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8
而更主要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让儿童走向教学中的情感世界,激发共鸣效应。例如,有位教师在执教《江上渔者》这一首古诗时,为了让学生体验到捕鱼人的辛苦,利用动画和声音,生动地把一叶小舟在汹涌的风浪中出没的情景表现出来了,让学生体味出劳动人民为了生计而经历的危险和艰难,从而进一步升华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美的情感,理解了文章的中心思想。又如,有位教师在上《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时,讲到“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这句话时,教师出示了邱少云被火烧的画面,同时也出示了千斤巨石的画面,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联想:巨石稳如泰山,邱少云一动不动;巨石经烈火不化,邱少云身体虽化,但精神永不灭,激发了学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之情,受到了美的熏陶。
(3)美文诵读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语言固有的韵律美,以朗读为主旋律体会其中的美。读通、读懂、读好这三个层次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递进阶段。教师组织学生读,一方面使之在语言环境中学习掌握生字词,另一方面使学生获得语言的畅达美感。从语言文字入手,披文见情,披文入情,引导学生对那些表情达意的语言文字细细思考、品味赏析,再由文及意引导学生正确领会教学内容的思想性,把握作者的感情脉博,使学生在思想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产生审美效应。
如有位教师教《我爱故乡的杨梅》时,先让学生找出描写杨梅的语句读一读,理解语句中浅层的意思;在读通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一边看关于杨梅树的幻灯片,一边反复朗读课文中语句,明了语句中写出了杨梅树枝、叶的外形特点;读懂了语句所描写的内容,最后让学生吟颂语句,学生通过“贪婪”、“吮吸”、“伸展”、“欢笑”这四个词的亲身感受,体会到了作者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杨梅树在春雨的沐浴中勃勃生长的喜人气势,由此把杨梅写活了。这样的朗读教学,通过反复吟诵,意会字里行间的意蕴和情感,获得丰富的美感,从中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并在精神愉悦振奋之中全身心地投入再学习。
(4)情境表演法。
入情入境地体验、想象、表演,可加深认知活动,将认知推向创造阶段。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运用情景表演法来渗透审美教育,其表现为:
一是角色表演。低年级语文教学中,常常使用这种方法。让儿童戴着头饰即兴表演,聪明的小兔、调皮的小猴、狡猾的狐狸……学生在再造形象中既激发了求知兴趣,又获得了内心深处的体验。例如,在教学《小白兔和小灰兔》一文时,教师让小学生扮演小白兔和小灰兔,通过它们如何看待“劳动”,来教育学生“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这个道理,使学生获得正确的审美观念。又如,在教学《看黄果树瀑布》课文时,让学生扮演引人入胜的小导游、情趣盎然的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在表演中寻找美,在感知中体验美。
二是角色转换。在语文教学中,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领悟不同的心理。例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司马光》课文时,先让学生思考 “假如我是司马光”,学生说:“我是司马光,就叫小朋友过来,大家手拉着手,像小猴子捞月亮那样,把掉进缸里的小朋友拉出来。”“我是司马光,就用一根绳子放进缸里,套住那个小朋友,把他拉上来。”“我是司马光,就叫来另外两个小朋友,大家一起用力,把大水缸推倒。”随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假如我是司马光砸缸用的石头”,学生说:“我是一块不大也不小的石头,住在一口大水缸的脚下。一个小朋友踩着我的头顶掉进缸里了。眼看小朋友就要淹死,这时,司马光把我搬起来,高高举起,朝大水缸使劲砸去,几下子就把大水缸砸了一个大窟窿,我也被大水缸碰得鼻青脸肿,头昏眼花,可我们都很高兴,因为那个掉进大水缸的小朋友得救了。” 最后教师让学生思考“假如我是司马光砸的那口缸”,学生说:“我是一口大水缸,住在司马光家的花园里。有一天,有个顽皮的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我的大肚子里。这可不得了,我的肚子里满是水,一下子就把这个小朋友给淹没了。这时司马光跑过来,举起一块大石头朝我身上砸来,把我砸得快疼死了。我咬着牙,忍着痛,对司马光说:‘你砸吧,朝一个地方使劲砸,就能把我的大肚皮砸破。’‘哗啦’一声,司马光把我砸了个大窟窿,我肚子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我大肚子里的那个小朋友得救了。” 这样在学生反复体验不同的角色时,感受到了人物的智慧美、机智美。
(5)模糊教学法。
