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性在阅读教学中的体现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8-18
内容摘要: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阅读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还应该是人文性的体现。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正确把握文章的人文性,在备课中融进情感,精心布局,在课堂上处处展示“人文性” ,并重视学生的人格培养,从而逐渐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字:人文性 阅读教学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些阅读课上,教师对句子、句式的掌握,或者朗读指导很有成效,突出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但是忽视了语文人文性的本质。正如家商友敬所说“‘知识’有两个层次组成,浮在上面的是‘信息’,它能为你所用,而不能沁人心脾;沉在下面的是‘文化’,他沉淀而为你的修养、思想、观念。我们近日教育的弊病是取其‘花’而不取其‘实’,大家都成了追逐信息的‘狂蜂浪蝶’,难以培养出有文化修养、有思想观念、有独立人格的‘读书人’。”语文阅读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还应该是人文性的体现。
   所谓人文性,从感性的层次来讲,是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接纳,对人的尊重,对人的爱护,关怀;从理性的层面来讲,是对人终极价值的追寻,对人类命运的忧患。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可理解为语文课程具有人文属性。作为语文课程所传授的对象,汉语言的“人文性表现尤为突出,它体现一种人文精神,即不把语言仅仅看作一个客观、静止、孤立、冷峻,在形式上自足的对象,而把语言看作一个人参与其中的、与人文环境互为关照的、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音释过程。”
   由此可见,人文性突现了感性因素和情感因素,因此人文性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也昭然若揭了。如何在阅读教学中体现人文性呢?
   
   一 、正确把握文章的 “人文性”,在备课中融进情感
   作者在写作文,必定是先具备了一定的人文性,才来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整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的人文性。因而,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必须正确把握作者的人文性,让教学内容处在这个人文性的观点下。
   如《白杨》,我们在备课是可能会认为它的人文精神体现在赞扬白杨一样的边疆建设者们不怕艰苦、扎根边疆的崇高精神。可当我们反复阅读,深入钻研后,我们会发现课文为什么要写爸爸带孩子到边疆读书的事呢?又为什么在文章结尾写上“在一棵高大的白杨身边,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可见,文章并不仅仅在赞扬边疆的建设者们,而且还热情地礼赞了他们教育自己的子女也要像白杨一样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精神。由此可见,我们教师如果没有足够的情感,学生也不会产生应有的情感,也就不能感悟文章的人文性。
   窦桂梅老师也正是利用了强烈的情感,在教学《朋友》时,用一次次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朗读,打动了在场所有的学生,他们一个个热泪盈眶,唏嘘不已。每个人都有一定的情感,作为教师就得有丰沛的情感,这样才能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情感。正如窦桂梅老师说的那样:“我在备课时充分融进感情。从教材中体味壮烈的篇章,优美的诗歌,有趣的童话,富有哲理的寓言,感人肺腑的故事。于是课上我总是富有激情,以饱满的热情,真挚的感情去感染学生,启迪他们的智慧,滋润他们的心灵,振奋他们的热情。”
   
   二 、精心布局,处处展示“人文性”
   (一) 教师要从大处着手,确定事关全文的人文性,语言文字特色的中心点。因
   为教材不过是个例子.但是不同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观念,不同的教学习惯和采用不同的教学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倘若过分强调思想教育和联系现实,便会大谈作品时代背景,讲资本主义国家里社会上种种丑恶现象并联系我国家中的类似现象,让学生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倘若当作文学作品来欣赏与评价,便会在文章的开端、、高潮、结局和小女孩形象上大做文章,尽情抒发;倘若当作语言工具的理解和运用的一个示例,则会着力于课文的语言因素,让学生感知,理解人物,体会每次幻想的内容。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文章的中心点。《卖火柴的小女孩》应该让学生从小女孩对幸福、亲情、美好生活的向往中,更加珍惜我们的幸福生活。
   
