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的改革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 实验教学 教学改革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知识的专业课,位于药学知识结构金字塔的顶部,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学科的知识,完成对药物制剂进行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的全过程。在丰富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
1 改革的实践方法及步骤
1. 1 布置创新实验任务 在进行实验前一段时间,教师将同学们分成若干实验小组,提出实验设计的具体要求,学生们通过查阅大量,每人选择一中药制剂,结合所学理论知识,设计剂型,并提出选择剂型的依据,设计出制备工艺、质量标准等内容,制定新制剂的实验方案[1]。
1. 2 开展课堂讨论,确定实验方案 在教师的引导下开展课堂讨论,以实验小组为单位,介绍选择的制剂名称、处方、工艺、主要化学成分、剂型改革的目的与依据等内容,指导老师与各实验小组的同学一起分析每个学生的设计方案的优缺点,每一个实验小组提出一个最佳方案,指导教师根据实验条件、学时数,帮助其完善后提出可行的实验方案[2]。
1. 3 实验操作 实验教师协助学生准备实验所需仪器、设备及原、辅料,学生按实验设计,分步进行操作。在实验期间,实验室向学生开放,若有两种工艺进行的实验,可进行实验产品的对比,从而比较其工艺的差异,最后,每一实验小组都制备出成品,教师与学生一起对其成品进行讲评,对不合格的成品,找出影响因素及解决办法[3]。
1. 4 完成实验报告 在教师的指导下,书写规范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教学内容、目的、步骤、实验结果与讨论等。并要求学生本着的态度,实事求是地在实验报告中尽量地用所掌握的知识来分析实验结果,融入自己的观点,得出科学的结论,教师同时安排必要的课堂交流、,力求使学生的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产生飞跃[4]。
2 实验教学改革的优点
通过开展创新实验,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拓宽了知识面。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5?6]。
3 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3. 1 学生们在处方的选择以及剂型选择上多数同学选择较为单一。
3. 2 实验室条件有限,有些实验无法完成,做不到一个人一组,个别同学有依赖性,实验操作少。
3. 3 创新实验一共安排10~12学时,有些实验设计较好但时间较长,无法进行。
3. 4 创新实验设计讨论过程中不够热烈。教师必须根据实验设计的目的,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在激烈的讨论、辩论中深刻理解理论内容。药剂创新试验是在大四上半年开设,许多同学由于考研,而不认真设计、讨论,应付了事。
3. 5 实验报告中,有些学生针对创新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能认真地分析,不能与理论知识更好的结合起来。
【】
[1]孙 波,余秀雅.药剂学教学模式的改革[J].药学,2004,20(3):27-30.
[2]毛春芹,陆兔林.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2002,(12):762-763.
[3]廖仰平.注重实验教学提高学生药剂技能[J].中医教育,2005,24(6):69-70.
[4]张纪兴,金描真,陈岳.药剂学教学改进[J].药学教育,2002,18(4):21-22.
[5]郭波红,金描真.药剂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探讨[J].中医药导报,2005,11(10):78-79.
[6]廖仰平.如何提高药剂学实验教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03,21(6):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