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民营企业上市问题探析
摘要: 民营融资是获得稳定的关键,上市是民营企业进行融资的一种重要途径。通过各种市场融资状况的比较分析,发现上市成本费、上市程序、融资规模和再融资能力方面应引起民营企业足够重视,这方面研究希望能对民营企业选择上市的途径有所帮助。
关键词: 民营企业;企业上市;融资规模
伴随着福建的持续高速增长,民营企业已经占据了福建经济的半壁江山,正在推动福建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但从总体来说,福建民营企业通过上市融资渠道进行融资与沿海的广东、浙江和江苏相比,还存在不小的差距。深圳设立的中小企业板为民营企业上市融资搭建了重要平台,福建也有几家民营企业获得了上市的机会。由于中小板的上市条件相对较严格,限制了福建大多数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福建许多民营企业还处在发展初期,期资产规模、盈利能力,以及生产经营还处于不稳定状态。一些发展相对比较稳定的民营企业,由于经营管理方面的因素,导致其某些上市的硬性指标无法通过。
一、民营企业上市的市场标准
民营企业上市可选择的市场虽然比较多,既有国内的资本市场,也有国外的资本市场,但不同的市场的上市标准不同,民营企业可选择的机会各异。
(一)国内市场标准
国内市场中比较适合大多数民营企业的是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这两个市场在上市准入的门槛上也存在差异。
1. 中小企业板上市标准。根据《公司法》的要求,中小企业板是对主板市场的游戏规则稍做修改后,以主板市场副产品的面目出现,但其重要意义是不容忽视的,它给占全国企业总量逾95%的中小企业找到了一个名正言顺的融资渠道。虽然中小企业板不能向创业板的游戏规则那样,把游戏规则放的更为宽泛,但从另一面说,相比主板更为苛刻的条件充分体现了监管层的谨慎性。中小板以创新作为持续发展的动力,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推进上市准入制度创新,采取更为灵活多样的上市标准,简化融资程序,提高融资效率,并通过精细化的培训与服务,为中小企业打造融资和发展的平台。
2.创业板的上市标准。由于创业板市场主要是为具有较高科技含量和成长性的公司提供股权融资的平台,与主板市场相比,深圳创业板上市标准更加灵活。根据《创业板发行上市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第三版)显示,创业板要求发行后股本总额门槛设定为3 000万元,并首次提出了两套并行的上市标准可供选择,只要达到其中一套标准便公开发行股票。
从两套标准对比来看,第一套规则相对比较严格,规定如果公司最近两个年度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不低于1 000万元,并且在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2 000万元,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30%便可发行股票。而第二套规则将公司财务的审计时间缩短为最近1个会计年度,如果营业收入不低于3 000万元,且最近1个会计年度比上一会计年度的营业收入增长不低于30%,则可以适当放宽对净利润、净资产和无形资产所占比重的要求。即在最近1个会计年度净利润为正的前提下,最近一期末净资产不少于1 500万元,最近一期末无形资产点净资产的比例不高于50%便可公开发行股票。
从征求意见稿来看,与主板相比,创业板提高了发行人无形资产占净资产的比例上限,并相应降低了对发行人净利润、现金流量、股本及净资产的要求。在股本方面,创业板要求发行后股本总额不少于3 000万元,而主板要求发行前股本总额不少于3 000万元。在现金流方面,与主板相比,创业板允许公司的现金净流量为负数的情况出现,但要求发行人应当确保现金流量能够满足公司正常运营需要即可。
(二)海外上市标准
1.香港上市标准。
(1)香港主板。香港主板市场上市的要求为:上市股票总市值不少于1亿港元,且公众持有股票的市值不少于5千万,上市申请人必须已开业3年,首两年总利润不少于3 000万港元,最后一年利润不少于2 000万港元。一般情况下,会计报告必须涵盖在上市文件公布前至少3个完整的财政年度,过去3年上市申请人的管理层及近期股东均无重大变化。
(2)香港创业板市场。香港主板创业板市场上市的要求为:要有两年活跃营业记录,无盈利要求;须有集中的主营业务,综合及投资公司是不容许在创业板上市的;管理层股东及策略投资者分别受两年及一年的售股限制;上市后,须聘用保荐人担任顾问的职责满两个财政年度;最低公众持股量是发行股本的10%或港币3 000万元(取其高者);须公布未经审核的季度业绩报告。
2.美国上市标准。
(1)纽约证券交易所。纽约证券交易所要求:最低投资者数目5 000名;每名持有100股或以上股份;最低公众持股量250万股(全球);公众股份的总市值1亿美元(全球);不需要最低招股价;不需要市场庄家;不需要营运;不需要资产状况;不需要税前盈利1亿美元(过去三个财政年度累计);需要公司管治。
