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存在的申辩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2
存在的申辩就是要突出人这一主体,具体着力人的感情,人的意志,人的道德,人的追求。就是像李泽厚先生在《康德与建立主体性论纲》一文中说的反对封建官僚,要求人从“物”的奴役压迫和束缚下解放出来,要求人掌握自己的命运和自由,成为自己真正活动的主宰,因此提出了人的个体存在价值和意义。实际上,存在主义倒恰恰表现了个体的丰富社会意义。在《早春二月》中对个人的存在最强烈的申辩的声音来自陶岚,那种申辩显得最激烈,最有力。
早春二月的故事发生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的不久,在军阀派系混战的背景之下,在新的知识的接受下,女性意识觉醒,正如19世纪的俄罗斯的资本主义入侵到一样,高涨的自由平等、人的独立意识也深入到几乎被视为世外桃源的芙蓉镇。陶岚的扮演者谢芳女士的优秀的演出技巧和感情的投入,加上导演谢铁骊毫无虚设的细节描写和绝妙的语言把五四后要求自主的存在的申辩的生活真实以艺术真实的方式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高兴起来说个没完,不高兴起来,谁都不理。”
陶岚的性格是倔强的,有着强烈的爱憎。在萧涧秋还未到时,对她有好感的钱正兴问陶岚“岚,客人还没到啊”,可是正在绕毛线的陶岚从座位上站起来,捞起毛线就走;在门口,被方谋叫住,对方谋的“陶校长呢?”,陶岚只轻轻地摇了摇头,她不喜欢信奉资本主义的钱正兴,一句话也不想跟他谈,尽管钱正兴巴结奉承套近乎,陶岚掉头就走了,还反手把门“啪”地关上了。这是细小的细节,可是这充分变现出陶岚的爱憎分明,鲜明的个性,行动与感情的一致。陶岚有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她直来直往,她的存在就是个性化的存在,对感情的尊重就是对自我的尊重。当萧涧秋到来之后,陶岚主动和他谈话,“萧先生学问好,又走过很多地方,以后我什么都来向你请教,你能不客气地指教我吗?”“萧先生,您对哲学一定很有研究,希望你教点我真正做人的知识”“萧先生,听说您钢琴弹得很好,能教教我吗?”在萧涧秋面前,陶岚毫不掩饰自己对萧涧秋的好感,,陶岚表现出强烈的兴致,对他的知识和阅历,她都很钦羡,陶岚是开放的自由的女性,同时陶岚有敏锐的洞察力,对自己的爱憎分明的性格及哥哥的那句评语,她指出“他们都说我脾气古怪,其实我只不过是不懂得人情世故罢了”。这是反抗的声音,因为陶岚不是不懂人情世故,而是试图对抗这遏制自己的本性的人情世故。因为在萧涧秋刚到芙蓉镇,认为“我在这里的一切都很顺利,这儿给我平安而质朴的感觉”时,陶岚以一句深沉而惊醒的话显示出她的冷静客观的见解“这可不尽然,质朴里面藏着尖刁,平安的下面浮着纷扰”。陶岚,并不是不懂人情世故,反而是,她对人情世故的了解很深,但是她企图冲破这种人情世故,不想被人情世故而压制了内心的自我的声音,表达自己,表现自己的真性情,是她的追求。在“他人即地狱”的社会生活中,陶岚不想因为"别人""他们"的存在,而一定要遵循虚伪的社会规则,一定要迎合权贵、阿谀奉承。陶岚有着强烈的爱憎,而她就是要把这种爱憎按照自己的心意无保留的表现出来。陶岚以儿童的纯真的天性企图证明自己是为了自己而存在的,自己的行动言语也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观念,自己的价值理想。
二“我不像你们会说漂亮话,我是只顾自己的个人主义”
