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生物碱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周军,梅艳,易丽 时间:2010-07-11

【关键词】  苦参


    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为豆科植物槐属苦参的根,为常用中药,具有清热燥湿、祛风杀虫之功效。药理研究表明,苦参生物碱具有抗肿瘤、抗炎、抗心律失常等方面的活性,本文通过机检索方法,查阅了国内近十年来有关其所含生物碱药理活性方面的研究报道,作一综述,为进一步深层次开发和利用苦参这一传统中药提供理论依据。

    1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1.1  对心脏的作用

    阮长武等[1]实验设对照组、内皮素组(ET组)、苦参碱组(MA组:ET+MA)共3组。每组设4只平行瓶,重复4次实验。细胞培养第5天加ET、MA,浓度分别为1.0×10-6 mol/L、3.0×10-6 mol/L,作用24 h,采用测定心肌细胞直径、数目、3H-亮氨酸掺入率及分子杂交的方法,观察内皮素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肥大及肌球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并用苦参碱。结果内皮素显著促进心肌细胞直径增大(P<0.05)及3H-亮氨酸掺入率的增加(P<0.01),并诱导心肌细胞β-肌球蛋白基因表达,α-肌球蛋白基因表达相应减少,苦参碱显著抑制内皮素致心肌细胞肌球蛋白基因同功蛋白病理性转换作用。金英等[2]选用封闭群大鼠50只,雄性,体重(266±31)g,随机分为5组,通过测定清醒大鼠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损伤不同时期心电图、酶活性改变及缺血区面积,观察到槐胺碱13.3 mg/kg和15 mg/kg能显著缩小心肌梗塞范围。

    1.2  抗心律失常作用

    李进禧等[3]将SD大鼠乳鼠12只消毒后,取出心室肌,用冰Hanks液,剪成约1 mm3小块,加入无菌胰蛋白酶溶液,放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消化10 min,用DMEM培养基加小牛血清(小牛血清含量为10%)终止胰蛋白酶的消化,用DMEM培养基加小牛血清调整心肌细胞数为5×105/mL,将已经消毒好的盖玻片放于6孔培养板中,把心肌细胞细胞悬液5 mL滴入培养板孔中,使之盖满盖玻片,放置于培养箱中(5%CO2、37 ℃)培养24 h,随机分为10组,负载Fura2/AM,在不同的条件下(培养液中分别加维拉帕米、氯化钾、不同剂量的苦参碱等),应用图象分析系统,测定心肌细胞内钙荧光强度的变化,间接测定苦参碱对钙内流的影响。结果显示氯化钾提高心肌细胞内钙离子浓度的作用可以被苦参碱所阻断,由此可以认为,苦参碱主要是通过心肌细胞膜上的L型钙通道影响钙离子内流的,这种作用可能是苦参碱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谢世荣等[4]将用乌头碱、氯化钡、氯化钙-Ach混合液诱发心律失常后的32只大鼠和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通过实验发现槐定碱10 mg/kg、20 mg/kg能明显对抗乌头碱20 μg/kg、氯化钡和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诱发大鼠的室性心律失常,也能明显对抗氯化钙-Ach混合液诱发小鼠心房纤颤或扑动,槐定碱10 mg/kg对大鼠心电图实验证明有负性频率作用,负性传导作用。槐胺碱可减轻清醒大鼠缺血早期心率失常,也可显著缩短再灌注心率失常持续时间,降低房颤的发生率。

    1.3  降压作用

    氧化苦参碱经动物实验证实可降低血压,这与《神农本草经》记载苦参“主心腹结气”相符。刘芬等[5]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n=8),即生理盐水组,氧化苦参碱30 mg/kg、60 mg/kg和90 mg/kg组以及普萘洛尔加OMT 60 mg/kg组和多沙唑嗪加OMT 60 mg/kg组。常规颈动脉插管,股静脉给药,应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记录大鼠血压及心率。实验表明静脉给予氧化苦参碱30 mg/kg、60 mg/kg和90 mg/kg具有剂量依赖性地降低血压的作用,氧化苦参碱能增强多沙唑嗪的降压作用,但与普萘洛尔无协同降压作用。

