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的产业促进比较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桂荣 叶新利 时间:2010-06-25
  摘要:天津滨海新区与上海浦东新区、深圳特区作为三大区域的增长极,依据各自的区域基础条件,形成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本文通过对三区的产业结构的现状和特点比较,归纳出天津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夯实经济实力、提高经济辐射力、加大科技和研发投入,不断优化结构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滨海新区 浦东新区 深圳特区 产业结构促进 比较研究
  
  一、三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特征比较
  
  结构调整不仅是我国落实宏观调控的主线,更是反应了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方向战略性选择。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的演替正是我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化的选择。应该说,无论是其产业发展经验还是教训,对滨海新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都具有经典的借鉴意义。
  
  (一)深圳特区产业结构现状及特点
  由表1可以看出,深圳年生产总值从1994年的567.15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6.765.41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4年的2.43:55.62:41.95发展为0.09:50.92:48.99,产业发展呈现出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二、三产业共同推动了深圳经济发展,其产业结构特征具有如下特点:
  1、服务业发展趋势明显
  截至2007年,深圳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314.44亿元,同比增长了24.80%,第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994年的41.95提高到2007年的48.99,提高了八个百分点。深圳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得以于以工业为主导的生产者服务业的大发展,特别是大物流的发展,2007年深圳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110万标箱;另一方面,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向服务业领域延伸的新趋势,着力发展、文化产业、会展业等高端服务业。可以说,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基本上与第二产业发展的近乎起头并进,产业结构演替特征正逐步显现。
  2、高新技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近年来,深圳一直致力于产业结构调整,在结构调整上积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尤其是IT业转移的契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积极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逐渐形成了机及外设设备、通信设备制造、充电电池、平板显示、数字电视、生物医药与医疗器械等高新技术产业群。并培育了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国际知名民营高科技企业。2005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58%,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依托的技术创新体系日渐完善,企业已成为深圳自主创新的绝对主力,并在国内率先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和特色。主要体现在:①90%以上的研发机构主要设在企业;②90%以上的研发人员和研发资金主要集中或来源于企业;③90%科技成果主要产自于企业。
  3、产业发展的外向型特征突出
  由表2可以看出,深圳外贸进出口总值多年来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截至2007年,实现商品进出口总额21.191.18亿元,其中,出口总额12,417.93亿元,进口总额为8,773.25亿元。对外贸易依存度高达3132.3%。其中,出口依存度183.55%,进口依存度129.68%。对外贸易成为拉动深圳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出口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很高。但从时间序列可以看出,深圳结构调整的步伐还是很快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与1994年531.71%相比,14年下降了218.48%。这主要得以于出口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出口扩张的数量型增长方式正向以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效益型增长方式转化。但总体来看,深圳对外贸易依存度仍然远远高于内地平均70%的水平,凸显出它经济开放程度之高。
  4、外资对产业结构调整的促进作用凸显
  在深圳的经济发展中,外资的推动作用一直都很明显。随着深圳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商务成本和劳动力成本的增大、高素质人才的聚集,深圳产业结构调整的推进,外资的流向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主要投向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向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且以通用电气、三星、索尼等为首的大企业增资力度加大,涉及领域不仅有信息、光机电一体化,生物医药,还有研发和采购。产业发展正向产业链高端延伸。且高端服务业正在成为新一轮投资热点。2006年,FDI重点投向了租赁和商务服务、运输和仓储、科研和技术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高端服务业,这些行业实际吸收外资总计9.38亿美元,占服务业吸收外资的75%。2007年以来,永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印度银行深圳分行、瑞穗实业银行(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中意人寿保险深圳分公司等外资金融机构相继选择在深圳落户,深圳已成为拥有外资金融机构数量最多的城市之一。
  