(2)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纳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的要求:最低投资者数目300名,每名持有100股或以上股份;最低公众持股量100万股;公众股份的总市值500万美元;最低招股价4美元;市场庄家3名;营运历史1年;若少于1年,市值至少要达到5 000万美元;股东权益达500万美元;或上市股票市值达5 000万美元;或持续经营的业务利润达75万美元(在最近1个财政年度或最近3个财政年度中的2年);税前盈利参阅上文资产状况规定;需要公司管治。
(3)美国证券交易所。美国证券交易所要求:最低投资者数目800名,若公众持股数量超过100万股,则为400名;最低公众持股量50万股;公众股份的总市值300万美元;最低招股价3美元;不需要市场庄家;不需要营运历史;股东权益达400万美元;税前盈利75万美元(最近1个财政年度或最近3个财政年度其中的两年);需要公司管理。
3.英国上市标准。英国二板市场(AIM),对于企业的上市标准没有特定的要求,但是拟在AIM上市的公司还是必须具备一些足以吸引投资者的基本特征:合理的董事局构成;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和管理报告系统;至少一年的盈利营业记录;较好的增长前景;海外拓展计划。
4.新加坡上市标准。
(1)新加坡主板。新加坡主板上市要求:需是股份有限公司;发行前净资产不低于4亿元;发行前一年税后利润不少于6 000万元人民币;发行前三年累计税前纯利不少于750万新元,每年至少税前纯利100万新元;发行前1年或2年累计税前纯利1 000万新元;无盈利要求,但首次上市的市值不少于8 000万新币。
(2)新加坡创业板。新加坡创业板上市要求:公司需有发展潜力;对公司盈利能力、经营记录、最低市值没有具体要求;15%的股份或50万股股票至少由500名股东持有。
海外上市应选择哪一个市场?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企业选择海外上市地点,不但要根据企业自身特点的发展战略,而且还要分析上市地本身的条件和环境,比较各交易所的市场准入条件,才能作出正确的选择。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次发行市盈率(IPO P/E ratio);首次融资能力;后续融资能力和获批准的难易程度。
二、国内外资本市场上市机会选择
1.从上市成本费用中选择。上市的成本费用是民营企业必须首先考虑的问题,具体包括上市首发费和上市维持费用。上市首发费用主要由中介机构的费用组成,包括上市费、承销费、保荐人费、顾问费、会计师费等。由于不同市场的制度环境与人工费用的差异,各地的资本市场费用相差悬殊。中小板的发行费用占筹资额的比例远远低于其它市场,其中发行费用占筹资额比例最高的是纽约交易所和纳斯达克。海外上市的大部分费用需要先期投入,一旦投入企业便只能按照中介机构的安排继续走下去。尤其是到了包销协议阶段,中介机构很可能利用公司对境外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的不熟悉作为谈判筹码,压低价格,违背承诺,使拟上市公司处于进退两难的被动境地。
2.从上市程序上选择。国外资本市场具有市场化程度高,发行上市时间短,程序便捷,可预期性强,并且环境完善,监管严格等特点,从监管部门到师、律师等中介机构以及机构投资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监管体系,有利于上市公司完善内控机制,成为运作规范的公众公司,因此对民营企业选择海外上市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近年来国内企业在海外上市被起诉事件增多,加之国内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推进、“两法”的修订、全流通的实现,阻碍企业上市的重大制度性障碍得到全部扫除,中小企业板显现出很多本土市场优势:首先,本土市场在企业的信息半径之内,具有较高的认知度;其次,有利于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互动;第三,同一法律环境下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因此对于一般民营企业而言,本土上市应该是更好的选择。
3.从融资规模中选择。“发行市盈率”通常作为市场融资效率的重要指标。发行市盈率越高,表明市场投资者对企业越认同,愿意用更高的价钱买企业的股票。发行市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筹资额的多少。深市中小板的市盈率是25倍,为很多市场的2-3倍,仅次于纳斯达克的28倍。 发行市盈率相差甚远的主要原因是特定区域的投资者对本土与非本土企业认知度存在差异。本国的投资者对本国企业的认知度比较高,而对国外企业的认知度通常比较低。
