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退药现象分析及探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许亚萍 伍旭明 时间:2010-07-11

【摘要】    通过对中成药退药处方共计1296张,按退药原因进行统计,结果退药原因主要集中在不良反应、病人拒服或不要、医生开错、重复开方、禁忌症等11大类,具有一定的性。认为提高门诊诊疗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增强医务人员的责任心和业务技能,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及禁忌,可有效减少门诊退药情况,减少医患矛盾,更好地进行合理用药。

【关键词】  中成药 门诊 退药 分析

  Extract:It makes statistics to 1296 pieces of drug withdrawal recipe of Chinese patent medicine at reasons,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reason centers on 11 types of side effect,patients refusing,doctors’ mistaking prescription,repeated recipe and tabu symptoms,etc.,with definite rule.It views that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drug withdrawal and doctor?patient antimony,with better  and reasonable drug use to improve clinic diagnosis and treatment,strengthen patient?doctor communication,reinforcing medical personnel’s responsibility and skill,paying attention to drug side effect and tabu.

  Key words:Chinese patent medicine;clinic;drug withdrawal;analysis

  通过对中成药房1年中1296例退药处方的统计分析,从侧面反映出中成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减少和避免退药的方法,为更好的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供。

  1  资料与方法

  我院对所有中成药退药采取医生签字同意,药房登记入册再退款的方法,故通过收集整理2007年4月1日至2008年4月31日间所有中成药退药处方记录共计1296例,对退药原因进行分析统计。表1  1296例退药处方的统计分析(略)

  2  结果

  3  讨论

  3.1  药物不良反应为退药的首要原因 

  尽管中成药较西药而言具有低刺激性、低副作用的特点,但其不良反应仍不可忽视,特别是某些含有毒性成分、峻烈刺激性成分的中成药,如含马钱子的马钱子胶囊,含草乌的小金胶囊,含班蝥素的复方班蝥胶囊,含红豆杉的复方红豆杉胶囊等,临床上较易引起皮肤黏膜过敏、恶心呕吐、腹痛、头痛头晕等不良反应,应该严格控制用法用量,饮食上忌辛辣温热。同时注意药物联用的毒性问题。本院记录一个不良反应病例是由于同时服用通络开痹片和附桂骨通颗粒,两种毒性热性药联用使其血压异常升高,十分危险。因此提示两药不能联用,临床上应避免。骨伤科口服用药性都偏于寒凉,易伤胃气,如金天格胶囊、颈痛颗粒、天麻壮骨胶囊、腰痹通胶囊、抗骨增生胶囊、骨疏康颗粒、金乌骨通胶囊、七厘胶囊等,临床上多见恶心呕吐、胃痛不适等胃肠道反应,因此发药时应交代饭后半小时内服药以减小胃肠刺激,脾胃虚寒患者应不用或少用,内服药数量不可过多,尽量选择外用制剂。外用膏药剂不良反应也偶发,主要为皮肤过敏,如活血止痛膏、消痛贴膏、复方追风膏、代温灸膏、外用溃疡散、保妇康栓等,临床上应注意过敏体质病人的用药,同时注意药物的寒热性能,避免寒性病用寒药,热性病用热药导致病情加重。

  由于中成药本身的中药特性,临床上对不良反应的研究还不够成熟,很多中成药的不良反应都尚不明确,这就更加需要医生严格辨证施药,再结合药师的临床反馈,对中成药进行综合评估,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3.2  病人拒服或不要有多种原因 

  统计得出有307例中有93例即30%的患者由于家中已有备药而退药,除了因为一药多名、多剂型、多厂家或包装相似,使部分自备药病人向医生转述要配药错误所致,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医患沟通不够。特别是实施电脑处方后,很多病人看病付费后都不知道到底有哪些药,导致漏拿少拿,配药错误直到拿药后才被发现,最终导致退药。医生看病后应该向病人说明配药情况及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时沟通,有利于减少差错,提高诊疗质量。有部分患者由于害怕出现说明书中的不良反应而拒绝服药,针对这些患者药剂人员应认真耐心讲解用法用量及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消除患者的疑虑。有部分患者由于某种个人喜好(如剂型喜好、厂家喜好、中药西药喜好等),如无诊疗和调配上的错误,原则上不得退换,药剂人员应作好解释和说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还有部分患者因希望处方外配而退药.

  3.3  由于医生因素导致的退药不容忽视 

  统计得出医生出错中由于初次诊断错误复诊后换他药的有50例,剂型不符或药名相近开错的有170例,不对证的有30例,由于妊娠、糖尿病、高血压等服药禁忌而退药的有56例。这里面有部分是由于医生对电脑操作不熟练造成的,也有部分是由于对药物成分、功效和禁忌不熟悉造成的。由于药品的使用将直接影响到病人的生命健康,临床工作中应该尽力避免。因这些原因导致退药的首先相关医生应该多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其次笔者认为应该制定相关规章,以引起足够的重视,同时结合临床药师进行用药监督指导以减少不合理用药。对于违规处方及时退回,从而有效降低退药率及差错率。

  3.4  某些特殊因素应允许退药 

  本着节约药物资源,尊重体谅病患的原则,对于门诊准入病房,改变诊疗方法;自费转医保;病重或死亡导致无法服用该种药品及费用不够患者,在未提药或还回的药品包装完好,确定在效期内且为本院所配,不影响二次利用的,建议应允许退药。这部分退药比例并不高,同意退药既可节约资源,又可减轻病人负担,同时真正体现出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S].2002:27.

  [2]张星.776例门诊患者退药情况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07,1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