    2  抗肿瘤作用

    将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加入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以TRAP-ELISA方法测定其端粒酶活性,采用Lipofect脂质体转染法将携带人类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启动子和报告基因的质粒转染至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2 h后加入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孵育48 h后,分别检测其基因荧光素酶活性,同时将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加入肝癌细胞株HepG2细胞,并于加药后第24 h、48 h、72 h分别收集细胞,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各时相的百分比。结果苦参碱在750 μg/mL浓度可抑制端粒酶活性,明显下调hTERT启动子的表达,加药后第48 h、72 h,500 μg/mL、750 μg/mL组中肝癌细胞G0/G1百分比明显增多,S期和部分G2/M期显著减少[6]。罗文纪等[7]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从细胞增殖、形态学变化、NBT还原能力测定、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及细胞表面分化抗原测定等方面观察,苦参碱在12.5~50 μg/mL浓度范围内首先明显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NBT还原反应能力增强,α-NAE染色呈阴性,CD15+、CD11b+阳性率表达上升,而CD33+阳性率表达降低,因此,苦参碱可能是一种良好的白血病细胞分化诱导剂,具有潜在抗白血病作用。代志军等[8]在体外培养胃癌细胞系SGC-7901,MTT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粘附试验、Transwell趋化运动和Matrigel侵袭实验研究复方苦参注射液及其不同浓度下对SGC-7901细胞的粘附、运动以及侵袭能力的影响,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浓度在0.25、0.5、1.0、1.5 mg/mL时均有一定的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的作用,且呈明显的量效和时效关系。复方苦参注射液不同浓度处理SGC-7901细胞后,体外粘附、侵袭和运动能力呈剂量依赖性下降。经复方苦参注射液(1.5 mg/mL)作用后SGC-7901细胞CD44V6蛋白表达减弱,胞浆棕黄色颗粒减少。证明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以抑制胃癌细胞生长,降低细胞粘附、侵袭和运动能力。

    3  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作用

    3.1  镇痛作用

    苦参能明显抑制小鼠的自发活动,能拮抗苯丙胺和咖啡因的中枢兴奋作用,增强戊巴比妥钠及水合氯醛的中枢抑制作用。槐果碱、苦参碱、槐胺碱及槐定碱均能不同程度升高大鼠纹体及前脑边缘区的多巴胺代谢物——二羟苯乙胺(DOPAC)和高香草酸(HVA)的含量。槐果碱还能降低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将其注入延髓能明显升高脑内的cAMP(环腺苷酸)[9]。陈霞等[10]选用昆明种雌性小鼠,体重18~22 g;Wistar雌性大鼠,体重200~220 g,实验前将小鼠置于智能热板仪(55±0.5)℃中进行筛选,以小鼠舔后足反应的潜伏期为痛阈指标,将反应潜伏期小于5 s或大于30 s的动物剔除不用。将筛选出的50只小鼠随机分成5组,分别为生理盐水对照组,氧化苦参碱50 mg/kg、100 mg/kg、200 mg/kg组和阳性药哌替啶(10 mg/kg)组,各组ip给药。分别测定给药前、给药后30 min及60 min时小鼠的痛阈。小鼠ip给予氧化苦参碱50 mg/kg、100 mg/kg、200 mg/kg后30 min和60 min时,小鼠舔后足潜伏期明显延长,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P<0.001)。结果表明,氧化苦参碱能提高小鼠的痛阈,其作用呈现剂量依赖性,且给药后60 min时作用明显,氧化苦参碱ith给药可剂量依赖性地提高小鼠的痛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P<0.001);而ip给予相同剂量的氧化苦参碱却不能提高小鼠的痛阈,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提示镇痛作用可能为中枢性的。侧脑室注射(icv)对大鼠痛阈的影响:氧化苦参碱icv给药后均能延长小鼠舔后足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0.01)。

