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
摘要: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后,如何培养合格的社会工作人才的全新课题摆在了全国人民面前。在我国,由于社会工作事业起步时间较短,现阶段的社会工作者更强调必须具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以社会工作为职业。我们要根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明确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规模结构、目标任务、专业和课程设置,推进特色的社会工作专业教育。
关键词: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社会工作
Abstract: After the Sixth Plenum of the 16th CPC Central Committee suggesting “train a large number of professionals who are good at dealing with social issues”, our people face the new task of how to train qualified social work personnel. In our country, as the latter social work career development, social worker of actual stage must emphasize on social work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social work occupation. Depends on the objective need of building up the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we should have the specific scale-structure, object-task, specialized subject and course constitution of training social work personnel, advance the education of social work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 Training; social work personnel;social work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人才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是要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①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和明确要求,不仅为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提供了广阔前景,也对我国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工作指明了方向。面对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这样一个全新的课题,我们认
为,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时,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
我国是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办任何大事,都离不开党的领导,因此,我国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除了坚持“助人自助”宗旨、遵循社工专业特有的伦理规范外,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党的领导必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这是我国与其他国家社会工作相区别的显著标志。
由于社会工作人才广泛分布于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各个领域、各个层次、各个方面,具有跨部门跨行业跨所有制、高度分散的特点,而他们从事的又是社会管理和服务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因此,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提出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同时,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党。承担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崇高使命,这是由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的性质和地位所决定的。基于以上认识,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时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落实发展观,自觉坚持“八荣八耻”的荣辱观,坚持用党的先进思想武装社会工作人才的头脑,确保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具有坚定的觉悟,能够真正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为此,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必须明确我国社会工作的性质,在培养过程中必须以党的事业为目标,必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培养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使我们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成为政治素质高、综合能力强、专业特色鲜明的有用人才。
二、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必须为党和政府服务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各种需要的过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要求。可见,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在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基础上,就是为适应当前党在密切联系群众方面的新情况、新方向、不断创新党的群众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迫切要求;而对于政府部门而言,更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是解决社会问题、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有力手段”。因此,培养社会工作人才在培养目标上必须是培养服务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社会工作人才,必须是为党和政府服务的社会工作人才,必须“适应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①,自觉“协助党和政府做好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工作”的社会工作人才[1]。
在我国,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确定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目标的依据,抓住了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抓住了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根本。所以,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时必须按照以人为本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把党的群众路线贯穿培养过程的始终,弄清楚人民群众迫切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做好这些工作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工作人才,怎样培养这样的社会工作人才。
我们培养的社会工作人才必须拥护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遵纪守法,热爱祖国,具有助人为乐等优良品质;必须能够直接参与党的群众工作,能够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宣传党的主张,并能通过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给服务对象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必须能够协助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解决社会问题,并能在此基础上加强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联系。
三、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要以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为主要培养目标,但不限于培养专业社会工作人才
社会工作产生于西方国家,至今已有百年以上的。但是,世界各国对社会工作没有统一的概念,较具代表性的定义主要有三个:一是个人扶助社会贫困者与不幸者的专门事业;二是政府、社团为解决社会上失业、贫困、疾病、衰老、孤苦、身心障碍、精神疾病以及其他问题而进行的有组织的活动;三是政府、社团为全体社会成员改善生活而举办的专业服务。可见,社会工作本身包括专业社会工作和其他社会工作,社会工作人才也包括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和其他社会工作人才。在我国,根据“充实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完善社会工作岗位设置,为社会工作人才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的空间”的要求①,社会工作人才是“以助人为宗旨,运用专业知识和方法,进行困难救助、矛盾调处、权益维护、心理辅导、行为矫治等社会服务工作的专门人才,在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促进社会公正等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是现代社会管理与服务的重要力量”[1],是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知识或技能,创造性地进行社会服务与管理、社会工作教育和研究等工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积极贡献的人员,属于《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规定的“党政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中的专业技术人才。
可见,社会工作人才是一支结构庞大的队伍,是分布于城乡各地各个行业各个领域直接为普通群众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服务的和满足人民群众的社会服务需求的专业人员,包括:(1)狭义的社会工作人才,即具有专业知识或者任职资格,在“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社会慈善、残障康复、优抚安置、卫生服务、青少年服务、司法矫治等社会服务机构中,从事专门性社会服务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②(2)从事专业的社会工作教学的人员;(3)生活在居民群众中、具有较强社会工作能力、热心为居民服务、居民群众充分信任的“乡土能人”和“社区服务热心人”;(4)从事专业社会工作的志愿者或者义工。所有这些人员,既包括专业社会工作人才,又包括其他社会工作人才,既包括专业社会工作者,又包括经验社会工作者,都属于社会工作人才的培养对象。
四、培养社会工作人才要适应“本土化”的要求
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时一定要注意克服“国际化误区”,也就是要处理好国际经验与本土实践的关系。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工作有上百年的,当代西方社会学理论更是思潮迭起,流派繁多,而且相互之间错综复杂,难辨良莠。如果简单地把我国的社会工作人才与西方发达国家进行类比,难免出现“水土不服”和“食洋不化”的情况。
正像老一辈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1980年7月在社会学恢复后的第一个暑期讲习班的第一节课上指出的一样,恢复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必须是为了更好地认识和为中国的化服务,同样,培养社会工作人才也必须立足并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因此,“我国在社会工作的过程中既要吸收西方社会工作的优秀成果,又不能照搬西方社会工作的经验”,“和继承我国社会工作的优秀传统,吸收国际先进经验,对于尽快形成符合我国社会实际要求的社会工作制度就十分重要”[3]。
所以,在培养社会工作人才时,一定要注意充分吸收思想工作和群众工作的理论、经验和方法,要明确培养社会工作人才的目的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帮助有需要的个人、家庭、群体、组织和社区,整合社会资源,协调社会关系,预防和解决社会问题,恢复和发展社会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③
:
[1] 仲祖文.努力建设宏大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N].人民日报,2006-12-18.
[2] 王冰洁.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要突破难点[N].中国人事报,2007-05-25.
[3] 王思斌.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新取向[J].学习与实践,2007,(3).
①民政部李学举部长2006年12月30日在全国民政系统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
②人事部、民政部《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
③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李建华同志2007年3月23日在“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问题研究”专题研究班结业式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