   (二)教师要在从小处着手,精心展开局部引导。
   ⑴析题阐义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窥测文章中心内容的窗户。在阅读教学中应紧扣文章题目,
   挖掘其中的蕴义,使学生在析题中明理。如学习《草船借箭》一课时,教师提出:课题中为什么用“借”而不用“骗”?让学生读文章,互相讨论,各抒己见,然后共同归纳用“借”的好处:一说明有借必有还,到以后战斗的时候“归还” ;二是用“借”赞扬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
   ⑵品词评句
   语言文字是情感的载体,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
   揣摩其中的思想感情。 “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落花生》一文的重点句子。一位老师先让学生说说体面的意思,然后问:“人要不要讲体面?”
   生:人要讲体面。
   师:为什么?
   生:因为衣着整齐看着舒服。《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第九条就是“穿戴要整洁”。
   师:是的,人要讲究体面,一个穿戴整洁的人能给人良好的印象,反映出这个人良好的知识修养和文明程度。那么“只讲体面”是什么意思呢?人能不能“只讲体面”呢
   生:“只讲体面”就是一味地讲体面,不顾其他方面。我们人不能“只讲体面”,要讲工作,讲对集体、对社会的贡献。
   师:讲得好。那么,我们做人要做什么样的人呢?
   生: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社会上有没有这样的人呢?
   生:有。雷锋就是一个典型。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把节省下来的钱捐给灾区,自己却穿这补了又补的衣袜。我们不仅没有感觉到他不讲体面,相反却认为他是最美好、最伟大的人。
   师:说得真好。现在你们对这句话的意思理解了吗?
   生:理解了。我们要讲体面,但不能只讲体面。重要的是讲心灵,讲对社会的贡献。教师引导学生用自身的感受与心智去感受一字一句,体会其中的情感,经历一次
   情感的升华,朝着“真、善、美”的境界走去。
   ⑶设境激情
   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深入情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师可采用多媒体、录像、角色表演等多种形式创设情境,使学生体会文章的意蕴。如一位老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时,讲台上放着两盆碧绿的万年青,黑板上方正中,悬挂着周总理的遗像,遗像上披着黑纱,学生的课桌上放着学生精心制作的小白花。教室里充满了庄严、肃穆的气氛。教师怀着悲痛的心情,用低沉的语调,缓缓地讲述着“在1976年1月8日,一颗巨星陨落了,一颗伟大的心脏停止了跳动,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去世了……”然后播放哀乐,同时配以传情的范读,震颤学生的心灵,激起了学生对周总理无限的深情。同学们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有的学生还流下了泪水。教师就是要用情去感染学生,感化学生,把学生引入到课文的情景和意境中去。
   ⑷质疑探究
   清代一位学者说过“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牛顿也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
   题更重要。”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对学生渗透人文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学习《飞夺镇泸定桥》一课时,我让学生质疑。其中有一个学生提出为什么敌人不把铁链也炸掉,使红军过不来,而只是抽掉木板?这个问题有新意,我先肯定这个同学爱动脑筋,然后让学生仔细读书,并让学生想象敌人当时的心情,从中学生明白到:敌人当时认为抽掉木板,只剩下十三根铁链,再加上山高水急、重点防守,即使是飞也飞不过来,哪里还用得着炸铁链。这样,从侧面突出困难之大,从而更加烘托出红军夺下天险的英勇无畏的精神。
   以上几点做法就顺应作者人文性引导语言文字这一,以把握作者内在的人文性为骨架,构建血肉丰满的课堂阅读教学。
   
   三 、重视人格培养, 逐渐提高人文素养
   新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以课文为例子,强化学生人文性的自我扩充。语文教师必须担当传播真善美的使命,重视人格的培养,使学生逐渐形成高尚的情趣和健康的个性,逐渐提高人文素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教给学生一般的语文知识,还要讲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对人生的看法,对文学的理解,对大千世界的感受传递给学生,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
   这样学生才有丰富的人文情怀去爱国、爱人和自爱,他们也就有了高尚的追求,有了探索的热情,有了奋进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而这也是他们进取的内动力和创造的催生力。在教学《登山》一课,应着力引导学生学习列宁面对艰难险阻的英勇无畏精神,引导学生克服消极情绪,养成勇敢无畏的心理品格;在《李时珍》、《詹天佑》的教学中,挖掘出李时珍、詹天佑强烈的敬业精神,引导学生克服浮躁马虎的毛病,养成踏踏实实、孜孜以求的心理品格;在《我的战友邱少云》中,体会邱少云烈士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壮举,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
   教师应把文章中深邃的思想,以及独具魅力的人文情怀融入到阅读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引导他们努力把模范人物的品格移植到自己身上,借助教材中这些得天独厚的育人因素,优化学生的人格结构,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最后,请让我用一位语文老师曾经说过的话来作为文章的结尾,希望对我们语文工作者有所启迪:“语文课,我要教你们的不只是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希望能教你们如何去做一个人,一个真真正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