    3.2  镇静和催眠作用

    余建强等[11]选用昆明种小鼠400只,体重(22.1±2.5)g,雌雄兼用,随机分组,采用行为药方法观察并测定氧化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对阈剂量和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的影响、对小鼠外观活动和自发活动的影响及对戊四氮致惊厥作用的影响。结果:ip 1/16、1/8、1/4 LD50剂量的氧化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都能引起小鼠自发活动的减少(P<0.05),戊巴比妥钠入睡时间缩短(P<0.05),睡眠时间延长(P<0.05),并能明显加强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的催眠作用(P<0.05)。1/4 LD50的氧化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均不能对抗戊四氮致惊厥作用。实验表明氧化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均具有中枢抑制作用,表现为镇静催眠。同比剂量氧化槐定碱在对小鼠自主活动抑制,对阈下剂量戊巴比妥钠协同作用略强于氧化苦参碱,但氧化苦参碱对延长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略强于氧化槐定碱。

    4  免疫抑制作用

    张佩等[12]选取体重为(20±2)g小鼠50只,雌雄兼用,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以脾脏溶血空斑形成,E花环试验,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及白细胞介素-2活性检测指标,观察到槐胺碱15、20 mg/kg降低E花环形成率,抑制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及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但对脾脏溶血空斑形成无明显影响。槐胺碱25 mg/kg则减少脾脏溶血空斑形成,降低E花环形成率,抑制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转化及白细胞介素-2的产生。尚智等[13]以溴化四唑蓝比色法测定脾淋巴细胞增殖,胸腺细胞增殖法和溴化四唑蓝比色法测定IL-1、IL-2活性。发现苦参碱可明显抑制ConA和LPS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及ConA诱导的小鼠脾细胞释放IL-2,对LPS诱导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释放IL-1亦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说明苦参碱可抑制体外培养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和释放IL-2及腹腔巨噬细胞释放IL-1。

    5  保肝降酶退黄作用

    薛贵平等[14]以成年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苦参1组(大剂量组)及苦参治疗2组(小剂量组),采用猪血清腹腔注射法,导致大鼠肝损伤。采用苦参碱肌注治疗。利用电镜技术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肝脏超微结构及贮脂细胞α-肌动蛋白变化。实验表明苦参碱治疗后肝细胞膜性结构损伤恢复或减轻,贮脂细胞减少,其胞质中α-肌动蛋白表达减少。证明苦参碱对大鼠免疫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并有量-效关系。周慧等[15]取健康昆明种小鼠50只,均为雄性,体重203 g,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采用α-奈异硫氰酸酯所致的小鼠胆汁淤积型黄疸模型,在健康小鼠中造成高胆红素血症。经药效实验证明,高胆红素血症小鼠经灌胃口服苦参碱75 mg/kg和100 mg/kg后,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和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下降;血清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也均有显著下降。甘乐文等[16]报道,苦参素对CCl4引起的大鼠慢性肝损伤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用CCl4造成大鼠慢性肝损伤的病理过程与人类慢性肝炎向肝硬化的病理过程相类似,因此,苦参素有可能治愈人类肝损伤,防止慢性肝炎向肝硬化发展,对急性肝损伤也具有保护作用。

    6  对支气管的作用

    姜鲁宁等[17]将健康雄性,体重400~450 g豚鼠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8只,采用卵蛋白致敏后,再以卵蛋白雾化吸入诱发豚鼠哮喘发作。实验组在诱发豚鼠哮喘发作前15 min,每只豚鼠腹腔内注射氧化苦参碱30 mg,两组豚鼠均每天诱发1次,共10 d,然后应用0.9%氯化钠溶液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收集灌洗液,离心后分别测定细胞总数、嗜酸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等,同时取肺组织做病理检查。结果表明实验组各项检测指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有学者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模型组(B组)、地塞米松干预组(C组)和氧化苦参碱干预组(D组)。B、C、D组采用卵蛋白(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制作哮喘模型。致敏第15天开始每次雾化激发前1 h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干预(C组)、氧化苦参碱治疗(D组),连续7d。在OVA激发结束后24 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计数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EOS)数目,并测定BALF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5(IL-4、IL-5)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变化。研究发现氧化苦参碱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EOS数量;BALF上清液中IFN-γ水平明显升高,IL-4、IL-5水平显著下降。D组与A组、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C组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18]。

