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点滴谈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8-18
高考备战的序幕已然拉开,各位同仁有关备战高考的理论层出不穷,百花齐放;实践指导更是标新立异,卓有成效。本人不揣浅陋,就高考作文复习方略,谈点粗浅意见和建议,以就教于方家,不妥之处尚请批评指正。
   一、认清作文特点,做到有的放矢
   自1999年“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这一高考话题作文出台后,话题作文就以其新颖独特的面目赢得命题专家的青睐,也成了广大师生备战迎考的重中之重。连续五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的作文均以话题形式出现,其身价亦可略见一斑了。
   何谓话题作文?这早已不是个新鲜的话题了,但我们有必要对它进行一次较细致的审视,弄清其特点,在指导学生作文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所谓话题作文,就是针对一种现象或事物,自由命题,进行作文。它具有如下之特点:
    1:命题范围广阔
   近五年来高考作文命题范围涉及了科幻、认知、道德、哲理、思辨等各个领域。针对话题作文命题范围广阔的特点,应指导学生重视平时生活积累,多浏览书刊杂志,多关注国内外发生的大事要事,只有厚积方能薄发,才不至于拿到文题,冥思了半天,还无从下笔。
    2:作文要求开放度大
   话题作文开放度大,有利于写作能力强的考生尽情发挥,拉开应有的档次。虽说话题作文在写作内容上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但这并不等于写作者可以信马由缰、任意驰骋,而应抓住命题者的真正意图,对所给材料作深入细致的分析,明确写作范围及相关要求,切忌浮光掠影,凭自己的肤浅印象,落笔成文,这样势必造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尴尬局面。
    3:作文自主性强
    话题作文要求相对宽松,文体自选,这无疑给考生打开了自由创作之门,考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当的材料,选用自己擅长的文体,挥洒成文,而不至于在一棵树上吊死。但也应提醒考生注意:高考作文“文体自选”并不等于淡化对文体的要求,“四不像”“大杂烩”是高考作文的大忌。这就要求考生在作文复习时弄清文体特点,写出中规中矩的作文文体。
   二:针对高考作文特点,拟定有效的复习途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认真分析这几年的高考命题和评分标准,从中不难发现其特点,并以此为基础指导今年的高考作文复习。
   1:作文命题关注学生的品德培养,促进素质
   以高考促进素质教育,引导素质教育,是高考命题的重要思想。作为集中表现一个人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境界的高考作文,其命题更是体现这一思想。从2001年的“诚信”话题到2002年的“心灵的选择”,都明确显示:作文与做人结合,文品与人品统一,对考生的写作能力和人品素质进行双重检测;2003年“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之话题,虽无直接的道德品质言辞,但考生认知水平的高低将决定文章的优劣。这就要求考生提高思辨能力,正确处理感性与理性的关系,使其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少走弯路。
   总之,高考作文旨在引导青少年关注人生,关注现实生活,从而健全人格,砥砺思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要求我们考生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而应积极关注人生,提高品德修养。
   2:实施两个等级,注重“基础”,激励“”
   把高考作文能力要求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是近几年一直坚持的重大举措。它的实施给中学作文教学带来了积极的影响和深刻的变革。这一评分标准告诉我们,既要注重基础,又要发展个性;既要引导考生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又要追求各自的特色和创意。
   3:作文限制加大,审题难度增强
   话题作文在一开始的时候,限制是很少的。考生可以充分发挥写作个性和特色。但这一宽泛的特点又不可避免的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限制较少,就给宿构、抄袭提供了可乘之机,这样就有失的公允。因而从2002年起作文的限制就在逐步加大:给“选择”戴上“心灵”这一锁链,表明这一选择必须是心灵的震撼与碰撞,而一般的选择就难以切合题意了。这无疑就加大了审题和选材的难度。而今年的高考话题作文“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在限制上就更大了。只有认真读懂作文要求,紧扣“关系”论及感情亲疏与认知的双向互动作用,才能写好这篇作文。如果脱离“关系”只谈“感情”或只谈“认知”的文章,写的再好也难逃偏题的厄运!
