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循环经济 促进生态和谐
?[摘 要] 生态和谐既是人与和谐相处的客观要求,也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环境基础。实现生态和谐的有效途径就是循环。推进循环经济的措施有:尽快完善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法规;完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循环经济模式;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建立部门、行业和的技术支撑体系;明确政府、企业和公众个体的地位与作用,形成全民绿色消费共识等。
?[关键词] 生态和谐; 循环经济; 措施
? Abstract:Ecological harmony is not only an objective requirement of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but also an environmental bas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f Chinese socialism. The effective way of achieving ecological harmony is developing recycling economy. There are several ways of quickly propelling recycling economy, such as perfecting the law of accelerating the recycling use of resource, improving the stimulating mechanism, establishing a recycling economy model which suits to the Chinese condition, setting up a supporting system which includes related departments, trades and corporations,making a research of scientific technique and defining the roles of the government, enterprises and public individuality. Thus, a civil common sense of green consumption can be formed.
? Key words: ecological harmony ; recycling economy;measure
?共产党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中国要走“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1]这实际上就是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的伟大目标。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我国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这是党中央着力解决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等新观念。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选择。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走向生态和谐,进而建设社会和谐的必由之路。
??一、生态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1. 为保证人类社会健康生存,我们必须友好地对待自然环境
??传统发展观从实用主义立场出发,将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将自然资本始终置于被动的、从属的地位。所以,为了无限度地进行生产和消费,人们不断地向地球索取资源和能源,又把大量废弃和污染物抛到“地球垃圾箱”中,破坏地球的资源和环境。结果,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生态失调、自然灾害增多等环境问题,开始日益严重地困扰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例如,我国淮河流域沿岸的造纸、酿造和食品加等高耗水、高污染的行业严重污染了淮河水,使沿岸居民笼罩在由于水污染而诱发的种种疾病(例如脊髓炎、大骨头病)的阴影中。尽管从1994年开始, 我国为治理淮河水体污染已经花费了数亿元,可是污染状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现实向人们敲响了警钟:自然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保证人类社会健康生存,我们必须友好地对待自然环境。
??2.与一个繁荣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自然界和谐相处,是人类的最后归宿
??人类的生存与自然界的生存息息相关,离开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科技和社会文明的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发展造成了对生物圈的过度冲击,引起了自然界的危机,也孕育着或已经引起了自然对人类的报复。其结果,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成倍增长和积累。另一方面,人口不适度地增长和经济盲目地发展,致使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也给自然界带来了破坏:资源面临枯竭,污染日趋严重,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特别是20世纪以来,人类和自然的冲突以最强烈的形式爆发出来。恩格斯曾告诫过人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2]因此,与一个繁荣的、充满生机活力的自然界和谐相处,是人类的最后归宿。
??3. 生态和谐的构建已经成为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
??在过去较长的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推动。许多地方为了加快经济的发展,采取了竭泽而渔的生产方式,导致目前生态问题十分严重,环境污染呈现“局部改善,整体恶化,点上改善,面上扩展”的状况。我国生态不和谐主要表现为:人口的持续增长与自然资源承载能力的不和谐;水资源短缺,地区用水十分不平衡,水资源污染严重;沙漠化现象严重;生物物种减少,一些物种濒临灭绝;森林资源破坏严重,人为圈地的趋势还在增加,水土流失严重。生态不和谐状况,严重阻碍了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的损失。生态问题,已经引起了我们党的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3] “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4]生态文明被十七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这是我们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理念的一次升华,生态和谐的构建已经成为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选择。
??二、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生态和谐的有效路径
??1.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生态经济
??循环经济中“经济”既指经济活动,也指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流通和消费四个环节的社会生产和再生产活动。人类社会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反映了人类在不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同自然关系的调整和进步。第一种模式是“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单向流动的线性经济;第二种模式是“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末端治理”,这种模式虽然意识到环境治理的重要性,但它坚持“先污染后治理的原则”,且治理的成本很高;第三种模式是“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前两种是传统经济模式,其经济的特征是“两高一低”,即自然资源投入高,废弃物排放量和环境污染高,资源利用率低,即高开采、低利用、高污染。这种生产方式下,经济增长是唯一的目的,生产的产品越多,生产的速度越快,资源利用得就越多,废弃物也就越多,环境污染也就越严重。第三种经济模式被我们称为循环经济。它倡导的是一种经济与资源环境和谐发展的模式。这种模式既有生产和消费功能,又有分解功能。它的特征是“两低一高”,即自然资源投入低,废弃物排放量和环境污染低,资源利用率高,即低开采、高利用、低污染。它既能实现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又能把对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是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把生产活动组织成一个“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式流程,让所有的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生产循环中得到合理和持久地利用。
??生态经济是通过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的过程进行生产活动,实现把生产“废物”变为生产资源。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曾说,自然所懂得的是最好的,因为自然界有自己的自组织、自演化、自调节的生态。自然界是没有废物的,在每个生态系统中,由一种有机物所排泄出来的被称为废物的东西被另一种有机物当成食物而吸收。生态系统的能量和物质被一种有机体利用后,转化为另一种有机体,再次利用,如此循环。“生态系统的循环是无废物的生产过程。正是这一过程支撑着自然界的万物生生不息。”[5]因此,循环经济本质上是生态经济。