    8  抗炎作用

    肌肉注射苦参碱,能明显对抗由巴豆油诱发的耳壳炎症,长期给药,其作用随剂量增加而增强,苦参还对大鼠后肢因角叉菜胶诱发的炎症及因小鼠腹腔注射冰醋酸诱发的渗出性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19]。苦参根的甲醇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抗菌活性,对G+菌MIC在25~50 ng/mL之间,对枯草杆菌尤为敏感;对绿脓杆菌MIC为25 ng/mL[20]。邱耕等将200 g的Wistar大鼠,以5只为一组随机分成多组备用。急性内毒素炎症模型按大鼠处死取外周血前1h每只大鼠ip 0.8 mg/kg LPS一次制造。苦参碱由ip给药。用[3H]花生四烯酸掺入大肠杆菌为底物检测细胞内外磷脂酶A2(PLA2)方法,测定了苦参碱对内毒素(LPS)介导的急性内毒素血症大鼠血清中分泌型磷脂酶A2(sPLA2)活性和外周血白细胞中胞浆型磷脂酶A2(cPLA2)活性的影响:30 mg/mL的苦参碱0.2 mL ip 1 h对外周血sPLA2抑制效果最好,抑制率达(81.9±1.8)%,此时胞内cPLA2活性抑制率是(28.4±6.0)%[21]。

    9  抗病毒活性

    玄延花等[22]报道,采用细胞化学染色、心肌酶及MDA含量测定等方法,证明苦参碱具有抗柯萨奇B3病毒(CVB3)能力,对体外培养的小鼠感染CVB3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苦参总碱浓度在0.0002~3.125 g/mL时,可产生明显的抗柯萨奇B病毒(CVB)活性,且作用与药物浓度存在剂量依赖关系。刘晶星等[23]以纯化的CVB作为病毒蛋白质对照,研究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纯化苦参总碱抗CVB的作用机理是不影响病毒的吸附,它能进入细胞内影响病毒的生物合成,主要表现为抑制病毒蛋白质的合成。研究表明,苦参总碱在体外有明显抗CVB3的作用[24]。

    10  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

    唐锦程[25]将近3年收治的180例放化疗后经组织病或细胞学证实的恶性肿瘤患者(KPS>60分,放疗、化疗前血常规白细胞≥4.0×109/L,血小板≥100×109/L(全组180例患者,单纯放疗后44例,单纯化疗后86例,放疗与化疗后50例,其中男性108例,女性72例,年龄18~72岁)。放、化疗后白细胞下降值平均为1.4×109/L(0.9×109~3.6×109/L),分为A、B两组治疗,3 d后进行观察。A组(治疗组120例)予苦参素注射液2 mL双足三里穴连续注射3 d;B组(对照组60例)给予瑞白(rhG-CSF)100 μg皮下连续注射3 d,结果A组有效率86.7%,B组有效率91.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宣丽君[26]研究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化疗治疗恶性肿瘤70例(实验组),与单纯化学治疗恶性肿瘤60例(对照组)对照。实验组恶心、呕吐、肝功能损害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口腔炎、腹泻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但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化疗后KPS评分有不同程度上升,但无明显差异,而对照组化疗后KPS评分降低,且有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化疗后白细胞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化疗前后白细胞下降明显(P<0.05)。实验组病灶完全缓解及部分缓解共计52例,总有效率74.29%,对照组为41例,总有效率68.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复方苦参注射液配合肿瘤化疗,虽然不能明显增加疗效,但能明显减轻化疗毒副作用,提高患者对化疗的耐受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11  小结

    鉴于苦参生物碱的广泛用途,应继续对其药理作用作更深一步的研究,有利于药学研究与实践的结合与发展。

【】
  [1] 阮长武,张代富,于 萍,等.苦参碱对内皮素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及肌球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2,23(4):271-272.