   由此可见,我们在指导学生作文复习时,一定要提醒学生细审题意,领会命题意图,写出切合题旨的文章来。否则,“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三:根据评分细则,制定适当对策
   为了使作文阅卷工作趋于公平、公正、合理,每年都会有相应的评分细则出台。这些评分细则是承继与的,总体上是将作文能力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其中基础等级共50分,采用综合评分法,即根据题意、内容、语言、文体等全面衡量,综合评分。这一基础等级评分标准在今年又发生了较大变化,基础等级被分为“内容”和“表达”两大项,各占25分,内容项是以题意和内容为重点,结合中心和感情全面衡量表达项以语言和文体为重点,结合结构和字体全面衡量,发展等级共10分,12个评分点,采用一点评分法,即在12个评分点中以一点突出者按等级评分,直至满分,不搞几点累积评分。之所以将作文分为“基础”和“发展”两个等级,是为了提高高考作文信度,让真正好的作文得上高分,同时也给基础好而临场发挥不太好的考生以一定的分数保证。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倡考生打好写作基础,并鼓励在此基础上发展、提高写作能力。
   如果说“基础等级”是测验考生“会不会写”,那么“发展等级”就是评判考生“能不能写”。虽然发展等级只有10分,但在实际阅卷操作中,它会产生“光环效应”——个性和创造的光芒能够提升文章的品质、弥补文章中某些方面的不足。
   针对以上论述,我们拟订如下高考作文应试策略:
   1:夯实基础,稳步前进
   要在考场上写出一篇好文章,首先应从不断夯实和巩固写作基础做起,立足“基础等级”,做好如下几方面的充分准备。第一:强化文体意识;第二:把好审题立意关;(以上两点前文已有叙述,故不再赘述)。第三:提高语言表达和谋篇布局能力。语言表达和篇章结构的优劣是一篇文章最易被人直接感知到的地方,因此在指导考生复习时要特别强调这一点。第四:做好写作素材的积累。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观点的表达论述、情感的抒发倾诉首先依附其上,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多留心观察积累素材。
   2:借鉴高考佳作,掌握作文要领和诀窍
   每年高考,各地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作文,这些高考优秀作文何以能够脱颖而出,获得高分?这是每个考生都应认真研究和思考的。
   统观这些考场佳作,要么认识深刻,见解新颖独到;要么材料典型鲜活,内容丰富充实;要么文采斐然,华章丽句叠现;要么构思精巧,形式灵活多样……总之,每一篇高考佳作都有其精彩的地方,它们在思想认识、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语言表达、材料积累及作文应试技巧等方面,对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都具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据此,如下几点以供借鉴。
    ①认识要深刻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论及事物时考生应能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事物的不同侧面,并能联系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紧扣话题充分说理。如今年高考佳作《情与理的抉择》,它从我国是个人情大国,已形成了人情文化说起,通过对郑培民同志不循私情,无私奉献的高洁情操的剖析,阐述我们既要继承人情传统,又不能感情用事的道理。这样的认识就很有深度,很受阅卷老师的垂青。
    ②材料要新奇
    人们在阅卷中总对新颖而奇异的材料感兴趣,对陈旧或平常的材料表示冷淡甚至厌烦。材料要新,这就要求学生关注社会,积累新鲜的材料。材料要奇,即这个材料大家用的不多。有些材料虽然很好,但是你用我也用,炒来炒去,经过万人之口的咀嚼,已成了甘蔗渣子,考场作文就尽量不采用它们。
    ③语言要有味
   活泼生动的语言,琅琅上口,人人喜欢。要引导考生在语言运用上下工夫——注意成语的使用,句式的变换,整散的结合,修辞的运用,名诗句的巧妙穿插……特别是名诗句的巧妙运用,如果考生能把平时学过记过的名言名句,巧妙恰当的嵌用于作文之中,就能使自己的文章搭上提升文化品位的“直通车”。如今年的一些考生在作文中就巧妙地运用了这样一些名言警句:“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自私和偏见比无知离真理更远”;“无因喜以谬赏,无以怒而滥刑”……这些名言警句的运用确实成了考生作文中的靓丽风景,倍受阅卷老师的喜欢。                                                                   
   ④标题要拟巧
   话题不等于文题,不要图省事,以话题代文题,这样会让阅卷者久而生厌。“题好一半文”,以今年高考佳作为例,这些佳作文题,或化用诗句——“怎一个‘情’字了得”;或巧用比喻——“放下感情的叶片”;或用对偶—— “真理诚可贵,理智价更高”;或用拟人——“让理性主持宣判”;或用数学符号——“亲≠真 ”等等不一而足,这样新颖别致的文题怎能不让阅卷老师怦然心动、欣喜不已呢﹖同时也为取得一个好的作文成绩,添上一个很有分量的砝码。
   ⑤文面要洁美
   考场作文时间紧迫,很多考生不注意卷面,信笔涂鸦,这很影响阅卷老师的情绪,从而影响了作文得分。如果在行文时,能注意字迹工整,格式正确,不写错别字,以优美的卷面打动阅卷老师,就会取得满意的成绩。
   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高考作文复习指导是个很大的题目,远非三言两语就能解说清楚,所述难免挂一漏万,贻笑方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