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我国政府会计体系的思考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鄢洪平 时间:2010-07-03

    内容摘要:政府以政府及政府机构的财务活动为核心,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及地方政府业务活动的营运情况,为适应财政体制改革的需要,应构建有效的政府会计体系。我国的政府会计体系存在着诸多问题,已经不适应目前的公共财政管理的需要。因此,从我国国国情出发重构政府会计体系,提高政府绩效,迫在眉睫。

  关键词:财政体制 预算会计 政府会计
  
  政府会计是以政府整体和政府机构为主体,以政府及政府机构的财务活动为核心,核算、反映和监督中央及地方政府业务活动的营运情况,对政府在预算执行阶段发生的财政交易、财政收支、经费收支、业务收支活动及政府整体财务状况进行确认、记录和报告,提供反映政府单位受托责任的会计信息,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社会和决策的会计体系。建国初我国就建立了由预算会计和会计共同组成的会计体系,基本上没有“政府会计”的称谓,而是将运用于政府和政府机构的会计定义为“预算会计”。
  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起源于计划经济时代,是借鉴苏联预算会计制度建立起来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加强我国政府部门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向社会提供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以及财政部门加强预算资金管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1997年我国对预算会计制度进行了改革,在会计体系构建上逐渐向国际惯例靠拢。然而,随着预算会计环境的巨大变化,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已经不能适应国库收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后出现的新业务,其存在的问题与弊端不断显现出来,改革预算会计制度,构建有效的政府会计体系成为当务之急。
  
  现行预算会计制度面临的问题
  
  (一)现行会计体系结构不严谨
  我国现行预算会计形式上是包罗万象的,按照组织类别的不同分别设立,包括财政总预算会计、行政单位会计和事业单位会计三个相对独立的分支,而国库会计、收入征解会计等则又自成体系。预算会计体系内的不同分支分别采用不同的会计制度,记录不同的单位在不同阶段的经济事项,而且核算重心各不相同。由于预算会计体系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协调性较差,缺乏统一的客观基础,不利于生成政府整体的财务报告,也影响了财政预算管理的效果。同时,在整个预算会计体系内部就事业单位会计的归属问题也一直存在着争论。
  (二)现行预算会计制度变革滞后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共财政体制在我国已初步建立,“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是这种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典型特征。但由于我国目前只是对现行政府会计制度进行改良式的局部修改和调整,并没有改变其传统核算模式的基础和根本原则,所以不能从根本上建立与公共财政体系相适应的政府会计核算新体系、新方法。
  (三)现行预算会计不能全面反映政府的财务状况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进行,尤其是国家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进行,地方政府获得了一定的财政自主权,地方政府会计工作的重点必然要转向关注地方政府公共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监督政府的整体财政管理工作。而我国现行的财政总预算会计和行政单位会计只反映预算收支执行情况,不能提供整个一级政府的营运业绩和财务受托责任的会计信息。比如各级政府代行国有资产管理职能,对国有资产所有权和收益权的管理应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的财务活动。但我国的预算会计遗漏了这个重要的政府财务活动内容。
  (四)现行预算会计无法向公众和监督部门提供更多的信息
  目前我国政府预决算报告只是反映政府收支预决算的单一模式,这些报告反映了行政单位的预算执行结果,但由于预算会计报告过于简单,无法提供进一步的信息。作为社会公众和纳税人,我们无法接触到有关会计报告,即使是政府有关部门也只能得到预算、决算等基本的财务信息,无法从会计报告中了解政府的整体财务状况和工作绩效,进而也无法评价政府工作的好坏。另外,从政府部门本身来讲,现行的预算会计模式也只是体现了簿记的作用,没有发挥会计应有的监督作用。
  (五)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已不适应新体制的要求
  目前我国的政府预算,除了事业单位的经营性业务外,基本上采用收付实现制基础对预算收支进行会计确认。收付实现制会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财务报表反映的受托责任比较狭窄,而且易于被管理当局操纵。二是收付实现制不利于绩效考核。在收付实现制下,收入和费用之间不存在对应关系,既不能分配费用,也不能提供服务的完全成本信息,不能充分认识绩效与成本之间的关系。三是不利于公共资源的管理使用。各级财政部门无法正确处理年终结账,年度预算执行过程中,各级财政部门经常发现预算已安排,但由于各种原因,当年无法支出而不得不作为年终结余处理,从而使年终结余出现“虚增”,会影响政府会计的信息质量。
  另外,现行预算会计制度不符合国际社会惯例与趋势,不利于进行国际比较研究。近20 年来,随着世界范围内新公共管理运动的兴起,在政府预算制度和会计制度中引入权责发生制原则已逐渐成为一种潮流。我国现行的预算会计制度明显落后于国际社会政府会计制度的发展趋势,与国际公共部门会计的习惯做法不具有可比性。
  
