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锡常产业区域一体化实证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李菼 时间:2010-06-25

  摘要:苏锡常是长三角重要的组成部分,基于三市产业状况和区域一体化要求,对其产业一体化进行SWOT分析,研究苏锡常产业一体化中区域内部条件的优势、劣势和外部环境的机会、威胁,提出苏锡常产业一体化的发展方向:形成苏州信息、无锡微电子、常州装备制造的产业结构模式。
  关键词:产业结构;区域一体化;SWOT分析
  
  苏锡常①同处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的北翼,是苏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三市既依托上海、服务上海,又相对独立、互惠互利。近几年来,苏锡常快速发展。GDP年均增长率在18%上下,苏锡常具有上佳的投资环境,是国内重要的外资引入地区,该地区有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管理体制、运行方式、市场体系、思想观念、人才群体、社会文化环境等。
  在发展工业支柱产业中,苏锡常推进工业信息化,着力打造了诸如通信设备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电机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学工业及现代工程机械装备制造等一批具有特色的支柱产业。形成苏州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无锡以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为主的冶金加工特色;常州以现代装备制造为主的现代制造业特色等,三市制造业集中度平均高达58.26%。地区区域产业特色明显、优势突出,综合竞争力大大增强。
  
  一、苏锡常产业发展区域优势
  
  苏锡常地区产业密度高,单位土地面积产出能力强。产业密度是反映单位土地面积的总产出,即:产业密度=GDP/土地面积,可用来分析三次产业的空间布局状况和土地利用效率。2007年苏锡常三地单位土地产出6 531万元。2007长江三角洲地区实现GDP46 668.14亿元,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产出4 256万元。苏锡常占长三角生产总值比重的24.5%,单位土地产出高出长三角平均水平2 275万元。从长三角16个城市②单位面积产出比较来看,由于地理位置、土地面积等因素影响产出也各不相同,上海排名首位,单位面积产出达18 927万元;无锡、苏州达到8 059万元和6 715万元,排名第2、3位,常州单位面积产出4 297万元,紧随南京排第5位。反映出苏锡常地区单位面积的产出能力强,产业密度高。
  在某个特定支柱产业中相互关联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若干和机构的集中所形成的支柱产业集聚,是支柱产业发展适应经济全球化和竞争日益激烈的新趋势的前提下,为创造竞争优势而形成的。它具有明显的群体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支柱产业集聚的形成方式,概括起来有3种:一是由区位优势指向而形成的支柱产业集聚,二是由支柱产业纵向关联而形成的支柱产业集聚,三是由支柱产业横向关联而形成的支柱产业集聚。前者是以地理空间聚集为特征的支柱产业集聚,后两者则是支柱产业链意义上的支柱产业集聚③。苏锡常借助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人才聚集度高的比较优势,形成了集中程度较高的支柱产业集聚优势,构成了江苏现代制造产业集中带。从分析中可以看出,在江苏前10位行业中,除饮料制造业在徐州有较高的集中度,化学纤维、仪器仪表、纺织业、家具制造在南通,石油加工在泰州等有一定集中度外,其余行业主要分布在苏锡常及宁镇等苏南地区,尤其苏锡常地区产业集聚的过程发展十分迅速,仅苏州2005年就有15个行业销售收入占全省销售收入总额的比重排在第一位。
  从配套半径来看,支柱产业配套有省内配套、国内配套和国际配套三种单类及其复合类型,这些类型在苏锡常支柱产业配套中都有所体现。分析苏锡常产业情况后,发现苏锡常先进制造行业的产业配套半径为复合类型。在省内配套、国内配套不足的情况下,已与国际接轨,产业配套半径已延伸至欧美等全世界许多国家,开始了与国际标准的对接,但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产业配套还是以国外为主。苏锡常支柱产业配套半径国际化的不断加强,得益于本地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世界500强企业在苏锡常投资的已超过半数。截至2007年底已达232家,其中在苏州投资的有118家,落户无锡、常州的分别有72户和46家④。这些跨国公司的进驻快速地促进了该地区产业配套半径国际化的水平。
