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社会科的学习形态与教材观念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8
社会科特别强调人在认识、处理和适应自身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主体性自我认识的价值。因 此,它在学习形态上,要求尽可能地运用开放的、自主的、可以体验的学习方式,去展开符合人类的社会发展 心愿的学习活动。
一、小学社会科的学习形态
社会科教学活动的本质,是通过“社会学习”达到认识社会、理解社会、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目标。它 从知识能力和实践活动两个方面,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得有关社会的新知识和新认识。作为“学习活动” ,它不能满足于知识的量的获得,而是强调通过知识体验(或实践)提高相关的技能和认识。例如有关地图的 教学,不能只说“知识领域”中的地图概念,首先要让学生理解的是地图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然后指导他们 去利用、去制作。换句话说,社会课上理解地图,不仅仅是获得“会看”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从制作中体会、 认识地图的实在功能。这里既反映出一种思想或态度,也透过不同的学习形态反映出学科的本质和教师的 能力。
我们把教学中学生的活动形式称作学习形态。一般地说,学习形态着眼两个方面:班级学习的组织形式和 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形式。前者主要指课堂教学中的集体学习、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后者主要指现场学习( 调查、参观),构成学习(手工制作、编制图表和绘画),视听觉学习(看电影、电视),讲义学习(听报告 和看讲义),报告学习(写报告书和论书),戏化学习(角色扮演),对话学习(讨论)等等。在社会习 过程中,前者和后者常常根据学习内容采取不同的组合,如集体学习+视听觉学习,小组学习+构成学习。选 择怎样的学习形态,既要考虑客观的学习条件和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也要考虑学习内容的安排和学习时间。
集体学习 为使所有学生达到同样的学习目标,在同一时间、地点接受同一教材和学习问题的教学方式, 称为集体学习。这一传统的学习形态的突出特点是,一位教师面对所有学生做内容划一的讲解。优点是可以提 高教学效率,也容易把握和检查教学质量。但是它也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缺点: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过分地强 调教师意志和教科书的权威性。今天,日本的小学社会科虽说还是以集体学习为主要形式,但在课程观念上有 了很大的变化,不仅引入了小组学习和个别学习,而且特别强调活动性课程的作用。即便还是一位教师面对三 四十名学生,可是学生已经成了真正的学习的主体,教师不再扮演“权威”的角色,他们成了学生的学习向导 。
小组学习 其特点是以学生活动为中心。活动性质是主体的、积极的和协作的。一般多以课题、兴趣或学 习目标编组,讲究自愿组合的原则。这种学习形态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要求组内成员积极、自由地交换意见 ,并在讨论和研究课题的过程中,培养具有社会性的学习态度;以及相互尊重人格、相互协作、主动分配和承 担角色,培养负责任的社会态度。
个别学习 社会科在强调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适应、相互学习的同时,也重视发展有个性的学习形 态。个别学习就是为适应学生个人的能力、兴趣等个性差异而提倡的。在日本,个别学习多采用程序学习和教 学机器等形式。但是,由于该学习形态还不能反映学生思考过程的多样性,也不能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提供帮 助,因此它仅仅是个辅助的学习手段。
现场学习 让学生走出课堂直接观察社会现象,查访人与人的社会生活,我们把这些参观、访问、调查和 谈话等学习活动,称为现场学习。因为社会科是有关社会现象及问题思考的学习,所以不能单纯地依靠书本知 识。现场学习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眼睛看、耳朵听、脑子想,用自己的行动去体验具体的事,对一切社会现象的 理解,都建立在自己搜集的事实、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基础上。这是社会科学习的特征。
构成学习 它是将参观、考察等获得的资料、素材,制成模型或标本、图画或图表的一种表现活动。也就 是说,它是一种将参观、调查的内容,有目的地、具体地进行归纳和整理,并用一定的技能形式表现出来的学 习形态。它极易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日本小学低年级社会科以造型为中心,常 采用制作全景画和漫画的形式;高年级多以文字和数字为中心,并将其制作成资料集和小报。
戏化学习 让学生通过扮演角色达到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的学习活动,称为戏化学习。将人物或社会 生活戏剧化,由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有助于学生如身临其境,体会社会生活,深刻地理解社会现象的意义和 价值,培养他们的社会合作精神和有责任感的社会态度,也可以间接地丰富他们的社会经验。
二、小学社会科的教材与教学内容
谈及教学活动不能没有教师、教材和学生。学生从教师那里获得知识的依据是教材,而准备好的教材和能 自如地驾驭教材的能力,又是教师的重要资质。那么在社会科中,好教材是个什么样子,怎样去准备好教材呢 ?
教师有必要解决好教材观的问题。教科书中心主义是社会科中最要不得的东西。社会科教师必须知道,他 如何制定目标,他的社会价值观和文化价值观如何通过知识、概念和法则等教学内容传达给学生。因此, 教材是作为一定的教学内容学习的前提,其作用是向学生提示具体的素材,其价值是向学生传达教育内容。
例如,三年级“我们的生活和商店街”单元,了解社区的消费生活状况和商店街的买卖情况是教育内容。 怎样理解教育内容呢?首先,从“看得见的东西”入手,如买东西的人如何挑选、如何品评,卖东西的人如何 促销、如何经营。其次,通过已经直接接触、直接体验的“看得见的东西”,去探索它背后的社会存在意识和 观念。此时必须有教师的高明指导,因为人们的消费愿望和目的等种种“看不见的东西”,既不能用教材简单 地固化,也不能单纯地指望学生自己消化,尤其是让学生通过鲜明的表象看到“买和卖”的社会意义,更不是 看看、听听就能够理解的。这就存在着一个教师将教材的意义和界限明确意识化的过程。
教材的意识化过程,就是教材的选择和开发过程。作为教师必须具备选择和开发教材的能力。从教学情景 看,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学生差异和地域实态的不同,也决定了同一教材有着不同的教法。那么,如何选择 和开发教材呢?首先,我们要着眼于好教材,其条件有4点:①教材与教育内容密切关联。教材能正确地反映教 育内容,并具有反映教育价值的典型内容。②符合学生和地域的实态,并能反映教学过程的文化价值和学生发 展价值。③适宜学生的情感和思考,注意到学生的学习盲点,有助于帮助学生产生学习好奇心和问题。④学习 内容富有弹性,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思考,多方面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所谓准备好的教材,就是将教材梳理 成有连贯性和性的学习程序:发现学习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学习过程生成新的看问题的方法和思考 方式——再发现新的问题。
三、社会科实施的基本条件
1.教育思想应该具有民主的和开放的性质。社会科教育内容必须包含明确的价值观念和文化信念,并尽可 能地将社会意志和个人发展意愿统一起来。
2.教育目标必须是整体的和可以评价的。它应有效地承担社会科的传授功能、训练功能和养成功能的教育 任务。
3.教学方式必须是弹性的和多样化的。
4.教学内容必须是规范的和的。它既能够符合基本标准和水平标准,也能符合发展标准和技能标准。 它应该有助于增加社会现实感,达到让学生认识社会、关心社会、适应社会的教育目的。
5.教学过程必须符合上述要求,并有选择地、创造性地工作,能使教学活动有利于人们对个人社会生活态 度的反省,进而影响到学生对生活方式的选择。
6.教学评价必须是非限制性的和可操作的,同时又必须注意它的发展性和导向性功能。必须让评价内容和 手段,更合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普遍价值和要求。
下一篇:素质教育与高中数学课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