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对策与建议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纪尽善 时间:2010-06-25
  摘要: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需要加大对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西部地区培育和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西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加大对西部地区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
  关键词:西部大开发 产业结构 “三农” 基础设施 生态环境
  
  一、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协调发展理论认为,在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即社会化生产或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四个互相联系的基本环节。其中生产是供给,消费即需求,流通和分配只是连接供给与需求的中介。供给与需求,即供求平衡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社会经济健康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健康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经济协调发展理论还认为,社会劳动按比例分配,社会生产各部类之间的平衡同样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即社会经济运行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经济运行发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曾经指出:“要想得到和各种不同需要量相适应的产品量,就要付出各种不同的和一定数量的社会总劳动量。这种按一定比例分配社会劳动的必要性,决不可能被社会生产的一定形式所取消,而可能改变的只是它的表现形式,这是不言而喻的。”
  经济协调发展理论或经济平衡发展理论所阐述的社会经济运行发展过程中必须保持内在平衡或协调关系的原理,‘也适用于认识、分析和正确处理与解决一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同经济发展程度,而又彼此互相联系的各经济区域之间和区域经济内部各经济部类的经济发展,也需要保持一定的平衡或协调发展关系,整个国家的社会生产才能正常健康地进行,社会经济才能持续稳定地增长和发展。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济发展不协调、不平衡或者说存在差别(差异),已是各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谋求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和推进区域经济之间的动态平衡,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政府共同采用的重要国策。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即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问题是一个的、长期的现象和问题。新成立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始终存在着,尽管国家在不同时期采取了一些不同的地区加快发展战略,但是,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的总体格局至今仍没有改变。我国西部地区包括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新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广西和内蒙古12省、市、自治区,约占全国人口的1/3,土地面积的71%。不仅人口众多,而且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大,战略位置重要。但由于、历史、社会等原因,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40%,迫切需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化建设步伐。迫切需要解决东西部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
  为了解决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就提出了“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当时他提出:一个大局就是东部沿海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较快地发展起来,中西部地区要顾全大局。另一个大局就是当发展到一定时期,可以设想在本世纪(20世纪)末全国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拿出更多的力量帮助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东部沿海地区也要服从这个大局。在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战略思想的基础上,1999年6月份,国家提出了西部大开发战略,2000年1月份,中央下发文件明确了西部大开发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要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方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产业”。
  由此我们看到,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正是我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协调发展理论为指导,根据我国区域经济必须协调发展,即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必须协调发展,才能推进我国全国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和需要而作出的全局性、历史性的伟大战略部署。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奋发努力,国家在规划指导、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产业布局等方面,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支持力度;通过加大结构调整和对内对外开放力度,西部地区电力、煤炭、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棉花、畜牧、等特色优势产业,在全国市场上已占有重要位置,西部地区经济加快发展。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水利枢纽、公路干线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并开始发挥效益,基础设施明显增强;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生态林保护、风沙源治理等生态工程不断推进,生态环境得到了更有力保护。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沼气到户,以及人畜饮水、生态移民等基础设施建设,有力地改善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使老百姓也得到了更多实惠。
  西部大开发不仅造福了西部地区人民,对全国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也作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西部大开发虽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比较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并且还面临许多矛盾和问题:产业结构调整任务繁重,特色优势产业亟待培育,“三农”问题依然突出,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仍然滞后,资金吸引较少,……。总之,从全国范围来看,绝大多数的西部地区仍极不发达,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而且这个差距还在继续扩大。
  同时,目前西部地区地方财力比较薄弱,并且还要承受由于受国际危机影响,中小发展困难劳动力市场不景气带来的农民工返乡就业压力。从整个周期看,西部地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回旋能力要更弱于东部地区。
  因此,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我们都还必须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不能不应改变而且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二、加大对西部地区调整产业结构的支持力度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东部差距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首先是西部地区的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产业配套能力弱,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水平低,原料型产品和初级产品比重较大,技术含量和经济效益不高;粗放型经济特征明显,比较优势没有在国内外市场得到充分发挥。要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必须从产业布局上调整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必须结合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地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
  首先,国家在产业布局上要在西部地区现有的基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
  长期以来,由于西部地区传统产业比发达地区落后,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小。加大对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必须加大对西部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支持力度,逐步提高西部地区各地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在整个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为此,必须努力加大对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投入,加快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步伐,逐步改变西部地区重工业偏重,轻工业产品老化,技术含量低,信息产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发展不足的格局。
  加大对西部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必须加大对西部地区加快高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支持力度。特别是应努力抓住有利时机,将西部地区那些具有国际先进水平和广阔市场前景的高科技成果加快实现商品化、产业化。为此,必须努力解决西部地区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转化速度慢等转化难问题。   加大对西部地区大力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还必须努力加快把适用于民用的西部地区军用高科技产业向民用转化的步伐。西部地区是我国三线建设重地,军工众多,军用高科技企业实力雄厚。改革开放以来,军民结合,军工技术向民用产业转移,对发展已经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西部地区“军转民”潜力甚大,加快军用高科技产业向民用转移步伐,对加快高科技产业发展以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缩小西部地区与发达地区发展差距意义重大。为了加快西部地区军用高科技产业向民用转化步伐,需要多渠道筹集军用高科技向民用产业转化的高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需要加快这些转移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扩大这些企业的服务领域;同时还需要在加快这些转移企业的技术进步的同时扩大其技术产品转移。
  加大对西部地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还必须重点扶持一批西部地区的大型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集团,形成具有相当经济规模和市场占有率的拳头产品和支柱产业。
  其次,国家在产业布局上要在西部地区现有的基础上,加快传统产业科技进步。
  加快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科技进步,首先应加快西部地区农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加快西部地区农业科技进步,应努力根据西部地区各地农业的实际情况,在种子、耕作、病虫害防治、水土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和农产品深加工等一系列环节上采用新技术,努力实现科技进步的新飞跃。
  加快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科技进步重点应加快制造业和基础工业等工业领域的科技进步。因为,目前工业在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和发展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在西部地区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工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中更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西部地区工业经济的增长和发展主要应靠科技进步,为此,必须努力加快西部地区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速度,加大西部地区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力度,完善西部地区企业创新环境,加强西部地区大中型企业研究开发机构和中小型企业技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成为产品和技术开发主体,鼓励企业产品和技术创新。
  加快西部地区传统产业的科技进步还应努力加快第三产业的技术进步。为此,应大力鼓励西部地区各地运用高科技改造传统的第三产业,发展现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代服务业,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第三,国家在产业布局上还应在西部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支持力度。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沿海地区部分升级换代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正在向内地进行产业转移。目前虽因国际危机影响,向内地进行产业转移也受到一些影响。但从其发展的趋势和方向看,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国内沿海地区部分升级换代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势在必行。国内外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有利于助推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国家在产业布局上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应从地区优势产业出发承接产业转移。
  国家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实施城市群和产业集群战略,发挥城市的聚集效应和产业的规模经济,以优势产业为依托,围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形成产业配套,发展产业集群,提高工业化水平;国家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打造精品投资环境,降低产业转移成本,为承接产业转移创造有利条件。
  第四,国家在产业布局上还应在西部地区现有的工业基础上,加大对西部地区开发区发展的支持力度。
  西部地区开发区既是西部地区高科技产业集中发展的载体,又是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主阵地。加快西部地区开发区建设和发展,对促进西部地区工业化和城镇化,促进承接产业转移、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带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西部地区融入国际分工合作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家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完善各类开发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发挥基础设施的先导效应,加强规划、合理布局、明确定位、完善设施、创新体制,提高各类开发区发展高科技产业产业转移项目的吸纳和承载能力,更好地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国家应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建设一批承接国际和东部产业转移的专门开发区,努力使各开发区成为承接产业转移、带动本地工业快速发展的基地和龙头。
  