影片中当大家谈论自己所信奉的主义时,陶岚以嬉笑的口气说出了自己的信念--“我不像你们会说漂亮话,我是只顾自己的个人主义”。能讲这句话,在当时(故事的20或拍摄的60年代)引起的波澜该有多么大。陶岚不是虚伪的伪君子达尔丢夫那样的人,达尔丢夫为了地位金钱,会迎合世间的潮流暗中破坏别人的幸福。那样的人如果说出这句话是假意的忏悔,是贬低自己而引起别人的敬意,但是陶岚,在钱正兴和方谋在谈论个人都抱着什么主义作为信条时,她不是什么“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她作为一个有强烈先进意识的女性,她首先想到的是人的个人独特性,她的个人主义是希望人这个社会生命的个体是拥有抉择能力的主体性。西方的思想进驻先进的知识分子的意识中,诸如康德的批判哲学向我们证明人具有主体性的,无论是在认识论层面,还是伦理,情感,审美的层面,没有人的主体性,就不会有发现,不会有。陶岚阅读《新青年》等先进刊物,吸收自由平等博爱人权等思想的熏陶,在她的内心,强烈地要求人的权利,作为女性,她是幸运的,她生在中等家庭,母亲爱她,哥哥宠她,她有独立的行动的自由表达的自由,这已经慢慢的形成她鲜明的存在的概念,陶岚是一个独立的具体的存在个体,陶岚就是陶岚,突出个人主义,因为她只有一个信念,就是自己一定要做自己的愿意做的,不要被逼迫所不愿意的。这在后来他的婚姻观上体现得尤为明显。爱情是她的选择,婚姻更应是她自己的选择。尽管萧涧秋因为人道上的怜悯同情心,已经拒绝了陶岚的爱情,准备以婚姻来拯救处在流言中伤中的文嫂,但是对于陶岚自己不爱的钱正兴,不论钱的爸爸是多么有社会地位的士绅,无论是背上背叛诺言还是背上不孝的罪名,为了个人的存在而抵御各种流言蜚语,各种辱骂中伤,面对妈妈的伤心流泪,哥哥的徘徊焦虑,陶岚不惜抵抗到底。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陶岚正是以自己的意志信念,证明着自己的存在,绝不能因为任何压力而扭曲了她的意志思想,陷于永远的后悔和痛苦中。个人主义是存在申辩的理由。
三“请你快点看看孩子吧”
人是社会行署性为重的,个体不是只为自己的存在,存在的申辩,是为每一个存在的鲜活的生命而呐喊。在影片中陶岚不是骄躁自私的富家小姐,她富有同情心,在她的身上我们能看到女性温柔的人道主义精神。她非常关心处于贫穷等的弱势中的人群,萧涧秋第一次知道文嫂家的情况还是陶岚提出的话题引出的,陶岚关心文嫂的抚恤金的领取问题,为得不到政府的关怀的可怜的孤儿寡母而担忧,她知道未来的日子对文嫂一家来说是很难的。当问嫂的小小的女儿采莲告知萧涧秋弟弟病了的时候,当萧涧秋为“我简直都不敢去了,社会上的闲话太多了。”而犹豫时,陶岚主动陪同去。在文嫂家,陶岚帮助文嫂照料生病的小男孩,请医生,付药费。面对怠慢的穿着长衫的医生,陶岚忍不住发出“请你快点看看孩子吧”的愤激的话语。把幼小的生命不当生命,在流言蜚语里找笑料谈资,是多么可恨。这种医生连医生的救死扶伤的最基本的职业操守都没有。陶岚的“请你快点看看孩子吧”是多么急切地关心和多么强烈的控诉。小男孩死了的时候,陶岚声泪俱下,伤心的叙述当时的情景“我牵着孩子的手,看着孩子的眼睛聚光不到他的母亲......”她为生命的脆弱,伤心的不停地流泪。另外文嫂可以说是陶岚的情敌,文嫂自杀,对陶岚来可以说是一件幸事,可是陶岚并没有一丝的窃笑,她为活生生的一条生命被无形的荒谬的舆论的凶手扼杀而不能不激怒了,是的,当她带着采莲到家里,隐瞒她妈妈去世的那个时候,她的心里是波涛澎湃的,愤怒的,悲伤的,那时她的钢琴的声音又悲伤又激昂,有一团不平的怒火在燃烧。采莲是无辜的,可爱的小女孩变成了真正的无依无靠的孤儿,陶岚对这一家人的关心也只能延续到这个小女孩身上了。每一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的,不知有多少偶然的因素才造成一个个体生命啊。陶岚也只能以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好好地关怀这个小女孩了。从女性的人道的情感中陶岚呼吁每个存在的生命都是应该得到眷顾和尊重的,这是陶岚的对存在的申辩。