  苏锡常三次产业结构相似,有92%的产业趋同。2007年苏锡常产业结构为2.2:60.6:37.2,是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第三产业不到四成,农业比重很小。三市的主导产业基本上都是机械、纺织、电子、化工、冶金、食品,各行业的比重和产品层次也比较接近,没有形成相对优势明显的产业格局。而且企业技术档次和进入门槛低,行业与企业普遍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低水平竞争激烈,往往形不成规模效益。在新一轮的高新技术产业竞赛中,苏锡常三个市又各自提出要发展电子通信、软件、技术、医药、精细化工等产业,而没有提升到联合发展,形成区域产业“拳头”优势的高度。
  苏锡常长期重制造业、轻服务业,导致二产超常发展,三产长期徘徊于35%左右而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2006年江苏省三次产业结构为7.2:56.5:36.3,苏锡常第三产业比重还低于江苏省平均水平的0.7,产业结构整体上趋向于偏重。国际上发达的中心城市,其第三产业在GDP中比重一般为70%-80 %,国内主要中心城市,如京沪穗等第三产业比重都超过45%,相比之下该区域中心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影响其功能发挥,成为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
  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是体现工业结构高度化、形成产业新优势的一个关键指标。苏锡常高科技产业产值份额偏低,科技进步贡献率不高。从开发区的高科技产业发展看,该地开发区引进项目规模及技术含量和我国其他一些开发区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十五”期间,上海漕河泾、深圳沙头角、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等,高技术产业产值比例均在70%以上。相比之下,苏锡常引进高科技投资项目上亿元的不多,10亿元的项目更少,科技贡献率唯有苏州高新区能达60%,其它开发区则相对较低。而苏锡常生产最终产品的企业达到75%以上,这意味着苏锡常经济在很大程度上依旧徘徊在产业价值链的低端。如苏州所具优势的信息技术产业,至多是信息技术的外围产业,属于制造业范畴。苏州和昆山最有代表性的信息技术产业产品是鼠标、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大多是装配生产。产品的核心部件、关键技术皆不为其所有。
  苏锡常在工业化的进程中,城镇建设主要追求数量指标,而忽视质量指标,简单地将城市化理解为城镇在空间上的膨胀,城镇向外“摊大饼”式地蔓延,没有足够的保证城镇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加上小城镇以及乡镇企业遍地开花,造成了城镇空间结构不当,整个区域空间扩展无序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表现出在基础设施发展和城镇布局上的重复建设问题,由公共财力投资的基础设施普遍缺乏各个层次的有机协调,公路、机场、港口、水厂、电厂、污水处理厂、电视塔等的建设均存在着协调不足、建设重复等问题,阻碍了相互之间的要素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小城镇城市化的起点低,乡镇布局分散,缺少统一规划的空间分布特征,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苏锡常的高速发展也付出了高昂的生态环境代价,水系污染与大气环境污染、酸雨、湖泊水体富营养化、湿地退化、地面沉降、地裂、城市垃圾、城市生态失衡等生态环境问题令人担忧,这些均已成为区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2007年入夏以来,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已充分证明了这个问题。所以,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是制约苏锡常城市圈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瓶颈因素,

