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区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理性抉择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政府根据我国社会需要而提出的一项基本国策。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逐步扩展与深化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遵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原则。从我国发展的现实需要来看,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应实现区域的和谐发展,实现从产业型向和谐型的转变。因此,探讨和谐区域的建设,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从产业型区域走向和谐型区域具体体现
我国区域发展是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密不可分的,改革开放以前,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央是惟一的经济利益主体,不承认地区独立的经济利益,区域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的制约。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增强,促进生产要素在时空上的流动与有效配置。为了释放、重组和集聚各种经济资源,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不同类型的产业向不同地区集聚,并与当地的制度安排、外部环境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区域特色的经济高速发展区域。如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三角洲地区以及京津唐地区等区域,并随着各地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兴起,这些区域分别涌现了一批专业化产业的集聚区。这种产业型区域的产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增强了地区、国家的竞争力。但这种粗放式的区域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产业结构失衡更加严重、社会事业发展矛盾日益尖锐,区域协调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产业型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使其向和谐型区域转换。
构建和谐区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理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在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树立“系统”、“公平”、“均衡”的理念,追求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其具体体现为:
1、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 “不仅是产出的增加,而且伴随着产出结构的改善和资源配置(投入结构)的优化”,[1] 其目的是持续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或防止生活条件的恶化。因此,要构建和谐区域,就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经济增长速度、效率、质量和资源的持续性、环境的承受力相结合,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
2、社会发展的协调性。区域的发展是“区域的社会力量和经济力量合作的结果”,[2]是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但由于以往重增长,轻发展,致使我国社会发展严重滞后于经济的发展。构建和谐区域就将社会公正理念融入经济发展,实现正义的经济增长,使区域内所有成员共同分享经济增长成果,从而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
3、人和自然发展的和谐性。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建立和谐社会”,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国策,其关键是要统筹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因此,和谐区域作为人、自然、社会相统一的生态系统,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从制度和发展模式两方面来加强对资源、自然的保护和循环利用,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4、个人发展的全面性。构建和谐区域,就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改善人民的生活质量,包括“提高人均收入、更平等地享有和工作的机会、更好的健康和营养状况,更公正的司法体系、更广泛的公民和自由等”,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效率论的误导。社会公平是衡量一个社会、一个区域全面进步的重要尺度,也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作为分配领域的基本方针,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增长。但在经济过程中,却过多地关注效率,对公平的重视明显不足,效率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政府工作的重要指标,有时甚至是唯一的指标。在这种“效率至上”观念的影响下,我国区域发展严重失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富悬殊加剧,已远远超出了国际警戒线。这些失衡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区域健康、持续的发展。
2、区域关系不健全。
区域网络的形成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但目前我国区域网络发展不健全,区域内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不稳固,区域网络无法形成或只形成初级的雏形;同时,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人员的快速流动,再加上城市改造和公共住房工程不顾后果地严重破坏了现有的社会网络,致使私人关系的价值,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资本价值下降,致使区内未能形成新型的、良性互动的网络关系,区域网络的整合能力和创新功能难以提高。
3、“囚徒困境”的影响。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社会功能和结构不断分化,特定的组织和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着特定的功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由此产生组织和个人利益需求的分化。在市场竞争态势下,区域内的行为主体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以及地方整体利益的实现,必然构成各种竞争的博弈框架,这种博弈引致了区域形成的“囚徒困境”,影响区域的进一步整合。
4、缺乏文化认同。研究与发展的实践表明,区域内特有的社会文化因子,作为一种隐含经验类知识,深深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而我国区域发展处于一个初步阶段,地区间文化仍存在较大差异,未能形成一个统一,得以认同的区域文化,且在目前的发展阶段,除了物质利益性矛盾,还存在由利益变动导致的不公正感和生活满意度下降所引发的一种新的社会矛盾类型——社会价值观念性矛盾,这种深层次的价值冲突,以及地区间的文化冲突,严重阻碍了区域内的协作和整合。
三、构建和谐区域的路径
1、注重公平,建立利益整合机制。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建设和谐区域,须消除传统效率论的误导,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处理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立以利益调节为核心的社会整合机制,规范利益表达、对话和协商机制,引导各个利益群体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同时,建构合理的区域利益结构,将区域的整体利益置于主导地位,用区域利益来统领地方利益、组织利益和个人利益,正确处理各种利益关系,化解利益矛盾,形成合理的、多层次的区域利益结构,维护和增进总体的、根本的、长远的区域利益。
2、营造区域创新网络,构建学习型区域。区域创新网络是区域性的支持创新的网络状系统,其包括区内的经济网络(行为主体间的正式经济合作)和社会网络(行为主体间非正式的联系)。它作为一种为增强企业创新能力而进行区域调控的公共政策措施,要求政府不但应注重自主创新,积极培育和发展区域的经济网络,而且应积极承担该公共角色,建立区域行为主体参与,合作的制度,强化社会资本流量,不断健全区域社会网络,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学习型区域。从而促进其行为主体在网络联接过程中不断进行个人学习、集体学习和制度学习,提高区域竞争力,实现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3、构建区域市场,促进区域一体化。构建和谐区域,实现区域的协调发展,首要应实现区域一体化。而区域一体化的实现,其关键在于建立区域统一市场体系,打破行政区划的阻隔,消除区域内的行政性市场壁垒,实现区域内的市场开放和要素的自由流动,促进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同时必须坚持“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主导、社会为依托”理念,激发企业、政府、社会的积极性和活力,在市场一体化的推动下,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构筑产业链,形成一个市场、经济和发展一体化的区域。
5、培育区域文化,增强区域凝聚力。构建和谐区域关键在于区域内生力量的发挥和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升值。这要求区域发展要重视培育区域文化,增强区域凝聚力。而区域文化的确立是以区域行为主体为载体和中介,在区域整合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因此,我们培育区域文化,应根据文化的区域差异性,通过对区域群体观念和文化心理结构的分析,扬长避短,并通过加快市场化进程、增加内外交流、进行制度创新、加强政策引导、能动促进观念变迁;同时,在具体实践中,注重各地域文化融通共进,并借鉴、吸收外来文化,促进我国区域文化发展中的新整合,奠定我国区域经济腾飞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