[2] 金 英,刘晓娟,刘 毅,等.槐胺碱对清醒大鼠心机急性梗塞及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J].中草药,1994,25(7):364-365.

[3] 李进禧,李留东,邢健东,等.苦参碱对大鼠心肌细胞钙内流影响的实验研究[J].中成药,2002,24(10):774-776.

[4] 谢世荣,黄彩云,黄胜英.槐定碱抗心律失常作用的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2,23(6):104-107.

[5] 刘 芬,刘 洁,王秋静,等.氧化苦参碱对大鼠血压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31(3):417-419.

[6] 陈伟忠,林 勇,谢渭芬,等.苦参碱对肝癌细胞端粒酶活性调控及细胞周期的影响[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02,23(5):498-500.

[7] 罗文纪,虞荣喜,朱宁希,等.苦参碱诱导白细胞株HL-60分化的实验研究[J].医药学报,2001,16(5):21-24.

[8] 代志军,高 洁,仵文英,等.复方苦参注射液对胃癌SGC-7901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J].中药材,2007,37(7):255-257.

[9] 刘 梅,刘雪英,程健峰.苦参碱的药理研究 [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9):801-804.

[10] 陈 霞,刘 芬,吕文伟,等.氧化苦参碱的镇痛作用及其机制研究[J].中草药,2006,37(2):255-257.

[11] 余建强,蒋袁絮,王丽韫,等.氧化槐定碱和氧化苦参碱对小鼠中枢的抵制作用[J].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13-15.

[12] 张 佩,李淑华,金 英,等.槐胺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草药,1996,27(1):25-27.

[13] 尚 智,丁 涛,温富春,等.苦参碱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21-22.

[14] 薛贵平,庞学书,薄爱华,等.苦参碱对免疫性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302-1303.

[15] 周 慧,辛顺妹,马竹卿,等.口服苦参碱的降酶退黄药效学研究[J].中成药,2001,23(12):891-894.

[16] 甘乐文,王国俊,李玉莉.苦参素对大鼠慢性肝损伤的防护作用[J].中草药,2002,33(4):339-341.

[17] 姜鲁宁,党艳梅,申永华,等.氧化苦参碱对豚鼠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J].济宁医学院学报,1999,22(2):33-34.

[18] 侯 伟,刘海燕,王爱荣.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J].西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5(6):587-589.

[19] 李正蓉.苦参素的药理与临床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6):435-437.

[20] 尙 飞,陈芳晓,钱 春.苦参中黄酮成分的药理研究进展[J].药品评价,2004, (5):385-387.

[21] 邱 耕,涂植光,李晓文.苦参碱对内毒素致炎大鼠磷脂酶A2活性影响及其抗炎机制研究[J].中草药,2002,33(7):630-632.

[22] 玄延花,曹春花,曹东铉,等.苦参碱对体外培养小鼠心肌细胞感染柯萨奇B3病毒的影响[J]. 中国中医药科技,2000,7(2):90.

[23] 刘晶星,陈福祥,陈曙霞. 苦参总碱抗柯萨奇B病毒作用机理研究[J].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1996,16(3):183-185.

[24] 杨志伟,周 娅,曹秀琴. 苦豆总碱、苦参总碱体外抗柯萨奇B3病毒的作用[J]. 宁夏医学杂志,2002,24(12):707-710.

[25] 唐锦程. 苦参素穴位注射治疗放、化疗所致白细胞减少[J]. 吉林中医药,2006,26(4):40-41.

[26] 宣丽君. 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化疗中的作用评价[J]. 药学进展,2005年,29(5):227-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