  二、苏锡常产业区域一体化的机遇与挑战
  
  随着世界稳步增长,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和转移步伐加快及经济的全球化,使世界制造业和部分服务业加快向等中国家转移。伴随科技浪潮的持续推进,全球高新技术产业孕育着新的突破,生物技术、新型材料、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日益崭露头角,新兴第三产业也正在迅速崛起,都必将促进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更新。同时,世界城市体系正进一步向着城镇密集发展的方向演进,现代跨界城市的发展,都市圈、城市密集带等现代城市空间组织形式的出现,都反映出跨行政区发展的超强生命力。苏锡常具有产业发达和城镇化优势,通过合理的都市圈发展构想,可创建一个可以支撑苏锡常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空间框架,可以促进要素积聚,协调基础设施投资,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以加强苏锡常在长三角的次中心地位,进一步提升苏锡常的国际声誉。
  目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时期,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而且,已经形成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等城市经济圈,三大经济圈都有可能形成未来的国际化区域,它们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分别发挥不同的功能,共同参与全球竞争。长江三角洲经济基础稳固,腹地广阔,外向型经济发展迅速,科研实力强,上海的龙头地位日益突出。苏锡常则位于长江三角洲的核心区域,经济实力超常增长,越来越成为其中坚力量。随着长三角经济的区域合作,上海世博会召开,江苏沿江开发以及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的建成,苏锡常以现代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快速发展可保持稳步增长。同时,国家推进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不断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加快构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将使苏锡常经济发展更趋稳健和持续性。
  苏锡常同上海一样是经济较发达的地区,两地一直有着十分密切联系。上海把苏锡常当作自己的腹地,苏锡常把上海当作自己的发展极。上海要建成全国经济、贸易、信息和航运中心,苏锡常就发展现代制造业,接收上海第二产业转移。所以,苏锡常在产业结构进行重新配置时,可充分发挥上海的国际化大都市功能和突出上海的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的地位。2010年在上海举办的有“经济奥运会”之称的世博会,不仅对上海经济有促进作用,也将给苏锡常乃至长三角经济带来冲击。这必将给苏锡常的发展和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带来深远影响,苏锡常与上海的合作无疑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沿江开发是江苏省加快实施“两个率先”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江苏省新一轮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发展重化是沿江开发的重要特征之一,其中包括苏锡常的常州、江阴、张家港、常熟、太仓5市(县)。由于沪宁沿线产业密集,迫切需要向沿江地区拓展发展空间,这对苏锡常相关地区乃至苏锡常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具备极佳的发展机遇。2002年,《苏锡常都市圈规划》经江苏省政府批准实施,苏锡常将发挥高新技术和制造业优势,拓展新的配套协作,在带动苏中、苏北经济发展、共同繁荣的同时,更为这一区域开创了新的发展机遇。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苏锡常区域发展也面临许多制约因素。上海是主导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的首位城市,近年来上海加快了“一个龙头、四个中心”的建设。客观地来说,现时的上海城市发展处于快速吸纳阶段,不仅吸收国际资本、人才、技术、信息等,也吸引国内特别是周边地区的资源要素。这是苏锡常等长江三角洲城市发展必须面对的一个基本事实和严峻挑战。远期来看,上海的崛起和强大,会给整个大都市圈的发展注入强劲的动力;但近期其辐射带动作用远没有聚集效应来得明显,一定程度上苏锡常同上海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并且处于劣势的竞争地位。
  当前,长江三角洲其他城市和地区均在谋求快速发展中,无一不在积极吸纳内部要素、争夺外来资源,苏锡常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与同处上海经济圈的浙东北经济条件相似,在下一轮的发展过程中对投资、市场、港口腹地等的竞争将会比较激烈。随着江苏南北通道的建设,苏锡常与苏北、安徽部分地区的辐射影响正在加强,但是同时将也有可能使大区域范围的经济空间趋于均衡,从而削弱本区临近上海的空间优势。相对地将会使苏锡常区域间产业竞争成本越来越高。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苏锡常地区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急剧增加,加之乡镇工业布局分散,导致污染源面广量大,恶化了本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特别是太湖水污染问题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本来水资源十分丰富的太湖流域却普遍出现了水质性缺水现象,严重影响了人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
  外向型经济是苏锡常的产业特色,由于国际贸易摩擦日益增多,对不断扩大的引资需求和日趋上升的出口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限制,无疑将影响到苏锡常外经外贸的发展。同时由于国际安全形势的影响,一方面使维护经济安全和市场秩序的费用提高,另一方面因市场不稳定因素增加而导致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上升。苏锡常在与各国经济交往中,同样会遇到不可预测和控制的风险。因此对建立重要设备、原材料、零配件等主要产品进出口贸易、境外投资等经济交往活动的风险防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苏锡常产业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取向
  