  三、加大对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东部差距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又在于西部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乏力,并且目前西部地区资源产品就地加工的产业链条较短,深加工能力不强,产品技术含量不高,流通等服务业发展滞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弱,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经济优势,特色优势产业亟待培育;同时发展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转化,又是增强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和经济实力、实现西部地区又快又好发展的必由之路,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解决就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要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必须进一步结合西部地区资源优势、区位特点、市场情况因地制宜地加大对西部地区培育和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根据自身资源特点、产业基础、支撑条件、需要与可能,优化发展能源及化工业,集约发展重要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产业,促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并加快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国内影响的特色资源加工和优势产业发展基地,通过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不但要使这些特色优势产业自身得到较快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提高西部地区自我发展能力。
  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引导特色优势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吸引外部资金投入西部地区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和支持大型国有企业、有实力的民营经济、跨国公司在西部地区设立子公司或与当地合资开办企业。在竞争中产生一批拥有著名品牌和自主知识产权、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  四、加大对西部地区解决“三农”问题的支持力度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制约西部地区社会加快,影响西部地区与东部差距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又在于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依然较为突出。西部地区农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农业增效不高;西部地区90%以上的劳动力没有受过初级培训,广大农牧民缺乏持续增加收入的渠道和门路,农民增收不多。特别是边远高寒山区、人口较少的民族地区等贫困人口集中分布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十分艰巨,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很弱。新农村建设困难大。为要加快西部发展必须继续努力解决西部地区的“三农”问题。
  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应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加强农村经济建设、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
  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基本目标调整农业结构,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加快西部地区农业发展。要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发展特色农业,努力培育西部地区具有竞争优势的优质农产品。要继续压缩处于劣势的大路农产品的生产,扩大高效经济作物和专用饲料饲草的生产;要继续引进、培育、推广优良品种;要继续以扩大无公害的绿色食品的生产规模,搞好农产品的精深加工,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要继续根据地域资源特点,建设各类特色农业产业经济区。逐步形成以优质农副产品为主的特色新型产业布局;要继续增加科技投入,大力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要继续大力发展畜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培育与发展能够发挥资源优势的支柱产业和精品农业。
  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继续抓好农村水、电、路、气等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好事、实事,加强农田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推进农民创业工程,不断加大对西部地区扶贫开发的工作力度和投入力度,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让老百姓得到实惠。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首先也应着力解决好三农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农民吃水的问题、农村道路问题、农村读书难、看病难、看病贵等等问题。
  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继续解决好退耕农户的吃饭、烧柴等生计问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应继续加强基本口粮田建设,努力确保西南地区退耕农户要有基本口粮田;对特殊困难地区,应在退耕还林钱粮补助到期后继续给予补助;农村沼气建设、生态移民、饮水安全、小型水利建设等专项建设资金应继续向退耕还林地区倾斜;应继续支持退耕还林地区发展特色后续产业并适当放宽经济林比例限制。
  
