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扩张与地区就业关系的回归解析及实证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6-25
[论文内容提要]地区就业已成为地方政府工作的头等大事之一,其工作的核心就是在强化传统就业岗位的同时,寻求和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城市扩张是人们首先想到的一个解决方案。本文尝试运用数理模型定量刻画城市扩张与地区就业关系,并以宜宾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来验证该模型的实用性和现实可操作性。
一、研究背景
无论是西方社会,还是处于转型期阶段的,城市化已经是、社会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客观,城市扩张成为城市化的必然趋势。可能在它发生时,总会伴随着这样或那样不尽人意的问题,但是,它的发生是必然的,人们只有积极探索,寻求最优解或次优解,才能使人类社会持续发展。
在众多相关问题中,地区性就业与城市化的关系尤为重要。因为这对关系是其他关系——如城市经济与城市化,城市管理与城市化等——的根本,尤其在经济高增长率与人口低就业率矛盾突出的中国,该问题更为“超重”和敏感。由于各种各样的影响因子以不同的形态出现——有正向的,有负向的;有隐性的,有显性的;有直接的,有间接的,再加之各地区间要素禀赋的差异,在现有理论中,城市就业和城市化之间呈现的是非确定性关系,就算是在现实中,这对关系也并不明朗。本文借助回归分析方法构建城市就业与城市扩张的数理方程,分析其统计规律,同时以四川省宜宾市为例对该方程进行实证解析。
二、城市扩张与地区就业关系的理论分析
1.城市扩张界定与指标选择
城市化,顾名思义就是把非城市化为城市,即意味着城市在某种程度上对的替代。“化”的动态方法有建、造城市、迁移民等。直观表现有两种:城市“摊大饼”和城市扩张。
“摊大饼”通常是指中心城市密集的城市中心区迅速向四周扩大,导致中心城面积急剧扩大,建成区缺少开放空间隔离。“摊大饼”的后果是中心城环境恶化,城乡接合部的农业土地被迅速变成城市土地,进行较高密度的开发。“摊大饼”作为一个问题的提出主要是针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大城市单中心发展带来的城市环境恶化和聚焦等问题。
城市扩张指的是以低效率地将农业和的土地转变为城市土地为特征的缺乏管理的增长带来的后果,有时候被称之为“蛙跳”模式的社区增长,其增长多数情况下是不连续的、某地区的土地性质改变速度快于当地的实际人口增长速度。这种城市扩张的特点包括:不同的用地相互隔离;对远郊的农业土地和其它自然土地的大量消费;到达每块土地的交通方式几乎完全依靠小汽车;项目开发规模小,缺乏综合土地利用规划;有的时候不是很容易区分城市扩张和传统的开发。这里面强调的是低密度的开发导致土地的低效率使用。
从我国的经验来看,“摊大饼”式城市化主要体现在特大城市或者超大城市之中,而其他规模城市则表现出“蛙跳”式的城市扩张现象。本文的研究对象主要是针对后者。
我们从城市扩张的内涵来看,其特点是农村用地被低效率转化,而农村用地在极大程度上表现为农用耕地形态,这也就是说城市扩张的直接后果为农村耕地面积的减少。所以,本文选择农村耕地利用效率转化强度指标作为影响地区就业的主要因素。
2.地区就业界定及指标选择
所谓就业,是指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合法的社会劳动,创造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并以此获得劳动报酬或经济收入的经济活动。我国就业政策规定,只要劳动者通过一定的途径,实现同生产资料相结合,从事一种合法的社会劳动,取得一定的报酬或劳动收入就是就业。因此无论是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集体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个体企业谋求职业,还是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只要满足上述四个条件都视为就业。
3.二者关系的一元回归拟合及参数估计
一元线性回归,只研究一个自变量与一个因变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在城市扩张与地区就业关系模型中,地区就业Y作为被解释变量,即因变量;城市扩张X作为解释变量,即自变量。本模型建立的目的就是解析地区就业和城市扩张之间是否存在解释与被解释的关系,更确切的说就是确定城市扩张对地区就业的解释程度有多大。
三、宜宾市城市扩张与地区就业的实证分析
(一)建立模型及经济解释
利用宜宾市1986-2005年地区产值和地区就业统计数据,并采用SPSS11.5版本的社会统计软件进行模拟得出宜宾市城市扩张与就业回归函数模型:
Y=0.0024-1.075E-0.8X
在回归方程中,对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中,t的显著性概率值0.01<0.05,即回归系数显著异于0,可见宜宾市城市扩张因素可以作为解释变量进入方程;同时对常数项的显著性检验中,t的显著性概率值为0.00<0.05,常数项也可以出现在回归方程中。
接下来,通过对两个变量的模拟效果进行分析。回归模拟效果中判定系数R2为0.313,表示已解释变差占总变差的31.3%,其F检验中的f值8.206 (二)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寻找现在影响宜宾城市就业的主要因素
本文选取1998-2005年城市建成区面作为因变量,选择人口(城市总人口)、外商投资(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地区经济规模(地区生产总值)、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年末实际铺装道路面级)、科技进步(科研、综合服务技术总值)作为自变量。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分析出影响宜宾市就业的主要因素是第一、二两个因素,即人口和外商投资两个因素对宜宾市城市扩张的影响累计百分率就达到87.5%,前三个因素的影响累计百分率已经达到98.4%,由此可见前三的因素是影响宜宾市城市扩张的主导性因素。
进而说明宜宾市城市扩张在一定程度上,对宜宾市城市就业产生了影响,但是人口增长因素和外界投资因素同样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就验证了前面得出的结论——宜宾市城市扩张并不能完全解释该地区就业变化情况。
(三)结论及其原因分析