  1.确立主导产业,形成苏锡常制造业结构的梯度发展。主导产业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基础和源动力。苏锡常三市在确定主导产业时,要从苏锡常整体产业布局出发,依自身特色、实力和竞争优势重构支柱产业,实现苏锡常区域制造业产业结构的梯度发展,消除同构现象。苏州信息产业有着明显优势,应确立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产业,建设全球信息设备制造业基地。无锡是我国微电子工业的南方基地,应以知识技术密集型的制造产业为主,确立微电子工业的主导地位,建设长三角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全国微电子配套基地。常州是以轻型加工工业为特色的明星城市,是我国通用设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应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建成现代制造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通用设备制造业中心。
  2.培植制造业错位发展格局,创造“苏电”、“锡轻”、“常重”品牌。从苏锡常区域看,三市发展基本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在前期的发展中,三市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形成了相对的比较优势,如苏州经济的高度外向化、无锡优势企业的资本经营、常州数字城市的工业信息化建设等新特征。这些特征要渗透在在苏锡常都市圈的产业结构中,使苏锡常制造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尽量形成自己的特色,实行差异化战略;努力在产业定位、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错位”发展,最大化地利用区域优势资源。错位发展要求各城市科学合理的分析自己的市情,从区域整体发展的思路确定本市产业发展方向,不一定是最高最新的产业,但应该是最适合自己的产业。具体来说,苏州为区域最大中心城市、全国重点城市、文化名城;应进一步加强与上海的联系与沟通,围绕电子信息主导产业,重点发展耗能少、污染少、占地少的轻型加工业,着重发展电子信息、电器仪表等高技术产业,形成“苏州电子”的产业品牌。力图把“苏州制造”演进为“苏州创造”,以此避开苏锡常城际间产业同构问题。同时,苏州还要发展丝绸、工艺美术,要把第三产业培养为支柱产业,以增强苏州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无锡市要立足于微电子产业优势,做强做精电子信息、高档纺织、特色冶金、家用电器优势产业,尤其是电器设备行业的加工制造。打造出“无锡轻工”制造的优势。同时无锡地处三市中心,是区域水陆枢纽,要发挥区位和交通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成区域性交通枢纽和现代物流中心。常州素有加工工业特色,在产业重构中,常州应从发展现代化加工业的目标出发,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发展壮大机械、电子等传统制造业;大力调整结构,发展技术密集型与外向型产业,加强动力机械、工程机械、输变电设备、新型纺织服装等支柱产业建设,围绕装备制造,形成“常州重型”制造的名气。只要做好这几个支柱产业发展,常州就能实现与苏州、无锡的错位发展。总之,苏锡常应侧重于自己主导产业的发展,发挥区域整体优势,共同形成长三角地区苏锡常都市圈核心,实现产业一体化目的,打造出“苏电”、“锡轻”、“常重”的制造业领域品牌。  3.加快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苏锡常要借助于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人才聚集度高的比较优势,因地制宜,配合区域内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的形成与,在稳定原有通信设备、机及其他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等制造业集中优势的同时,提升产业层次。要想早日成为世界制造业基地,就要充分利用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研究力量,并积极与跨国公司在该区域内的研发机构合作,不断提高创新能力,争取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4.优化区域资源,打造休闲“天堂”。发展休闲产业,打造苏锡常休闲“天堂”。