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中药化学硕士研究生的培养与实践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崔健 时间:2010-07-11

【摘要】  构建以专业基础为重点,专业基础与专业有机结合的“两段式”培养模式。坚持“授人以渔”的思想,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对研究生不同阶段,采用不同的教学环节,全方位的锻炼研究生,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旨在建立培养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的模式,使其具有独立思考、独立筹划、独立应对的能力。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综合素质 创新能力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最高层次的学历教育,肩负着为国家培养高、精、尖人才的重任。为此,国务院于2004年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要求在国家统一规划下,分别制定适合各自特点的实施方案,形成“多层次、多类型、全方位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体系”,要求研究生教育从注重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提倡素质教育。导师是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力量,在改革培养模式、指导和激励研究生提高创新能力方面发挥主导作用。

  1     转变教育观念
          
  以研究生教育的基本和探索新时期硕士研究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宗旨,通过转变教育观念,建立中药化学硕士研究生行之有效的培养方案,为社会输送合格的高层次人才。个体研究能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4个因素:(1)合理的知识结构。(2)科学的思维方法。(3)良好的个性品质。(4)宽松的研究环境。其中,创新思维最为关键,是应用型人才的根本动力和灵魂。我们以培养研究生创新观念、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为核心,注重调动研究生主动学习性,使之在强烈的学习动机支配下,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运用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在学习过程中有所创新,达到培养和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2     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
          
  目前,我国地方高校药学类研究生教育沿用的培养模式基本上包括两个阶段,即课程学习和专题研究。课程学习阶段一般为一学年,多是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进入专题研究阶段,除了与导师接触外,基本上为“单干户”,用三学期的时间完成硕士毕业的相关研究。这一过程虽然培养了学生独立工作能力,但很难适应国家对创新型人才的要求[1]。为此,我们在认真研读《长春中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基础上,结合应用型中药化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边调研、边实践、边改革,同时借鉴国外已有的成功经验,跟踪国内外研究生培养动态,以形成多样化与专门化、灵活性和规范性、广度与深度、个人兴趣与导师指导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体系。经过长期探索与实践,提出了“厚基础、宽口径与重个性化发展相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2.   1     通过大量阅读专业,开阔眼界,达到知识储备的目的,奠定牢固的专业基础;通过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实验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研写作能力,并要求在专业刊物上发表论文;通过专题讲座,使学生掌握新药研究的技术要求,形成药物研发的基本思路,使得知识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丰富和扩展。

  2.   2     通过独立完成从中药及天然药物中提取分离及鉴定多个单体化合物的过程,使学生掌握中药化学成分研究的技术以及四大光谱的解析要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导师指引的研究方向引向更深更广,充分体现研究生的培养重在知识的运用和创新[2]。

  2.   3     通过中药化学教学实践以及定期的学术交流,培养学生的演讲和沟通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科交叉渗透。

  3     注重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多方面,既要靠导师的言传身教,也要靠学术环境的熏陶。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   1     团队精神的培养     团队精神即协作精神和凝聚力,主要是通过定期学术研讨、资料交流、定期研究工作汇报,并实行课题任务互助和主辅搭配来实现,同时进行正确的名利观引导[3],形成优势的学术团队。

  3.   2     创新思维和能力培养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学术氛围。导师布置任务后,让研究生大胆地去思考去设计,启发心智,再通过汇报、指导、修正和完善等具体环节,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发现新事物,悟出新思想。

  3.   3     教学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参加教学实践是研究生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教师指导下承担部分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实验、协助教师开展辅导答疑、批改作业、指导毕业实习等工作。

  3.   4     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     研究生在今后的过程中,会不同程度地涉及管理工作,需要善于协调和具备管理的能力。因此,我们有目的地安排研究生协助导师作一些管理方面的工作,在实践中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管理水平。

  3.   5     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     高层次人才不仅要有深邃的知识、能力,更要有健康的身心,高尚的情操,才能报孝祖国,服务于社会。所以,导师们乐于奉献、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团结协作、为人师表等潜移默化作用,都有助于培养研究生的综合素质。
          
  研究生是形成科研团队和特色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平台,可以带动学校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和校风。应用型中药化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明确了硕士研究生培养的量化指标,经过验证,行之有效,确保了硕士研究生质量的稳定性。在培养研究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综合素质大幅度提高,从而培养出适应社会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通过应用型中药化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建立与实施,为学校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文献】
    [1]刘大有,张大方,贡济宇,等.加强中药学重点学科建设 提高办学和学术水平[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90?92.

  [2]崔 健,陈 新,张英华,等.中药化学实验课的设计性实验与学生能力培养[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4):117.

  [3]周 立.关于构建高校和谐师生关系的思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2(4):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