以上分析结果显示:宜宾市城市扩张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该地区的就业问题,但是二者的关系不是很紧密,也就是说宜宾市城市扩张对其就业的促进作用十分有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以传统产业为主的粗放型增长,产业结构低度化
宜宾经济以传统产业为主,同时知识经济对原有产业的改造力度微弱,导致粗放型增长;同时宜宾市产业结构低度化明显,且第三产业内部行业结构老化,产业层次低。构成第三产业的主体仍然是传统的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和运输业,直至现在,传统产业在第三产业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格局仍然没有多大变化,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经济发达地区,而且商业、餐饮业、居民服务业及运输业内部,也存在着发展缓慢,服务档次低的问题。商业和运输业的传统经营方式、经营格局和经济成份都同经济发展存在着一定差距。另一方面,靠脑力劳动或借助于现代化设施为用户提供服务的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比重一直偏低。第三产业各行业都普遍存在着资金、技术、信息、科技含量低的问题。宜宾市产业结构低度化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宜宾市就业岗位的增长,出现了“有增长而发展不足”。 2、宜宾市城市扩张对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的培育能力有限 从城市征地的使用方向来看,宜宾市征用土地用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比重较大,用在产业上的体现在两方面:一是旧产业迁址和改造,如丝丽雅迁建和天原新区建设,这一块并没能起到延伸产业链条、培育新经济增长点的作用;二是建新工业区,如白沙工业园区和李庄工业园区,旨在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加快宜宾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提升产业层次、实现规模扩张,将成为宜宾市新兴工业区。但目前这些工业园还没有真正投入使用,实际效果未能显现。所以,总体来看,新经济增长点没有出现,这必然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新就业增展点的出现。
3、宜宾市城市扩张的集聚效应十分微弱
城市扩张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形成城市核心吸引力,对各种要素产生集聚效应。但是宜宾市城市扩张分散,功能不明确,特色不突出,在城市片区之间没能形成互动机制,没能形成城市整体扩张的规模效应和集聚效应。
另外,由于经济不发达,导致城市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城乡收支不平衡,制约了城市生产和生活方式对的渗透,制约了城市辐射功能的进一步发挥,城市对农村经济产业的推动作用明显不足,对广大农村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有限。通过资金、技术、信息、产品、市场等扩散形式来加强对广大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辐射能力明显落后。
(四)解决办法
1、软化产业结构,扩大经济就业容量,创造新就业增长点
要加快公路运输建设提高等级,重点抓好乡村公路的改建扩建,真正实现村村通公路,抓好内昆铁路的建设,抓好宜宾机场的建设,增加国内航班,逐步开通宜宾至全国各大中城市间的航班,提高运输能力,扩大空中吞吐量;大力发展科研、、信息咨询业,推动国民经济协调发展。加强政策导向,建立综合性、多功能的信息咨询服务体系;做大作强第二产业的加工业,深度挖掘劳动力吸纳潜力。
2.建立城乡统筹发展机制,加速与提高农村非农产业发展
要加快农业服务体系的建设,提高农村社会化服务水平。要在继续深化农业技术服务体制改革的同时,完善乡镇农机站、农技站、农科所等站所的组织体系,切实做到组织落实,人员落实,为农业科技人员提供一个施展才华的空间;加强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和种田的教育,提高农业运用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服务的能力。包括发展农村服务业,借助中心区近邻优势,培育小城镇和鼓励“回归型”创业。
3、建立健全城乡劳动力要素流动机制和一体化就业服务体系
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城乡劳动力要素流动机制,首先要消除限制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各种壁垒。如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步伐,逐渐消除城乡要素分离式配置制度模式,实行统一配置和管理;其次通过制度创新引导劳动力要素向就业部门有序流动;健全就业人员、岗位的信息化管理制度,降低劳动力搜寻成本;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保证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员的合理工资水平和收入的获得性。包括: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劳动就业培训的师资队伍,保证培训质量。建立严格的培训考核和颁证制度,相对提高就业门槛。强调就业培训的多层次性。细化培训内容。建立健全用人信息通报制度。
[]
[1]cho, cheol-Joo. Amenities and urban resi-dential structure: an amenity-embedded model of resi-dential choice. PaPersin Regional science, 2001, 80.[2]Fujita, M. Urban Economic Theory: Land use and city siz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Cambridge, England,1989.[3]Glaeser, E. L. and kahn, M. E. sprawl and Urban Growth. Harvard Institute of Economic Research, 2003.
上一篇:试论地方政府合作扶贫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