分别取LVLX注射液(江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批号04092501,标示量为0.2g/100ml)和片剂(四川科瑞德医药有限公司,批号040206,标示量100mg/粒)样品,用水将其稀释或溶解到合适的浓度,得样品溶液。在选择的最佳实验条件下,用工作曲线法进行测定,并与标准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比较,测定结果见表1。
3.2 回收率试验
用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率试验,结果示于表2。平表1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和片剂样品的测定结果表2 回收率试验(n=5)均回收率为100.4%,平均RSD为0.64%。
【】
[1] 陈新谦,金有豫. 新编药物学[M]第14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92.
[2] 邹鲜红,彭韪,肖拥军,等.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软膏中主药的含量[J]. 药房,2005,16(12):946~947.
[3] 胡萍.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片的含量[J]. 长江大学学报(版),2005,2(3):88~89.
[4] 吴东方,张如鸿,揭金阶,等. 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人脑脊液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J].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1,22(4):37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