  (二)浦东新区产业结构现状及特点
  1、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引领者
  从浦东新区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产业结构一直处于调整优化之中。一、二,三产业比重已经从1994年的1.10:67.70:31.20到2006年调整为0.2:50.5:49.3,再到2007年的0.1:47.5:52.4。如图2所示:1994-2006年,新区二、三产业的结构比有明显的逼近趋势,第二产业结构比从1994年的67.7%逐渐下降到2006年的50.5%,第三产业结构比从1994年的31.2%上升到2006年的49.52%,第三产业在新区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渐与第二产业齐平,均接近50%。2007年,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上升到52.40%,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43.02%,产业结构升级明显加快,服务业已经逐渐成为浦东新区经济发展的最重要推动因素。这充分体现了浦东新区“三、二、一”产业发展的方向。浦东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得益于1995年以后发展战略的调整,即强调以金融、贸易、出口加工为主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故而在其后的发展中,重点向第三产业转移;另一方面是得益于国际产业转移的推动。使得三产的发展进入快速发展期。根据《2005-2007年浦东新区发展现代服务业三年行动纲要》,未来浦东新区明确要以金融业为核心产业,以现代物流业、信息服务业、商业贸易和会展业为重点产业,带动文化服务业、房地产业、专业中介服务业和卫生等社会服务业的发展,构建和完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2、重化工业发展趋势放缓,现代制造产业发展强劲
  2005年,浦东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1.070.96亿元,其中,全年轻工业产值858.58亿元,重工业产值3,382A6亿元,分别占新区工业经济总量的20.2%和79.8%。由于受到原材料价格上涨和资源环境刚性的制度制约,重化工业发展速度防缓,相反,成套设备制造、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发展势头强劲。其中,集成电路产业已经形成了芯片设计、装备制造、代工、封装、测试等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总投资100亿美元,占全国一半以上。产业链高端的现代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浦东的主导产业选择,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成为浦东工业结构优化的战略选择。
  3、积极利用国际产业转移的新契机,产业融合趋势明显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浪潮的背景下,产业融合是大势所趋。在产业融合的背景下,现代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特别是和先进制造业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浦东新区正是顺应了世界产业发展的趋势,其产业融合特征明显。新区在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同时,依托上海的制造业优势,适应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阶段性特点,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现已形成既有贸易、服务、结算等第三产业管理中心的职能,又具备独特的研发中心、公司核心技术产品的生产中心和现代物流运行服务的生产性服务业。二三产业之间的融合有效促生了总部研发经济、服务外包、创意设计等现代服务业行业(如图3)。截止到2007年底经认定的跨国公司地区总部累计达到94家,形成了浦东产业融合的“头脑基地”和“知识源泉”,其中包括美国霍尼韦尔、杜邦全球研发中心、通用电器全球级的中国技术中心、欧洲罗氏制药在中国的第一个研发中心等国际知名企业。不仅如此,这些地区总部也是承接服务外包的主要载体和发包服务外包的重要媒介,通过在外设分公司的形式,将低端服务进行外包,使浦东本土企业服务业承接逐渐高端化。产业的融入使得浦东新区功能区发展的重点更为合理化和专业化。 

 
  4、产业集聚程度高,功能区优势发挥显著
  浦东新区的产业集聚性一方面体现在浦东与浦西的联动发展上,另一方面体现在功能区的作用发挥上。浦西通过产业的梯次转移让渡了发展空间,为金融保险、跨国总部及各国驻外机构的进驻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而技术、人才优势又有力地支持了浦东制造业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以港口为依托的大物流发展带动了港口经济的大发展,发挥了其区域辐射带动作用。更为突出的是浦东新区很好的利用了各功能区优惠政策叠加作用,使其功能优势在发挥集聚作用的同时,又拓展了发展功能。如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洋山港保税区等,见表3。
  
  (三)滨海新区产业结构发展现状及特征
  1、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发展格局
  自1994年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以来,新区经济一直保持快速的增长势头。截至2007年,新区完成生产总值2,364.0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0.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7.15亿元,下降3.9%;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1.694.84亿元,增长17.9%;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662.09亿元,增长28.6%。新区三次产业结构由1994年的1.99:67.92:30.09到2007年调整为0.3:71.7:28.0,产业结构呈现出“二、三、一”发展格局,第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推动新区经济增长了绝对主导力量。   2、结构中的重化工业特征突出
  工业一直是滨海新区强势产业和优势产业,在工业结构中,、石油开采与加工、汽车制造、冶金及大乙烯、大炼油等成为滨海新区支柱产业。截至2006年,新区完成工业总产值5,200.2亿元,其中,轻工业完成876.15亿元,重工业完成4.324.37亿元,轻重工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为16.85%和83.16%,且在工业发展中市属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大集团、大和三资企业对新区工业发展贡献度高。截至2007年,利税总额排名前5位分别为中海石油、大港油田、一汽丰田、钢管公司和三星电子。
  3、外向型发展特征明显
  自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以来,进出口贸易总额由1994年的11.46亿美元增加到2006年的463.63亿美元,12年间扩大了40.46倍,实现了年均39.99%的增长速度。截至2007年,新区完成出口总值245.27亿美元,按1:7汇率,出口对新区经济贡献度为72.6%,外贸出口占全市(381.61亿美元)的比重高达64.3%。且在2000年之后,外贸进出口呈现出盈余与逆差交替波动状态。这一方面反应了世界经济发展不确定性的因素对新区外贸的影响,另一方面近年来的人民币不断升值和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增大了出口企业的成本,压缩了企业出口的利润空间。
  4、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具有比较优势
  在滨海新区的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且在第三产业中传统服务业发展具有比较优势。截至2007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62.09亿元,其中,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完成183.43亿元,批发和零售业完成218.68亿元,二者之和为402.11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而业完成增加值26.49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不足4.5%,房地产业完成增加值48.38亿元,占第三产业比重不足8%。
  
