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防卫性现代化进程的启动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郑媛媛 时间:2010-08-12

  【关键词】自强运动;清朝;防卫性化
  【论文摘要】现代化的最初启动始于19世纪60年代的自强运动,是晚清政府在内忧外患的危急形势下的一个自救运动。来自清王朝的官僚士大夫上层阶级,主张借助西方技艺以求“御侮自强”之术,在传统制度和权力结构的范围内推行防卫性现代化。本文试从、、文化三方面对自强运动的防卫性现代化特征予以探析,进而探讨其对现代化启动阶段的重大影响。

  
  纵观中国现代变革的全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传统的轨道已被打破,开始被纳入现代世界发展的大潮之中。作为对世界形成过程中遭受侵略灾难的本能回应,中国产生了强烈的现代化愿望,但中国现代化的后发外生型特征,决定了现代化探索的历程和教训格外地曲折和沉重。[1]中国是从19世纪60年代的自强运动开始步入由农业文明向文明转型的早期现代化进程的,而启动自强运动的不可或缺的关键性因素,则是西方文明的霸权威胁与文明示范,[2]从本质上是一场应对西方威胁的防卫性现代化。中国现代化的启动是在西方扩张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具有民族主义的意义,在整个现代化的自我设计中,民族生存被置于了压倒性的首要位置,成为从事现代化的各阶层最关心的目标。[1]使得中国在其现代化的启动阶段显得举步维艰。
  
  1自强运动的启动和特征
  
  自强运动,即学术界所称的“洋务运动”,从现代化角度看,“洋务”一词不如“自强”切题,因为当时与西方接触的一切活动都属于“洋务”的范围,而自强运动则着眼于局部地借助于西方技艺寻求抵御西方的富强之求,有着明确的政治目标:即“办洋务制洋兵”。[3]鸦片战争后,中华民族一直在政治腐败、经济萎缩、民族危机日重的衰败状态中踉跄前行。1861年始,晚清朝廷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恭亲王奕?为首的主张改革的政治集团,与新兴的地方
  实权势力曾国藩、李鸿章等相呼应,随着总理各国通商事务衙门和北洋与南洋两位通商大臣的设立,揭开了自强“新政”的序幕。清政府随后以派员采购外洋船炮并演习制造为开路,在各地建立起一批子弹局、火药局、军械局、机器局、船政局等。到80年代中期进度加快,扩建海军,兴办一般民用,开矿山,试办电报邮政,翻译西学著作,派遣留学生出国,设立新学堂,开始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缓慢启动。[3]李鸿章等人在发动自强运动伊始,便是鉴于在对内对外战争中西方坚船利炮的威力所慑,对来自西洋的“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开始有所认识,从而改变对西方的政策,采取现实的承认主义,主张缓和与西方的紧张关系,并引进西方军事技术,以求“御侮自强”之术,即防卫性现代化,[2]兴办军事工业以图自强,这本来是后进国自上而下的现代化改革的常见形式之一,但就这次早期工业化的努力而论,则是这种努力中的最保守的尝试。这就必然导致这次运动从启动阶段就暴露出种种保守性和局限性。清廷的改革,其最大的变革是设置总理衙门,此外无非是对皇朝体制和结构的修补性措施。洋务官僚们幻想在不触动任何封建社会政治经济基础的前提下,一味追求船坚炮利,创办了一批军用工业、民用企业和运输业,但基本上都是由地方督抚凭藉对一方资源的控制,以政治军事势力为基础,以加强军政实力和聚集资财为出发点而创办的。而且所有的军事、民用企业采取的经营管理方式仍是封建官场的那一套,贪污、浪费现象严重,冗员充斥,毫无效率,这样的机制是无法激励新兴产业发展的。因此,苦心经营了三十多年的物化成果连同重新燃起的希望在甲午海战中化为灰烬。总之,自强运动其实质只能是应付危机的临时性举措,起点远低于其他国家的早期现代化改革运动。[3]
  