这既是对苏锡常形象的全新诠释和定向延伸,也充分体现了苏锡常的区位特色及人文传统。长三角的区域合作,上海世博会,江苏沿江开发以及长三角3小时都市圈的建成,都将使苏锡常提前进入休闲时代。苏锡常的休闲资源开发应突破行政区域的限制,改变以前各自为核心的城市休闲布局,推进休闲产业层次化的扩展战略,坚持环湖、沿江、依山的发展思路,发挥江阴、常熟、张家港、溧阳、金坛向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趋势,共同规划,相互依存、彼此合作、协调发展。对苏锡常来讲,上海是长三角链条里的龙头,很多产业离开了上海是不可能做强的。休闲产业也一样,苏锡常要围绕上海休闲产业及消费市场来整合市场资源。上海有以SHOPPING MALL为主体的城市休闲消费环境,苏锡常就应发展园林、山水休闲消费特色,围绕园林、太湖、天目湖、茅山和周庄水乡等自然资源发展传统型、休闲型消费产业。苏州、无锡的休闲产业特色已经形成,苏州的园林、水乡,无锡的太湖、灵山都是尽人皆知的知名品牌,但局限于传统的景点,不适合休闲消费。应从休闲经济的角度进行再开发和重新包装,在保留与提升特色的原则下,使之精品化、系列化,提高产业之间的互补性与关联度。如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休闲购物、休闲居住、休闲、休闲娱乐等新颖的休闲项目,挖掘传统服务业的休闲功能,推动关联产业的发展。常州在休闲产业方面相对薄弱,应结合自身资源优势,利用天目糊、茅山及生态农业资源,发展山水、农家休闲和餐饮服务产业,形成与苏州、无锡的休闲产业差异化发展。
  5.建立环境保护和整治机制,恢复苏锡常地区山清水秀的自然风貌。苏锡常地区的经济繁荣离不开众多化工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各类精细化学品的开发利用对当地GDP增长贡献颇大,但正是这些生产排放出大量有毒有害污染物,直接危害到这一地区的空气、水质等环境。所以,环境问题已经是制约苏锡常城市圈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首要瓶颈因素,2007年夏季,太湖蓝藻大面积爆发充分证明了这个问题。环境保护和整治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物质条件,另一个是制度条件,制度条件是决定性条件。苏锡常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已经具备了保护并治理环境的条件,具备了清偿过去20多年积累的环境欠债能力。因此,决定苏锡常地区环境质量能否根本改观的关键因素就是环境意识和制度条件了,而目前最缺乏的恰恰是环境意识和制度条件。制度条件的缺失并不仅仅指环保法规的不健全,更主要的是指缺少一个超越行政疆界的环境保护和治理的机构。尽管有太湖治理委员会,2007年年江苏省还组建了苏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以加强对太湖流域的环境监管。但要保证苏南环境治理的长效持续,苏锡常三市必须建立环紧保护制度和协调机制。否则,是治标不治本,要知道治水是标,治污才是本。
  
  注释:
  ① 苏州、无锡、常州三市的简称,已为社会各界接受认可。1984年,费孝通先生提出“苏南模式”的概念就是针对苏州、无锡、常州地区当时经济发展进程与主要走向的概括。
  ② 是以上海为龙头的苏中南、浙东北工业经济带。长三角城市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扬州、镇江、泰州、无锡、常州、南通8个市;浙江省的杭州、宁波、湖州、嘉兴、舟山、绍兴、台州7个市。
  ③ 张磐.长株潭产业一体化发展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5.
  ④ 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数据源自对苏锡常三市统计局统计信息网的资料分析整理。
  
  :
  [1] 金永红,奚玉芹.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同构问题与产业能级提升对策[J].经济纵横,2006(10).
  [2] 李菼.苏锡常制造业结构的差异分析[J].常州工学院学报,2007(5).
  [3] 蒋昭侠.产业结构问题研究[M].北京:经济出版社,2005.
  [4] 范俊杰.苏南地区制造业发展比较研究[J].中国统计,2004(12).
  [5] 胡国良.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国际分工定位及其发展困局分析[J]. 世界经济与,2005(5).
  [6] 王志华,陈圻.长江三角洲地区制造业结构趋同与竞争绩效[J].统计研究,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