  (四)三区产业现状比较结论
  综合上述深圳、浦东及滨海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及特征比较,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从三次产业结构比看,浦东新区产业结构演替跨度大,且更具合理化和高度化。浦东新区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4年的1.10:67.70:31.20到2007年调整为0.1:47.5:52.4,第三产业在13年中较1994年增加了21.2个百分点。其次是深圳特区由1994年的2.43:55.62:41.95到2007年调整为0.09:50.92:48.99。较之深圳、浦东新区产业结构演替,滨海新区产业结构演替变化不大,三次产业结构比由1994年的1.99:67.92:30.09到2007年调整为0.3:71.7:28.0。
  2、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看,浦东新区金融、保险业和物流、软件服务及房地产业等现代服务业发展对第三产业贡献度大,其占第三产业的比重2006年达到近60%。其次是深圳,2006年高端服务业的吸引外资占到75%,特别是研发及技术服务和软件服务不仅促进了深圳第三产业的发展,也有力地推进了自主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步伐。可以说,浦东和深圳都很好地利用了国 际产业转移向服务业延伸的新趋向,适时地进行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相比之下,滨海新区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与1994年相比,2007年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下降了2个百分点。且第三产业多集中于批发零售和仓储邮政业等传统服务业,高端服务业发展明显不足。
  3、从工业结构看,滨海新区工业发展与深圳、浦东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其增速远远高于浦东和深圳,从1994年至2007年工业增速年均超过20%,且重化工业发展特征明显。而浦东新区现代制造的发展趋势明显,深圳则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明显,且民营高科技撑起了深圳工业发展的半壁江山。
  4、从经济外向度看,深圳、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具有典型的外向型经济发展特征。三区出口依存度分别为183.55%、149.89%(2006年数据)和72.6%。且引资规模都呈现出向第三产业聚集的趋向。这与国际产业转移新的发展趋势相吻合。所不同的是受世界经济增长放缓、人民币升值和国内政策影响,三区外贸盈余与逆差波动幅度不同。2007年,仅有深圳实现了贸易顺差,贸易盈余额为3,644.68亿元,而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在2006年都不同程度的出现了逆差,浦东和滨海的逆差额分别183.68亿美元和11.21亿美元。
  
  二、滨海新区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结构问题
  1、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
  第三产业占生产总值比重是一个区域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从滨海新区产业结构看,第三产业的发展明显不足,1994年到2007年,三产占地区生产总值基本维持在30%左右,所占比重明显偏低,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度相对有限。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仍然是工业制造业,与建设一个综合性生态新城区的功能定位相差较远。与快速增长的第二产业发展,新区第三产业发展趋势放缓和深圳、浦东的快速发展,增加了未来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2、高新技术产业尚未形成优势
  新区工业经济增长是推动区域增长极崛起的绝对主导力量。在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表现特征明显,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过低,截至2007年,高新技术产业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不足30%,且高新技术产业对外依存度高,外资技术溢出效果不明显,产学研结合尚未形成良性的互动机制,研发资金投入偏低,且科技资源多集中于高新区和开发区,缺乏有效的整合,制约了整体优势的发挥。而作为主导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尽管产值规模占全国6%,但主要是加工和装配,产业整体处于电子信息产业链低端。
  3、新区民营经济发展比重偏低
  在新区的工业发展中,市属企业和国营大企业、外资企业占绝对比重,民营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在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不足10%,这就使得融资渠道多集中于国家信贷的投入和市财政投入,这不仅使得融资渠道单一,也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和企业的竞争活力。长三角、珠三角的经验表明,民营经济对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发挥重大作用。
  4、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
  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必然会带动与之相适应的服务业的大发展,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但滨海新区却出现了与之相反的发展格局。与深圳、浦东新区相比,滨海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特别是金融引领带动作用不强。截至2007年,滨海新区金融业实现增加值28.49亿元,占第三产业产值的比重为4.3%,2006年,浦东新区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构成中,金融业占到了26.95%。在资源约束和资金需求约束的双重压力下,不利于对制造业能级的改造和提升,也会进一步制约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培育。
  