  构建政府会计体系的思路
  
  (一)明确我国政府会计目标的定位
  我国政府是受公民的委托来使用和管理国家财务资源,社会公众、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是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最重要的使用者群体,他们应该成为我国政府会计信息最为重要的服务对象,应该将他们作为首要会计目标进行定位。因此,政府会计制度应将评价政府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作为自己追求的最终目标,应当提供反映政府使用社会资源、履行政府受托责任情况的信息,以辅助政府部门履行政府受托责任,并辅助信息使用者监督政府对社会资源的使用情况,对政府部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效率、效果进行考评。
  (二)建立概念统一的政府会计准则体系
  政府会计准则是在政府会计准则理论结构的指导下,对具体政府会计业务的处理所做出的原则性规定。建立政府会计准则体系,首要问题是建立概念框架,政府会计准则的基本框架包括三部分内容:一般业务准则,主要对会计要素的确认与计量、信息披露所作出的规定,包括各项主要资产的会计准则、负债会计准则、净资产(基金余额)会计准则、各项主要收入会计准则、各项主要支出会计准则;政府财务报告准则,包括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准则、财务报告准则,或是增加具体的会计报表准则,包括资产负债表准则、收支情况表准则、现金流量表准则以及基金增减变动表准则;特殊业务会计准则,主要对某些特殊业务进行会计核算做出规定,包括预算业务调整准则、执收业务准则、代理业务准则、成本核算业务准则。

  (三)明确政府主体且记账主体与报告主体适当分离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为之服务的单位或组织,政府会计主体的确定必须要从有利于实现评价财务受托责任的目标和加强政府财务资源管理、规范政府财务行为的双重角度出发,对记账主体和报告主体分别加以界定。我国现行预算会计体系丰要是以各个机构或单位为会计主体,尚无以政府整体为会计主体来反映政府全面财务信息的要求。按照国际惯例,我国政府会计也应引入“基金理论”,政府会计的记账主体通常表现为各类“基金”。而报告主体则采用了双重视角:首先,政府作为一个整体,需要报告其政务活动和活动,对政府能够实际控制的财务资源的获得与使用进行报告;其次,在基金层面,则以主要政务、企业基金和受托基金作为报告主体,并对那些主要的基金单独编报基金财务报告,非主要的基金则合并在一起编报基金财务报告。
(四)规范政府会计核算内容
  深刻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将政府会计的核算对象扩展为以预算资金为主的全面价值运动过程。由于预算是以“年度”为期间基础编制执行的,预算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重心就是当年预算收支情况及结果。政府会计把政府、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分别作为会计分析与财务报告主体,应当从更广的范围来研究会计对象,即其会计对象除了反映当期预算资金运动情况及结果外,还应该全面、系统、完整地反映整个预算资金连续的过程及积累的结果。政府会计对象,由预算资金运动扩展为价值运动,可以更好地反映政府管理国家事务活动和履行受托责任的连续性,把预算资金运动的前因后果联系起来,提供连续、全面、系统、完整的财务信息,同时也可以分清各届政府、各行政事业单位不同年度的责任履行情况。
  (五)逐步将现行政府会计模式转变为基金会计模式
  为反映预算限定,防止政府财务资源被滥用,更好地贯彻专款专用原则,应将会计模式转变为基金会计。基金通常是指按照特定的法规、限制条件或期限,为从事某种活动或完成某种目的而设置的一组财务资源,它具有目的性、限制性和受托责任广泛性三个特征。政府及政府单位应当以基金作为财务资源管理的基本单位,政府会计应设置政务基金、权益基金、受托基金三大类别基金并分别对其进行核算,使用基金会计除了可对不同用途的资源进行分离外,还可用以评估管理当局的管理业绩,并解除其受托责任。政府各基金之间有明显的界限,任何基金都是一个与其他基金分开并相互独立的会计与财务报告主体,它们各自都有相应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或费用以及基金余额或其他权益,并通过一套自求平衡的账户与报告体系记录和报告政府特定活动及其财务资源来源与应用情况和结果。通过采用基金会计模式可以更好地贯彻专款专用原则,使各种具有专门用途的预算资金的界限更加清楚,便于加强政府财务资源管理,最终促使公共受托责任的有效履行。
  (六)改进政府会计确认基础并引入权责发生制
  会计核算基础的选择是实施政府会计改革、确立新型政府会计制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性问题。长期以来,我国政府预算会计一直是收付实现制为主体的会计基础,而面对全球化的趋势和国际社会政府会计制度的改革方向,我国政府会计制度应当用权责发生制下的成本、费用要素取代收付实现制下的支出概念。根据我国的国情,政府会计核算基础目前宜选择修正的权责发生制,但应当以完全的权责发生制作为一个长期的目标。权责发生制强调特定产出的确认与资源耗费的期间进行配比,并且对于未来现金支出的政府承诺也要提前确认,使得政府的会计报告能够完整地反映政府的财政状况和运行成果;权责发生制要求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所有的经济资源,这样就会使政府更加注意其对有关资产的管理和维护,更好地认识未来的短期债务、更好地管理基础设施、更有效地重新分配预算。
  (七)健全政府财务报告制度
  政府财务报告是分析、评价报告主体的财务业绩和财务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信息来源。政府会计的目标决定政府会计提供的财务报告的内容,因此选择适当的政府财务报告模式,是政府会计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政府财务报告模式要体现政府会计目标,应明确财务报告的主体选择、内容构成、主要财务报表、编制程序和方法、审议程序和披露方式等。政府会计概念框架(基本准则)还应包括政府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准则制定与运行的具体程序等。还应构建一个层次分明、内容完善的政府财务报告体系,使其包括审计报告、政府财务报告、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基金财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要求披露的补充信息这五个部分。
  
  :
  1.李建发.政府会计论[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
  2.刘积斌.西方政府与非营利性会计摘译[M].财经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