  2影响现代化启动阶段的主要因素
  
  2.1中国传统政治结构稳固性的制约东方后进国家的现代化是外源性现代化,在启动阶段,国家政权的强弱是引导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因素。[3]中国自秦以后的两千多年来一直保持着大陆帝国统一发展的格局,王朝的的兴亡只是帝国的被打破和重新建立。两千多年的大一统使中国的政治权力结构形成了一种高度一元化的“巨型帝国式”的金字塔结构,金字塔的下层是一个无比宽厚的底盘,这是一个“由地方乡绅操纵的、家庭本位的、高度分散的半经济社会”。[4]由于国土辽阔,交通不便,又缺乏统一市场,皇权很难达到这个底盘,因此它具有某些相对自主权,形成一个具有一定自由度的乡土社会。但这些地方乡绅是皇权制度的有力支持者,根本不能容忍主张社会变革的不稳定因素的萌芽和成长。满清入主中原以后,借鉴了两千多年帝制实践所累积起来的经验,并出于确保自己作为异族征服者的万全之计,进一步调整了实行控制和协调的机构设施,至19世纪下半叶,清政府业中央权力的衰败及地方势力的增长,虽然能使现代化得以在社会中自发、自由的生长和发展,并促成民间社会的崛起,然而,无序化的状态下,现代文明各因子之间缺乏有组织的联系和呼应,很难产生整体效应,同时也没有坚强的法制保障。[5]诸多事情足以证明:“政治结构与追求现代化的目标明确的行动太不相称。政治结构的衰败是中国现代化起步缓慢的主要原因。”[5]

  2.2传统结构自给性的抵制中国传统的经济是一种以小农生产方式为核心的大陆型经济,其特点是小农业与家庭手紧密结合,社会分工少,生产量小,消费量小,日常所需多是自给。而且中国实行家庭子嗣分产制而不是长子继承制,多数家庭都只是一种仅足糊口的经济,很少有剩余。尽管到了明清,商业资本有了一定程度的,但大多受制于官方,课税很重。中国的地主、商人、高利贷者三位一体,可相互转化。商业利润和利息一部分被地主阶级挥霍掉,一部分转化为地租。在这样一套经济结构下,商业资本和高利贷资本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从属于地主经济,更不足以攻破小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牢固经济结构。[6]另外,经济因素中的疆域和人口成分对化变革效应也起了一定的影响。中国既是多民族国家,其又一特点是人口的爆炸性增长出现在现代化之前。1850年,中国人口达4.3亿,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和民族矛盾复杂的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巨国效应”,中国人口奇特增长给耕地造成的压力与日俱增,它同自然灾害的横行和王朝统治的腐败等因素交织在一起,导致了太平天国革命和捻军起义等社会大动荡的发生,给清王朝以毁灭性的打击。如此严峻的局势是处在同一转型期的世界其他国家所罕见的。这种衰败化现象也使中国在进入现代化启动阶段中缺乏有利于变革的内部前提条件。
  2.3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保守性的束缚几千年来,中国人在宗法血缘关系与小农相结合的社会生活中,创造了发达的农业文明,同时,造就了一种成熟的伦理—文化模式。这种文化模式塑造了中国人的文化理念,其价值取向就是注重伦理道德,追求社会安定与人际的和谐。其突出特点是注重心理情感与精神的安适、合谐,注重内在超越的精神价值,及至宋明两代,成为文化主流,使这种观念发展到极端,其价值观所要求的行为方式就是道德自律,重义贱利,充盈着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认同权威而缺乏独创精神。而念旧崇古而趋向保守、认同权威而缺乏独创精神显然对人的现代化起阻碍作用,人作为推动现代化的主体,没有现代化的意识又何以推进现代化的行动。[6]鸦片战争以后,愈来愈多的知识分子意识到,当今严酷的世界有其自身的生存竞争规则与价值标准,即“富强”。基于这种新的认识,自强派们开始了“借法自强”的艰难历程。但这种尚富的价值观是对礼义至上的传统观念的一种背离,然而它又与西方现代培养个人主义基础上的价值观大相异趣,也远未达到以个人为中心,以满足人的物质和精神需要以及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现代价值观的核心。由于上述原因,自强派们建构了“中体西用”的理论模式,在完全肯定和保护本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前提下,把社会改革停留在器械、工艺的层面上,不主张从更深层次上使中国文化一步步地走向现代化。历时三十多年的自强运动之后,中国的现代化仍未见端倪,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即在于此。
  
  3结语
  
  自强运动是以维护旧制度为基础的、保守而软弱的“防卫性现代化”,它使改革派难以摆脱皇权的束缚和抵制顽固派的反对而没有较大的作为,而政治、经济、文化结构三方面因素的阻扼是中国现代化启动阶段的症结所在。自强运动的最终失败成为中国落后于世界现代化的发展大潮的关键一步,致使以后中国迈向现代化的进程,更是步履维艰。
  
  4
  1孙文亮.中国近代对现化代道路的探索与选择[J].石油大学学报,1999,3
  2余宜斌.晚清政府的自强运动[J].南京社会,2000,(6)
  3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商务印书馆,2004
  4蒋永清.近代中国走向现代化的阻滞与转机[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5许涤新,吴承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M].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
  6熊孝梅.中国早期现代化进程延误的原因分析[J].广西师院学报,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