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贷款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融资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梁笛 时间:2010-07-03

  内容摘要:在比较关系型贷款和市场交易型贷款动态竞争优势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保理等新型交易型贷款技术在缓解中小融资困境方面初见成效,因此国内商业银行应加强市场交易型贷款技术的引进与运用,通过使用适合中小企业的产品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控制问题。

  关键词:贷款技术创新 中小企业融资
  
  作为一种金融中介组织,银行不仅是资金的提供者,而且是信息的生产者,为了有效地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银行开发了基于不同信息获取方式上的多种贷款技术。银行不同的贷款技术有对应的信息获取方式,但商业银行搜集与分析企业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与物力,特别是对于贷款频率高、平均贷款额度小、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而言,与贷款决策相关的信息搜集成本更高。因此,能最有效地搜集中小企业内部信息的方式决定了何种贷款技术最适合中小企业。
  
  关系型贷款与市场交易型贷款的比较
  
  中小企业贷款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信贷市场中贷款者与匿名的企业保持距离的交易型融资;另一种是在信贷市场上,企业与贷款者建立一种稳定关系,并倾向于与贷款者进行较长期的合作,即关系型融资。
  国内外大量的研究证明,关系型贷款技术(relationship lending technologies)主要基于中小企业的“软信息”,例如企业主的个人品德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等,这些信息难以通过书面文字表达。由于关系型贷款不完全依赖中小企业提供公开的财务信息和实物抵押资产来发放贷款,因此在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贷款中被大量使用。交易型贷款技术(transaction-based lending technologies)主要基于中小企业的“硬信息”,例如企业的财务状况、抵押资产的价值,这些信息便于书面表述和传递。
  内部层级简单的小银行在向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提供关系型贷款时存在组织优势。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大银行生产“软信息”时代理成本过高,而小银行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软信息”的代理成本。而组织层级复杂的大型银行则凭借较低的资金成本和发达的体系,在向中小企业提供交易型贷款时存在较大优势。
  
  市场交易型贷款技术创新带来的变化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大型银行开发出的一系列基于企业“硬信息”基础上的贷款技术在实际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可以运用在中小企业融资领域的市场交易型贷款,不仅包括财务报表型贷款和资产抵押型贷款,还出现了保理(factoring)和信用评分型贷款(credit scoring lending)等新品种。这些贷款技术创新改变了市场交易型贷款的原有特质,尤其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大银行凭借先进的网上银行业务和对中小企业上下游客户的分析判断,可以将小企业部分“软信息”转化为“硬信息”,进而弥补其在收集、分析和传递中小企业“软信息”方面的劣势。其中保理则是近年来普遍应用于中小企业融资领域的新型贷款技术。
  保理业务是建立在真实的贸易背景下,由保理银行对卖方(中小企业)提供贸易融资、应收账款管理、应收账款催收和信用风险担保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利用保理融资,企业可以用应收账款做抵押取得贷款或者将其出售给银行以获得所需资金,因此特别适合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产品或服务的中小企业。
  国外学者的研究表明,在和信用环境不完善的国家,由于缺乏对债权人保护,企业破产法制度也不健全,信息不透明的中小企业贷款的信用风险较高,在这种外部环境下,保理融资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因为保理融资将贷款风险转移到贷款企业的贸易伙伴,贷款所涉及的债权隔离于贷款企业的破产,企业破产带来的贷款风险降低,同时基于贸易合同的保理融资使得银行不需要搜集中小企业内部的全部信息,因此搜集与贷款决策相关的信息成本大大降低。例如东欧地区的中小企业主要的贸易伙伴为欧洲发达国家的大型企业,这些企业的信用良好,考虑到东欧一些国家的信用和法律环境水平不高,当地银行将保理融资作为对中小企业的重要贷款方式进行推广。
  

  基本结论与政策建议
  
  可见,如果把银行对中小的贷款分成交易型贷款和关系型货款两类,那么,大银行会向某些中小企业提供利率更低、抵押要求更少的交易型贷款,这说明大银行和小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比较优势会随着信息技术的和银行贷款技术的创新而发生变化。这种竞争优势的转变,关键在于搜集与中小企业贷款决策相关的信息成本发生了变化。
  国内大多数学术研究往往强调关系型信贷在中小企业融资的作用,忽视了市场交易型贷款在中小企业融资中的作用。目前,国内的现实情况是缺少开展中小企业关系型融资的内外部环境:一方面大中型银行仍旧是信贷市场的主导者,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小银行;另一方面现有的小银行也缺少对中小企业软信息的积累,往往一味强调实物抵押的作用。
  笔者认为,在我国现有的银行市场结构下,除了大力发展地方小银行,通过草根的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外,还应鼓励大中型银行研究适合于中小企业贷款的信贷管理模式和贷款品种。在信息技术和中小企业贷款技术不断改善与创新的时代中,国内银行不妨在新型的交易型中小企业贷款上进行有益的探索,通过中小企业贷款技术的引进与运用,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风险控制问题。本文的研究说明,以保理、动产融资、信用评分贷款为代表的一批中小企业贷款技术可以成为大中型银行向中小企业发放市场交易型贷款的重要手段。这些贷款方式在国内中小企业信贷市场的运用至少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一是克服中小企业“软信息”在大型层级组织内传递产生的代理成本;二是有利于降低中小企业缺少实物抵押而受到的融资约束;三是有利于降低银行在较差的信用和环境下搜集企业信息的成本和发放贷款的风险。
  
  :
  1.Berger, A.N., Klapper, L.G., Udell, G.F. The Ability of Banks to Lend to Informational Opaque Small Businesses[J]. 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 2001
  2.Berger, A.N., Miller, N.H., Petersen, M.A., Rajan, R.G., Stein, J.C. Does Function Follow Organizational Form? Evidence From the Lending Practices of Large and Small Banks[R]. Board of Governors of Federal Reserve System, 2001
  3.Frame, J.S., White, L. The diffusion of financial innovations: An examination of the adoption of small business credit scoring by large banking organizations[J]. Journal of Business,2005 (forthcoming).
  4.林毅夫, 李永军.中小金融机构发展与中小企业融资[J].研究,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