  (二)区域服务辐射问题
  1、腹地经济相对落后,产业造同
  滨海新区所处的环渤海地区腹地广阔,但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都相对比较落后,各主要城市对周边地区带动作用有限,周边几个城市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分工与合作局面,产业趋同性大于互补性,难以形成分工合理的产业链,不能为滨海新区经济辐射功能提供良好的条件。
  2、滨海新区规模经济结构不足,对环渤海的服务辐射能力有限
  对区域服务辐射作用的发挥,必须基于强大的规模经济结构的基础上,有着雄厚的财力、物力和人力做保障。滨海新区无论是从经济实力上,还是从服务功能看,与深圳、浦东相比都有着不小的差距。截至2007年,滨海新区实现工业增加值6,282.83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高达71.1%,难以为环渤海提供周到的服务。见表4。
  
  三、促进滨海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的对策建议
  
  (一)夯实经济实力,提高经济辐射力
  1、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步伐,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滨海新区2010年发展目标确定第三产业比重要达到40%。要实现这一目标定位,需要借鉴深圳和浦东的经验,充分利用港口区位优势,把握好区域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和机遇,把港口区域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首先,大力发展物流业,形成海、空、港一体化的国际物流运作体系。加快天津港深水港的建设,使其成为国际化的深水大港、东北亚地区的国际枢纽港和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其次,加快东疆保税港区的建设,以东疆保税港区的体制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加快出口加工、转口贸易、物流企业的聚集与发展;最后,以金融创新为契机,加快金融保险业的发展,不断拓宽融资渠道,充分利用民营资本发展创投,以缓解资金需求的压力,满足高速发展的制造业需求。
  2、做强做大主导产业,发辉优势产业带动作用和产业集聚效应
  滨海新区通过八大产业功能区的建设,按照专业化的分工要求,通过大企业、大项目和龙头产业的带动聚集各类中小型企业。如以空客A320为依托,做大做强航空产业,并通过干中学,掌握航空产业价值链高端技术和关键环节,培养自己的航空产业技术人才,在比如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依托,通过出口中学来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地方产业集群正是利用与全球价值链的耦合机会,沿着产业价值链向着附加值更高的环节扩展。而针对有些项目特别是高能耗、低效益、高污染的项目通过产业的梯次转移,以技术改造支援为支撑,转移到周边地区。新区要通过主导产业的辐射作用,延伸产业链,利用环渤海地区的各种资源,吸引为新区内大企业服务的中小型专业化配套企业,以此加大新区产业的集聚效应。
  3、加快民营经济的发展步伐
  新区民营企业的发展,一是要立足本地,二是要吸收域外企业,特别是实力强大的民营企业。在这里新区要借鉴“深圳模式”,政府通过政策的扶持和周到的服务为民营企业的发展营造环境,培育了华为、中兴等众多国内外知名的民营大企业,并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集研发投入、人才聚集、专利产出、成果产业化均来自企业一线的自主创新体系。新区要充分利用产业创新基金的先发试验优势,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资金支持,通过引入风险投资机制,为民营高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创投资金,以此突破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瓶颈障碍。
  