  五、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
  
  当前和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制约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影响西部地区与东部差距继续扩大的一个重要因素还在于西部地区开发及西部地区发展中基础设施依然滞后。公路、铁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仍依然滞后;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高,人口增长、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矛盾特别突出,保护和修复生态的补偿机制还不健全。要进一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必须结合西部地区的实际情况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的支持力度。
  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要继续把基础设施建设作为西部大开发的重大任务,完善以公路铁路建设为重点,兼顾发展其他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推进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抓好在建重点工程建设,积极开展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努力抓好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质量和综合效益。
  国家应继续大力支持西部地区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建设。在推动东西互动、促进东部地区产业向西部地区转移的过程中,坚决不能把东部地区污染的搬到西部地区。
  
  六、加大对西部地区重点地区的支持力度
  
  国家“十一五”规划将全国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从西部地区实际出发,重点推进四个层次的区域发展:一是跨区域的重点城市区。重庆和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城镇密集区重点发展重大装备制造、高新技术、特色农副产品生产加工、天然气化工和特色产业。西安、咸阳、宝鸡、天水等城市共同构成的关中一天水城市区,要重点发展高新技术、机械制造和装备工业、航空航天工业、高科技农业和特色旅游产业。加快形成西咸经济一体化示范区。二是省会城市和重要中心城市。充分发挥这些城市工业化水平较高,人口密度较大,知识资源相对丰富,地理区位条件和自然生态环境相对较好等综合优势,提高中心城市的承载能力,发挥聚集效益和带动作用。三是重要资源富集地区。按照资源赋存条件优良、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大规模开发利用的综合条件基本具备、资源开发对区域经济拉动作用明显等方面要求,高水平地规划建设若干我国重要的能源开发基地和战略性原材料生产加工基地。四是重点边境口岸城镇地区。进一步发挥西部地区毗邻14个周边国家的地缘优势和人文优势,扩大对外开放和对内联合,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和经济技术合作,利用“两种资源”,开辟“两个市场”,建设出口加工区和来料加工区,促进边境地区经济振兴和边疆稳定。
  西部地区这四类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中央和西部地区应继续努力把这几类地区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  中央和各地方之所以应继续努力采取这种目标定位战略,是由于这些地方在西部和本地区经济中,不仅具有优越的条件,而且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处于优势领先地位,客观上也就可能在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走在前头,起到先导和示范作用。因而,也就可能继续成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地区。
  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努力把这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作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地区的战略政策具有十分重要意义:①可以使中央和中央有关部门对这些地区经济特别关注和重视;②可以提升对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使之与其作为西部开发战略重点地区的要求相适应;④可以激励这些地区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提高市场竞争力、建立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机制等方面努力走在西部地区的前列;④可以激励这些地区努力发挥窗口和示范作用,为参与西部地区开发的国内投资主体建立据点提供场所;⑤可以激励这些地区努力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创新园地的作用,支撑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升级;⑥可以激励这些地区努力发挥枢纽作用,大力增强经济辐射和扩散能力;⑦可以激励这些地区发挥与各重点地区之间合理分工,共同支撑西部地区继续深入推进大开发的功能。
  为了实现把这些基础条件较好的地区建成新形势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地区的目标,一方面国家应要求西部的这些地区进一步实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加大解决三农问题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经济发展等具体战略对策,努力为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新的贡献。另一方面,国家应大力支持这些地区,特别是应大力支持这些地区在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充分发挥它们在西部开发和发展中的先导和示范作用、高科技产业化和技术创新基础的组织依托和枢纽作用。
  国家在产业布局、特色产业培育和发展、财力投入、财政转移支付税收优惠和支持等政策方面应对这些地区实行必要的倾斜支持政策;
  国家还应大力支持这些地区在金融保险、对外开放、商品流通等方面享有政策“试行权”或“试验权”,如在这些地区设开发银行,发展产权交易、设立经济开发区或特色产业试验区等等。
  