4.从再融资能力中选择。市场的再融资能力也是选择资本市场非常生要的一项因素,从再融资政策上讲,海外市场占有优势。因为海外市场的再融资政策较为宽松,市场化程度高。只要市场认可,企业随时都可以进行再融资。但是,作为企业再融资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在对内地企业的市场认同度上,内地股市却大大优于海外市场。 反映市场投资者对企业认知度的指标是二级市场市盈率,该指标相对较高,意味着原始股东可以较高的价格流通兑现,也可按照二级市场一段时间内平均收盘价配股、增发。
深市中小企业板是57倍,明显高于其他市场。纳斯达克也较高,主要受个别股高市盈率的影响。香港主板、纽交所和英国AIM市场相对较低。由于远离本土,海外投资者对企业缺乏认识,公司股票交投清淡股价下跌,很难实施再融资。如果企业没能够成功再融资以公司的上市成本加上维护费用,十多年后,企业IPO所融得的资金将全部支付给交易所和中介机构。
总之,相比海外上市,本土上市显得更加实在。在本土上市,公司占尽地利优势,可以获得投资者更多的关注,交投比境外市场更为活跃。当前是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史上的最好时期,也是民营企业改制上市的最佳时机。对于高速发展中的民营企业来说,深交所中小板市场则是最佳选择。成长中的民营企业应当努力经营主营业务,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抓住机遇到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三、福建民营企业上市对策分析
对于福建民营企业来说,国内资本市场仍然是其首选,尤其是深圳中小板和即将设置的创业板,都将为民营企业融资提供非常重要的平台。具体地说,福建民营企业上市需要做如下一些工作:
1.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为民营企业上市建立重要平台。我国的企业类型多样,它们在性质、规模、技术和抗风险等等方面存在差异,它们各自的综合实力各不相同,在发展的道路上,融资的渠道以及融资的能力也各具特色。我国的资本市场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的窗口,政府管理部门应根据我国企业的具体情况,建立多级化的资本市场,创建良好的融资环境,以满足各种企业融资的需要。尤其对于融资困难的民营企业,在原有的中小板的基础之上,尽快推出创业板,为广大规模较小的民营企业建立重要的融资平台。
2. 加强我国资本市场有效机制的建设,确保资本市场的成熟、稳定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的有效机制没有完全理顺,导致资本市场极其脆弱,表现出极大的不稳定。管理层应当建立强有力的资本运行机制,该管的管严、管好,不该管的应当大胆放手,让其自行运行。尽可能去避免人为因素去影响市场,进而影响市场的发展,确保我国的资本市场走向稳定、走向成熟。
3.增加我国政府相关部门的沟通与谐调,促进资本市场健康、良性发展。资本市场是一个综合系统,它受制于我国的多个行政机关部门。每个相关部门所制定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着资本市场的发展。为了确保我国资本市场能够健康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我国的政府相关部门应当携起手来,多一些沟通与彼此的谐调,在政策的制定上保持一致,对我国的资本市场多一些呵护,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能够比较畅通。
4.加强民营企业自身建设,为上市融资创建有利的条件。福建民营企业发展速度尽管比较快,但由于受资金的压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很难突破,上市融资是其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保证。民营企业应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最有可能上市融资的市场,加强企业自身的建设,努力营造良好的上市融资的硬环境和软环境,争取尽快获得上市融资的资格,以解决其发展的资金问题。
参考:
[1] 王振未,王瑞鹏,马震.中小企业融资难在哪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05(7).
[2] 邹显普.创业板市场与青岛市中小企业的发展[J].DONGYUE TRIBUNE,2001(2).
[3] 中小企业上市资源调研小组.我国中小企业上市资源调研报告[J].证券市场导报,2005(5).
[4] 杨慧辉.中小企业板改善资本结构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05(6).
[5] 陈文浩.公司财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
[6] 朱珂,何刚.中小企业上市之路选择[J].界,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