??2.循环经济能够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减少废弃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的经济活动实质上也是物质转化过程。因此,人类可以效仿生态系统进行无废物生产和消费。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生态经济,其经济活动追求与生态系统和谐,遵循“三R”原则。即:(1)减量化原则( reduction) :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能源和原材料消耗,提高企业的生产率,争取低投入、高产出,以达到最大限度地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的目的。⑵再利用原则( reuse) :要求尽可能延长产品的使用期,避免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要求生产的产品和包装器具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多次和反复使用,而不是一次性使用完毕就丢弃。⑶再循环原则( recycle):要求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尽可能重新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资源而不是有害的垃圾,废物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
??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强调人与界共生共荣、协调,符合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环境理论。自然界不是单纯的无机客体,而是一个与人类互动的有生命力的体系,即人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支撑,反过来人对自然负有重大的使命。循环经济将人、社会作为有机复合的系统整体,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将自然资本列为经济运转中最重要的资本形式,把生态环境作为效率的投入要素之一予以考虑, 提倡在经济活动中推广“ 零排放”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绿色再造技术等, 将文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使污染排放量从正增长向零增长、再向负增长转化,控制人类生产与消费对自然界的破坏, 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使青山绿水回到我们身边,让人们“ 呼吸清洁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 。
??三、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建议
??1.尽快完善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法规
??建立促进资源循环利用的法律法规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当务之急,也是国际社会通行的做法。发达国家的实践经验表明,一个良好的法律法规体系可以引导循环经济及生态工业规范化发展,使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法可依,有章可循,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许多发达国家在这方面率先而行,如德国于1991 年和1996年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与《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日本在2000年前后相继颁布了《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及《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我国鼓励清洁生产和资源利用的法律和政策已相继出台, 如《清洁生产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但仍没有一部有关循环经济的法律出台,因此,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经济法规,通过立法,明确消费者、企业、各级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明确把生态环境作为资源纳入政府的公共管理范畴之内。
??2.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
??建立完善的循环经济激励机制,主要是从经济政策上激励企业主动开展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活动。这方面, 发达国家有很多具体的实施办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其中,经济刺激手段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激励机制。这些国家推行的经济政策主要有:可归还的保证金法;资源回收奖励制度;对倒垃圾进行收费;征收新鲜材料税;征收垃圾填埋和焚烧税等。构建我国的循环经济,可以根据我国的国情,借鉴和采取相应的经济政策措施来推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如低息、无息以及减税政策、资源回收奖励制度等鼓励性政策和交纳可归还的保证金、对倾倒垃圾进行收费、征收垃圾填埋和焚烧税等限制手段。
??3.探索建立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模式和体系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城市与城市之间,经济发展水平相差非常大,目前还不可能找到一个统一的循环经济模式在全国推广。借鉴西方国家循环经济发展经验,我国应把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工业企业上,选择典型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单个企业的生态工业试点。根据生态效率理念,进行产品生态设计、清洁生产。选择一批工业园区,根据工业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结构改造,建立废物交换系统、企业间的闭路循环和生态链以及虚拟生态工业园。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企业间的工业代谢和共生关系。通过废旧物资的再生利用,建立废旧物资循环利用机制,鼓励公众参与,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后物质和能量的闭路循环。
??4.大力开展循环经济技术的研究,建立部门、行业和企业的技术支撑体系
??虽然我国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某些技术上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总体上看,循环经济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明显滞后。例如我国的废物和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虽然已经有了基础,但技术含量低,废旧物资被降级使用,没有发挥循环经济的最佳效应。因此,应加大创新力度,降低生产和消费过程中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及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确立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科技原则及工具、方法,包括产品生态设计原则与方法。研究开发一批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平台性的共性技术。研究不同企业、不同产品之间的链接技术以及生态产业园区的优化设计技术,建立企业共生和生态工业集成系统,链接工业、农业和社区的物流和能流,确保获得最合适的资源、能源利用率等。
??5.政府要以身作则,引导和带动企业和社会公众自觉参与到循环经济建设中
??一方面,要明确责任,政府、企业、社会公众要各尽其责。政府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循环经济的宣传,提高全民资源意识,在全社会树立循环经济观念,建立绿色生产、适度消费、环境友好和资源永续利用的社会公共道德准则;要改革对地方党政领导的考核办法,逐步推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政府机关和公务员应当重视绿色消费,优先采购有环境标志认证的产品,优先采购经过清洁生产审计或通过ISO14001认证的企业产品。企业和公众是实施循环经济的主体,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企业和公众肩负着一定的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与道义责任,他们要按照“减量化、再使用、再循环”的原则组织生产,进行消费,使循环经济的优势真正落到实处。
??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应起到表率作用,通过绿色采购行为影响各部门和公众群体。同时,媒体也要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破坏环境违法、爱护环境可敬的社会风气,使循环经济观念深入人心,并最终实现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共赢”。
??[]
[1]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2-11-09(2-3).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0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19.
?[3] 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1).
?[4] 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日报,2007-10-16(2-3).
?[5] 于海洪.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STS思考[ J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2004,(1):8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