即在不影响学生准确理解内容、掌握教学重点以及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的前提下,以模糊、不确定的表达来激发、诱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多角度、多侧面理解、讨论甚至争论,从而在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并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如《喇叭花》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稠密的绿叶衬着各种颜色的花儿,远远看去好像挂着一匹美丽的锦缎。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只停留在表面,没有直观的印象,教师便让学生给插图涂上颜色,涂完色后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来看这幅画:茂密的绿叶丛中点缀着红花、黄花、紫花,这看上去像什么?学生有了直观感受,再想象就容易多了,也就很快理解了上面那句话的含义,从而得到了美的享受。
在指导学生造句、写段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写“关于柳树”的句子,教师可以引导孩子先认识柳树,再展开想象,最后描述。学生说:“柳条长长的、是绿色的、在风中摇摆着。”“绿色的柳条在春风中摇摆。”“柳树的长长的绿色柳条,在风中飘摇。”让学生写“关于桃花”的句子,可以引导学生到桃花园去看一看花儿,听一听花声,闻一闻花香,数一数花瓣。这时,学生就会说出:“桃花开了,粉红色的,每朵有五个花瓣,一串串的,太美了,我还闻到一阵阵的香味呢!”通过激发、诱导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感受到美、欣赏到美,从而在进行再创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并获得创造美的能力。
(6)互动探究法。
从信息原理看,教学活动是一种信息互动反馈的过程。课堂上,师生、生生在相互的信息传导、接收、再生、反馈中教学相长。在教学中,互动探究就是追求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相互尊重、平等合作,这就是美的表现,在唯美的过程中,学生树立了责任心、自信心、自尊心、进取心、安全感、成功感,提高主体意识、参与意识,并充满创造美的热情。
如在教学《一个降落伞包》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在危险的时刻,周恩来怎么做?”通过了解周恩来对小杨眉的态度,可启发学生去认识伟人的崇高品质:把危险留给自己,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又如教学《“我不怕鬼”》一课,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鲁迅,当你处在这样的情形时,你会怎样做?”学生通过探究,懂得了两方面的认识:一方面懂得了世界上根本没有鬼,另一方面知道了鲁迅是一个对真理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的人。例如在教学《穷人》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探究:“渔夫和他的妻子收养了西蒙的两个孩子以后,生活会怎样?”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逆着作者的思路探究:“假如小女孩没有死,结果会怎样?”在教学《捞铁牛》一课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探究:“除了课文中写的利用水的浮力捞铁牛的办法以外,你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学生从正面、反面,发散、收敛等方式开展探究性阅读活动,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受到美、鉴赏到美,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生思维的能动性,主动地去再创美。
二、在作文教学中渗透审美。
作文实质上是学生在感知美、发现美的基础上创造美的一个过程。语文阅读教学由于审美教育的贯穿,教师已让美的内容、美的形象、美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一幅美的画卷,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美感,为作文中再现美打下基础。在作文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命题导向,有意识地在作文命题上渗透美育因素,使学生原来所漠视的事物变为颇受学生关注的审美对象。如对常来常往的大街小巷、对司空见惯的四季变更、鸟兽虫鱼、花草树木等等,学生以往可能并未体会出何等美感,但一经被摄入作文内容,就会激活学生的审美感受,促使他们留心到身边寻常事物所蕴含的美,发现到身边普通人们所具有的美的思想和美的行为。同时,教师要给学生们创设展现美的场地,如中队出版的《小主人报》专门开辟了寻美园地、每周早读专设了新闻报道时间、让小组成员及时向全体学生传递美的信息、举办故事会让学生讲述耳闻目睹的美人美事、设立收集美词美文的摘录本等。最关键的是教师要重视教给学生观察、想象和分析事物的方法,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近及远地观察,了解事物的全貌,指导学生在观察中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发掘事物的美,通过比较分析,抓住事物的特征及特点,并要特别重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从已发生的情节中想象出新的情节,把自己找寻到的美鲜明地表现出来,从而培养了审美情趣和审美素养。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在语文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精心挖掘教材中的美,引导学生品味和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提高他们的审美观点,进一步促进全面的素质教育。
上一篇:浅谈作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
下一篇:人文性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