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平台
在城市化与化的浪潮中,为提升地区竞争力,构筑城市的支撑点,各地大兴开发区经济。开发区作为工业集聚的载体,集中了大量的资本,技术和信息,具有强大的规模经济效应,往往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产生强大的辐射作用。因此,开发区的建设体现了发展经济学中“平衡增长战略”和“不平衡增长战略”的辨证统一。然而,在中部地区经济基础并不雄厚,资金、技术等要素较为稀缺的中小城市,如何高起点地建设开发区,是一个不能不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拟通过对荆门高新区建设的成功经验和不足的分析,提出初步的对策构想。
一、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的理论渊源
开发区经济,作为“经济奇迹”中涌现的一个经济现象,其出现是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区域区情相结合的产物。因此,追溯其理论背景意义重要。笔者认为,开发区经济的出现至少有以下三种理论依据:
1、平衡增长战略和不平衡增长战略。罗森斯坦——罗丹在“大推进”理论中主张同时对区域间或区域内进行大规模投资,以使国民经济各部门基本保持同步增长,即“平衡增长战略”。而赫希曼则认为,由于不发达国家或地区资本等要素的稀缺,同时对所有部门进行大规模投资以期实现均衡增长是不现实的。因此,他主张选择主导产业或部门作为增长极重点发展,在获得较高的投资收益后,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全局发展,即“不平衡增长战略”。
2、增长极理论。弗朗索瓦.佩鲁在其“增长极”理论中提出:在经济增长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有创新能力的在某些地方,形成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能产生强大辐射作用的“增长极”,可以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佩鲁认为“增长极”对周边地区发生作用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①形成规模经济;②技术的创新和扩散;③产生“凝聚效果”;④资本的集中与输出。.
3、区位理论。阿尔弗雷德.韦伯认为,理想的工业区位和企业厂址,应选择在生产费用最低的地方。而影响生产费用的主要因素是运费、工资和集聚作用,且工业布局会在三者间发生梯度转移,即工资的影响会引起运费定向的工业区位产生“第一次偏离”,从运费最低点转向工资成本最低点。而工业集聚作用又可使由运费和工资定位的企业发生“第二次偏离”,即转向集聚经济效益最明显的地点。总之,工业布局的原则应是综合考虑运费、工资和集聚这三项主要因素而寻求最佳区位。
上述三种理论看似彼此孤立,但分析后不难发现三者存在着层层递进的关系。平衡与不平衡增长战略从宏观层面提出了开发区经济的发展理念,增长极理论则从中观层次将前者进一步细化,界定了开发区经济的形成机制,正是增长极(开发区)的不平衡增长通过扩散效应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从而促进整个区域的平衡增长。而区位理论则是从微观层面对开发区建设进行了具体的规划指导。三者间的关系可用下面图示进行表述:
二、开发区经济的辐射效应
1.消费联动效应。各种类型的工业企业在空间上的联合,会产生1+1>2的综合经济效应。工业集聚通过大规模的工业活动,将会带动所在地区的、房地产、建筑、餐饮的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的规模化和专业化。
2.节约社会成本效应。工业集聚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性,使开发区内的服务和配套设施具备了经济上的合理性。从生产者角度来讲,企业间的分工与协作可大大降低交易费用;对政府及相关公共机构而言,一方面工业集聚带来的社会基础设施的建设会产生正外部效应,降低投资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另一方面对开发区的集中管理又会提高行政效率。
3.知识溢出效应。由于信息的流动是有传播半径的,因此知识在当地的传播要比远距离传播更便捷。开发区内的工业集聚使地理上邻近的企业易建立沟通机制,通过模仿和学习改进管理业务及市场理念,有利于营造一个共同创新的区域环境。知识的外溢和扩散是创新的重要源泉,不断创新才能使区域经济保持持续增长,激励相关企业的加盟。
2004年,荆门高新区实现技工贸收入26.8亿元,同比增长41.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0.8亿元,同比增长48.9%,完成工业增加值5.06亿元,实现利税总额1.6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3.5%,42.2%,实现本级财政收入6898万元,同比增长14%。.