  七、加大对西部地区的政策支持力度
  
  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
  目前,我国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仍然较大,西部地区原有经济基础较为薄弱。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国家虽加大了对西部地区的投资倾斜,但对西部地区的直接投资是十分有限的,在相当长时期内难以满足西部加快发展的庞大的资金需求。同时,由于西部的投资环境和条件的制约,国际资本和东部民间资本西进也是相当有限的。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大政策倾斜、扶持力度。才能进一步扩大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其他财政支持和投资,才能进一步扩大国外资本和东部民间资本对西部的投资。
  1、目前西部地区经济落后,财政收入基数低,增长缓慢,而西部地区又急需大量资金投资于公共事业。一方面财政收入增长有限,另一方面财政支出缺口巨大。国家应继续考虑适当提高财政转移支付。这样既可以增加西部地方政府创收的积极性,又可以为地方公共事业解决一部分资金需求。
  同时,国家对西部地区经济特别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的专项拨款补助应继续增加对西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补助份额。增加对西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直接经济援助,如财政补贴、扶贫救济、文教卫生补助、边疆地区补助、基本建设专项补助费、支援不发达地区发展资金以及“西藏地区补助费”等。进一步贯彻、执行好国家现行攻坚扶贫计划,加大对口支援的力度,将援助的重点放在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这样,既有利于西部发展,又利于民族团结。通过发达省、市在资金和物资投入、科技进步和人才培训上给予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有力的帮助,促进民族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
  2、在现在和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国家还应加大对西部地区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的投资力度。在国家预算资金内对西部地区的投资比例、投资额的计划和分配都应保持稳定的增长。
  国家还应继续通过发行长期国债或专门发行西部开发特别国债或西部建设债券,将筹集的资金主要用于国家直接投资西部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及环境污染治理项目,以满足西部开发对资金的需求。
  3、在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新形势下,国家对西部地区各种形式的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给予特殊的税收优惠政策和直接或间接(通过各级地方政府)给予各项税收减免政策,以加大地方招商引资的力度的税收优惠政策都应继续实行。包括:国家现行明确的支持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产业的内资和外商投资企业,在一定期限内,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民族自治地方的企业,经省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定期减征或免征企业所得税;对在西部地区新办、电力、水利、邮政、广播电视等的企业,企业所得税实行免征、3年减半征收的政策;在国家确定的革命老根据地、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新办的企业,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后,减征或者免征所得税3年;对西部地区国道和省道建设用地比照、民航用地免征耕地占用税,其他建设用地是否免征耕地占用税,由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民政府决定;对西部地区内资鼓励类产业、外商投资鼓励类产业及优势产业的项目在投资额内自用先进设备,除国家规定不予免税的商品外,免征关税和环节增值税。以上这些税收优惠政策都应继续实行。
  4、继续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加快西部发展最缺乏的仍是资金,国家可以考虑采取以下金融政策措施,继续向西部地区倾斜:
  国家应结合区域发展实施信贷倾斜政策,对各家金融机构特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向西部地区的信贷投入,不计入总行信贷规模;
  在西部中心城市设立西部开发银行,给予西部开发银行较大的自主权,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可以更大一些,并减免部分税收:
  对西部地区申请发行股票和上市的企业给予必要的支持政策,使西部地区符合上市条件的企业早日上市融资;
  对外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在西部地区发展给予一定的扶持,鼓励外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到西部地区设立营业性分支机构,柘展营业,为西部的资金需求开拓渠道;
  对西部地区的存款利率适当加以提高,形成东西部的存款利率差,吸引东部资金向西部流入。其加重的利息支出部分由国家进行专项补贴,以保证西部银行的利益;
  中央银行可适当降低西部地区各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比率、贴现率和再贴现率,以增加该地区的基础货币供给,加速西部地区的资金流动;
  扩大西部地方企业发行债券的规模,在审批额度和审批程序上向西部地区倾斜,提高西部企业对外直接融资的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