  (二)加大科技和研发投入,不断优化工业结构
  产业结构演替的表明,当经济发展到工业化中后期时,支撑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已经由资本和劳动的投入转向技术要素的投入,科技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加强科技创新不仅是知识经济时代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要求,更是在重化工业发展强劲的趋势下,克服资源环境瓶颈、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亦是顺应国际产业转移趋势,提升国际分工层次、防止国际资本飞地效应的迫切要求。为此,新区工业结构优化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1、加大科技研发投入
  高新技术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其研发需要的资金投入多,新区要在现有财力的情况下,大手笔谋划产业发展未来,从全球化视角加大R&D投入。研发投入在2007年占GDP比重达到2.2%的基础上,力争在2008年实现3%的目标。且改变R&D投入的资金来源,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2006年美国、日本企业研发投入占销售的比重分别为4.4%和3.8%,鼓励企业投入IT硬件、软件、医药、汽车和电子等高新技术产业。
  2、促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产学研一体化不仅可以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技术研究的市场适应性,加强技术成果产业化,而且为企业提供了一条费用低、速度快的产品升级换代的捷径。
  促进产学研一体化,不仅要改革现有的科研管理体制,强调技术研发的市场取向,更重要的是采取一定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同大学、科研机构合作,围绕重大项目进行攻关。如围绕滨海新区的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电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产业展开研发合作,不仅避免高校和科研单位研发成果的空洞性和市场需求的脱节性,同时也加快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3、强化自主创新发展路径
  引进与创新是后发国家实施赶超战略的常用手段。所不同的是引进技术的版本和年限、及程度是缩短产业研发进程的关键。但是,实践证明,先进的技术是引进不进来的,自主创新才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此,我们要借鉴日本的经验,对引进的技术进行深度开发,不断提高技术引进中的消耗吸收的经费支出,培养锻炼自己的研发人员,通过消化吸收进行再创新,彻底扭转单纯靠引进进行技术改造的发展路径依赖,由重引进转化为以引进为基础,更加强调自主创新的结构优化的发展路径。
  
  (三)以金融保险试点为突破口,完善金融保险服务市场体系
  随着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国际产业转移呈现出向服务领域延伸的趋势。新区要借助这一机遇和金融保险试点先试先行的契机,积极吸引国内外金融保险机构进驻,通过创新业务经营手段和经营项目,不断完善金融保险服务的市场体系。
  一是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转移向服务领域延伸的趋势,积极引进国外金融后台服务和各类金融机构落户滨海新区,并借鉴浦东经验,促进外资银行法人化。引入竞争机制,创新金融保险的发展模式,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和产业风险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为企业发展拓宽融资渠道。
  二是比照浦东,促成北方金融期货交易所在天津挂牌成立。推进金融衍生品的交易。
  三是以外汇管理体制改革为契机,推出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与此同时,促进浮动汇率率先试点,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兑换,为市场化的利率体系建立提供经验。
  四是扩大保险品种的经营范围,尝试开展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建设试点。
  
  (四)强化区域间产业合作,不断提高区域服务辐射力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具体体现和表现形式。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使得产业转移与资本流动呈现出无疆界化的特征。区域竞争力的提高更多的体现在产业竞争力的强弱上,滨海新区要获取区域竞争优势,必须着力处理好三大区域间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一是滨海新区与天津城区的互动发展:二是新区与京冀的合作与发展;三是新区与环渤海的合作与发展。
  首先,要明确产业定位,避免产业趋同。新区的产业发展要依托天津城区人才优势和高校科研优势,借助这一优势,加快对天津东移制造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与此同时,通过城区的工业东移,置换空间,着力发展高端服务业和房地产业。
  其次,新区要分担北京的工业经济功能,并借助北京科技资源和信息资源,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提高产业的创新能力,共同挖掘区域制造业技术进步的潜力。
  第三,充分发挥港口优势促进制造业的发展。津冀不仅具有优良的港口资源,也是作为内陆城市出海通道。津冀应在重化工业基础上发展临港工业,在发展中找准优势,实行错位发展。
  最后,新区要借助港区一体化的资源优势和东疆保税港区的体制创新优势,通过“无水港”的建设和延伸,和高效便捷的大通关服务,做强做大物流产业,服务辐射环渤海。
  
  (五)突破资源能源瓶颈,发展循环经济
  在我国目前能源利用水平普遍不高,资源能源消耗成本高、资源能源短缺严重的情况下,滨海新区应该率先垂范,在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与新能源开发上走在全国前列。唯有突破资源能源的环境制约,滨海新区的工业才能走上快速发展和集约发展的道路。为此,新区要突破资源能源整体制约环境压力,应着力做好如下工作:一是要在现阶段控制高能耗行业的规模,不论内外资,要强化引资的质量和对环境的影响;二是要运用市场价格的调节作用和有效的行政手段,引导投资,在追求GDP和节能减排之间找到平衡点;三是通过技术引进与自主研发,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四是通过制定和完善、完整和统一的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体系和考核体系和实施严格的问责制,推动企业积极调整产品结构,加快节能的技术改造,降低能源消耗。通过内部治理、价格机制和制度刚性,使新区工业结构实现资源节约化和高效优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