四“涧秋,我要跟你好”
存在的申辩,有自己的追求。曾经陶岚为了证明女性不比男性差,选择了理科,在事业上,在学生的事业中陶岚也一点也不愿落后于钱正兴他们;在爱情上陶岚一次次大胆的表白,这种自信,勇敢,使陶岚的形象高大了,相反,这也使萧涧秋的转折时期的知识分子的软弱徘徊沉默表露了。影片中着重表现了陶岚对爱情的义无反顾的追求。
在萧涧秋和陶岚的爱情中,我们可以看到陶岚似乎一直处在主动地位置,从一开始的见面产生的好感与钦佩到后来的共同经历舆论的压力,内心的愁闷,人世的悲剧到萧涧秋的离开陶岚的追逐的步伐,影片中的陶岚是循着爱的足迹而走的。
陶岚的追求是大胆的直率的,当芙蓉镇的谣言开始后,钱正兴辞职,陶岚对萧涧秋大胆的表白:“哥哥不让我告诉你的,钱正兴说我喜欢你”;当诬告诗的事情发生后,陶岚立即就说“我们要彻查一下”,还坚决的说:“涧秋,我要跟你好,我要他们看着我们好,让他们笑骂吧,让他们嫉妒吧,让他们在石壁上碰死,你是个意志坚强的人,你要拿出勇气来”。“我要跟你好”这坚决的告白时陶岚的掷地有声的宣誓。当萧涧秋为了道义拒绝陶岚而即将去与文嫂结婚时,忍着痛苦说“我相信你会同意,也会谅解,因为我们有同样的思想”后,陶岚激动对他的情感分析,紧紧抓住挽回的可能,发出了“你爱她吗?不,这是同情不是爱”的申辩。陶岚把自己的心思毫无保留地向萧涧秋表露,她是真诚的,爱就是爱了,没有什么藏头藏尾,畏畏缩缩的。为了自己的真实的爱情,不能有半点的欺骗。陶岚不顾社会的舆论,不怕别人的闲话与毁谤,发出的都是内心的对真正爱情的渴望。对于自己的幸福的爱情的追求,陶岚从来没有动摇或是犹豫,对钱家的态度她是强硬的回绝,对于萧涧秋的爱,陶岚积极地争取,为他去教书,为他去走到文嫂的家,甚至对采莲像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般的呵护。陶岚就是要用她的爱宣告她是一个存在的自主与担当的个体,追求自己的人生,达到存在的申辩。
《早春二月》中的陶岚是一个存在意识最强的人,她的个人主义的人道的申辩的声音荡涤着人的心灵。作品表现的是20世纪的20年代的女性的呐喊的声音,也是千千万万受束缚的人的呐喊。作品表现人的内心,表现人的精神需求,人的感情使得《早春二月》这部作品在十七年的特定的环境中被无情地批为“毒草”,可是究竟是“毒草”还是“香花”,经过时间的检验,在新时期的今天已经很明显。影片的陶岚的精神是跨越时空的跨越时代的跨越国界的,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内涵,延续着永远的魅力。
:
1社会院哲学研究所 论康德黑格尔哲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编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1
2 李存葆 高山下的花环/李存葆等著 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 1992.3
3中国文学史/朱栋霖, 朱晓进, 龙泉明主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