(一)荆门开发区建设的成功经验
1.技术引进和创新相结合,以引进促创新。
一味地技术引进,并不能获得生产率的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只有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逐步形成独立的自主研发能力,才能获得持久的技术进步。以荆门格林美新材料有限公司为例,该公司依托母公司深圳格林美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利用其居于国际先进水平的专利技术,生产锂电池正极材料和超细铜粉。同时,依托母公司的技术,人才禀赋成立(荆门)新材料研究会,加强与东京大学、中南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的合作,开展研究成果转化和硕士、博士人才培养站的建设,逐步建立起产学研一体化的自主创新体系。
2.依托资源优势,发掘经济内生增长的潜力。荆门农业资源丰富,是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因此搞好农产品的深加工,提高附加值,是促进经济内生性增长的必经之路。湖北日月油脂股份有限公司利用当地丰富的双低油菜籽资源,生产绿色产品色拉油。该公司作为农业产业化的大型龙头,在带动地区经济及相关产业的协调发展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
3.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的和谐统一。
环境问题是工业化的负面产物,易通过负反馈回路阻碍经济发展。近年来,在资源硬约束条件下,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呼声愈来愈强烈。“循环经济”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 世纪60年代提出,是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型的单向线性生产模式转化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的经济。循环经济概念的提出使环境由一个经济发展的外在制约因素变为经济健康发展的内在促进因素。荆门开发区在发展初期就注重实行环保先行介入,大力发展循环工业链。如湖北泰山建材有限公司利用当地的石膏资源生产纸面石膏板,该项目正常生产后,既可解决石膏对周围环境构成的潜在污染,又可节约堆放石膏的土地资源。
(三)荆门开发区建设存在的不足
1.企业结构不够合理,小企业比重过大,科技型企业缺乏。
从荆门开发区的企业规模结构看。小型企业比重过大,发展迅猛,而大中型企业缺乏,增长势头不足。据调查所知,小企业中,科技型企业比重偏低,大多处在成长区间。小企业由于资本有机构成低,易跨越资金、技术门槛,且能吸引大量劳动力就业,加上地方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系统的信贷支持,在发展初期,易呈现强劲发展劲头。但从长期看,不利于地方经济的持久发展。首先,小企业很难发挥龙头带动作用,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其次,小企业的生命周期短,易进入成熟期;第三,科技型企业比重偏低,使其创新优势难以发挥;最后,小企业的外源型融资困难,易遭遇资金瓶颈,难以实现产业的优化升级。
2、融资结构比例失调,内生融资比重较大,外生融资不足,资本市场融资能力弱。
据调查所知,外资来源较为单一,除一家美商独资企业外,主要为东部沿海地区和港澳台的中小企业,欧洲一些企业基本未进入。而且外生融资的规模较小,无一家千万美元以上的外资项目。另外,开发区内仅有湖北兴化、百科药业两家上市公司,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较弱。综上,荆门开发区的融资结构和规模难以满足企业长期资金需求,从而可能导致企业长期扩张能力不足。
高新区内企业间的关联效应小,分工协作不明显。企业间的“各自为政”很难形成规模经济,促进新行业的出现和生产迂回度的提高,同时也不利于大中小不同等级企业并存,不同类型企业共生互补的企业生态群的出现。
四.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开发区建设的战略路径选择
荆门,作为中部地区的一个中等城市,其开发区的建设在同类城市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它的成功经验值得兄弟城市借鉴,不足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前车之鉴。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大多区位优势不明显,资本、技术缺乏,人力资本存量低。因此如何抓住“中部崛起”的大好机遇,通过开发区建设有力地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就成为题中之义。在此笔者仅提出几点中部地区中小城市进行开发区建设的战略路径选择。
1、做大做强战略。中部地区中小城市开发区的建设多从中小企业起步,以跨越资金和技术门槛。但中小企业在长期内很难具有长期增长优势,因此做大做强战略是其必然选择。但根据国外的经验,中小企业成长为大型企业的成功率不足20%,因此应选择少数拥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做大做强。
2、生态型产业集群战略。这里的产业集群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由许多相同或相关产业的企业以及与之配套服务的专业化供应商和服务机构构成的集合体。集群内各企业间或是横向一体化的正式联盟,或是纵向一体化的组织形态,彼此间存在着紧密的分工协作链条,类似于生物群落。具体有以下几种模式:(1)依托大企业和骨干企业集群。选择产业链较长的大企业为龙头企业,增强集群效果。(2)依托特色和优势资源集群。一个地区的特色资源优势可以是区位资源优势,资源优势和社会人文资源优势。
3、政府推动型战略。由于产业惯性、体制惯性等因素的存在,纯粹的市场机制容易使经济发展走上路径依赖的轨道。而通过政府行政力量培育与发展市场,有时比市场机制形成工业集聚区的成本更低,收益更大。在荆门高新区的建设中,当地政府以行政手段成功地使地方经济得到了巨大发展便是明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