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高山,刘保刚,米春生 时间:2010-07-11

【摘要】  目的:了解本院抗菌药物在儿科门诊的使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随机抽取2007年9月~2008年6月每月连续10 d的儿科门诊处方,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评价用药合理性。结果: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6.26%,涉及6类15个品种,头孢菌素类使用率最高(38.54%),其次为大环内酯类(33.58%)和青霉素类(21.39%);联合用药只占抗菌药物处方的10.62%;用药频度(DDDs)前10位的抗菌药物只有头孢曲松钠的药物利用指数(DUI)>1.0。结论:抗菌药物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加强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培训及管理,提高儿科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关键词】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ituation of antibiotic prescriptions of the pediatric outpatients in our hospital.Methods:The prescriptions for out?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07 to July 2008 were randomly sampled. The irrational antibiotic prescriptions we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pharmacological knowledge and literatures.Results:The prescriptions of antibiotics were 2 758, taking 56.84%, in which cephalosporins was used most (38.54%), macrolides and β?lactams followed (33.58% and 21.39% respectively).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of two or more than two antibiotics took 10.62%. Only the DUI of ceftriaxone sodium was above 1.0 among those top ten in DDDs. Conclusions:Administration of antibiotics needs further improvement in our hospital. It is helpful for us to offer a better management and detailed training to achieve a more rational usage of antibiotics.

    [Key words] Pediatric; Out?patient; Antibiotics; Rational use of drugs

    抗菌药物是临床用以控制严重感染不可缺少的一类药物,在儿科的使用相当广泛。、合理、有效地使用抗菌药物,能救治患儿;若应用不当甚至滥用,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危及患儿生命。为促进儿科门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笔者就此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为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随机抽取2007年9月~2008年6月每月连续10 d的儿科门诊处方4 852张,记录患儿的年龄、诊断、抗菌药物的名称、给药途径、日剂量、用药总量、用药天数、联合使用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不包括抗真菌药和外用药)。经统计,患儿平均年龄36.2月,以此年龄作参照,对处方中抗菌药物的使用以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及药物利用指数(DUI)作为评价依据进行分析,DUI≤1.0为合理用药,DDDs=总用药量/该药的DDD值,DUI=DDDs/总用药天数。

    2  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4 852张处方中,抗菌药物处方数为2 758张,占总处方的56.84%,涉及6类15个品种,其中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处方占63.87%,口服给药处方占36.13%;使用频率分类排序依次为头孢菌素类1 063张(38.54%)、大环内酯类926张(33.58%)、青霉素类590张(21.39%)、林可霉素类74张(2.68%)、氨基糖苷类59张(2.14%)、磺胺类46张(1.67%)。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见表1。

    2.2  抗菌药物联合使用情况

    单一使用抗菌药物处方占89.38%,两联抗菌药物处方占10.62%,未见三联抗菌药物处方;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41.82%,其中1种抗菌药物与1种抗病毒药物联用处方共1 014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36.76%,2种抗菌药物与1种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处方13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数的5.04%。

    3  讨论

    3.1  给药时间不合理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头孢曲松除外)、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均属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研究资料证明“超过MICR的时间”是评价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抗菌效果的主要参数,近年来的研究已经确立“超过MICR的时间”大于给药间隔时间的40%预示着抗菌药物的有效性好[1]。为达到良好的抗菌效果,日剂量应分多次给予。调查中发现儿科门诊处方抗菌药物的使用均为1次/d给药,不符合该类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且1次给予日剂量,血药浓度峰值过高,易导致不良反应发生。表1   DDDs排序前10位的抗菌药物

    3.2  联合用药不合理

    如注射用红霉素与阿奇霉素片联用、注射用氨苄西林与阿莫西林颗粒联用,一般认为作用机制相同的抗菌药物不宜联用,因为这种联合用药的疗效不一定比单用好,反而增加药物的毒性反应,甚至因共同竞争作用靶位而出现拮抗,容易导致耐药菌产生。门诊患儿感染较轻,单用一种即可。

    3.3  病毒性感染或无明显适应症而选用抗菌药

    调查发现,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用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41.82%。报道[2],婴幼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90%由病毒引起,不必使用抗生素。但我院儿科医生往往为“保险”起见,习惯将抗菌药物与抗病毒药物联合用于病毒感染或无明显适应证的疾病,这可能与医生的用药习惯和药品营销领域的不正之风有关,应引起重视。

    3.4  青霉素使用频度偏低

    调查发现,我院儿科门诊青霉素使用频度极低,只有21张处方(0.76%),远远低于其他首位的报道[3]。青霉素抗菌效力强,效价好,价格低廉,对青霉素敏感的细菌所致的感染为首选,应推荐使用。

    3.5  其他

    由统计数据看,含抗菌药物处方占总处方的56.84%。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占63.87%,这与儿科患者发病急、病情快、医师及患儿家长治病心切有关。但以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头孢噻肟钠排在1、2位,在未作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情况下,首先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与《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相违背,用药起点过高,容易造成耐药菌产生,而且头孢曲松钠的DUI值为1.13(>1.0),为不合理用药,存在着潜在的用药风险,必须引起重视。

    综上所述,我院儿科门诊抗菌药物使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为确保临床用药安全、有效、、适当,建议医院有关部门根据当地致病菌谱、细菌药敏试验结果、社会经济水平等状况,制定切合实际的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加强医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理论培训,提高药师业务水平,加大对抗菌药物使用的监管力度,可由药事管理委员会制订儿科处方公示点评制度,成立评审小组,由临床药师每月抽取一定数量儿科门诊处方,对经专家委员会讨论后确定的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不记名公示点评,并采取相应的奖惩措施,规范医务人员用药行为,使抗菌药物在儿科的使用逐步、规范、合理,延缓耐药菌株产生,减少不良反应发生,提高医疗安全性。

【文献】
  [1] 李 燕, 赵真玲. 抗菌药物超MICR时间(T>MIC)药动学评价[J]. 儿科药学杂志, 2000, 6(4): 4.

[2] 谢术明. 80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J]. 医药导报, 2003, 22(1): 36.

[3] 张江兰, 徐楚鸿, 黄 璞, 等. 儿科抗菌药使用分析[J]. 流行病学杂志, 2002, 11(4): 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