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自主课堂的探索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8
“ 以学生为本 ” 是实施素质的关键。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自主课堂的实践真正体现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本文试图从让学生自己学,让学生自己读,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自己问,让学生自己练五个角度,探索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实践与操作,最后阐明让学生自主课堂的原则。
关键词:
自主选择 感悟 会问 独立见解
目前, “ 以学生为本 ” 的教育理念正逐步深入人心,但还有不少教师在潜意识中用 “ 齐步走 ” 的观念指导教学,用统一的要求、统一的目标来对待不同的学生,以至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种种的弊端:
1 、讲得太多、太滥、太杂,导致学生漫不经心、恹恹欲睡。
2 、问得太多、太碎,导致学生无所适从,索性不去多想。
3 、太多强调单个学习,导致学生在想到困难时束手无策、孤立无援。
4 、设计的练习机械、重复,导致学生练习时索然无味、敷衍了事。
学生是有差异的 ,怎能让学生齐步走呢?找到了教学弊端的症结,该寻求怎样的解决方法呢?我们努力摸索,逐渐明确了方向 —— 让学生自主课堂,即把课堂让给学生。这里的 “ 让 ” 有 “ 五让 ” :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自己学;保证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读;创造表现的机会让学生自己说;强化自主的意识让学生自己问;把握训练的兴奋点让学生自己练。
一、让学生自己学
让学生自己学,并不是完全让学生自己去学,老师什么也不讲,而是将教和学有机地统一起来。教学时,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多方面的选择权利,让学生学得主动。
1 、选择 “ 理解 ”
在阅读教学中,因不同阅历、不同个性的孩子,对课文内容一定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们应尊重学生独特的想法和观点,不轻易否定,因为人人都有选择 “ 理解 ” 的权利。
如教学《草船借箭》一文时,有学生提出应把课题改为《草船骗箭》,因为诸葛亮是用欺骗的手段从曹操那里得到箭的。这时学生犹如炸开了的油锅,各抒已见,有的说: “ 《草船借箭》适宜,因为文中写到:诸葛亮吩咐军士们齐声高喊: ‘ 谢谢曹丞相的箭 ’ ,骗不必言谢,借了才要谢。 ” 有的说: “ 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把借来的箭还给了曹操,不是有借有还吗? ” 还有的说: “ 骗是个贬义词,用《草船骗箭》与课文的写作目的赞扬诸葛亮的足智多谋就不吻合了。 ” 学生的理解多么富有个性。
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学生的思维限制在 “ 一 ” 上,而是要努力促使他们去探索 “ 多 ” 。多侧面、多层次、多角度想问题去理解,这样,一定会显露学生创新的触角。
2 、选择 “ 学法 ”
研究表明,不同的人适应不同的学习方法,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每个人都可以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调控,为学生提供适当的学习条件和环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觉选择不同的学习方法,并不断优化,使学习活动卓有成效。
如教学《田忌赛马》一文,在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自己去想办法读懂这篇课文。读后作了读书方法的交流,有的学生说是抓住课题读懂课文的,课文主要写田忌与齐威王赛马,第一场输给了齐威王;第二场还是用原来的马,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赢了齐威王;有的说借助课文插图,看图后再联系课文有关内容就知道田忌赛马是怎样转败为胜的;还有的说读课文最后一节,再回溯上文,都能帮助我们读懂课文。又如背诵优美语段时,学生背诵的方法也是五彩纷呈的:抓重点词句背;列提纲背诵;滚雪球法背诵等。
实践证明,学习方法因人而异,各有千秋。教师要善于引导、适时点拨,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让学生自己读
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吕淑湘先生说过: “ 学习课文主要是读、听人读、自己读。 ” 读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训练,《语文教学大纲》中也明确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中高年级要重视默写。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保证时间让学生自己读。
我们可以安排如下四步来完成一篇课文的朗读教学。
1 、读通课文
新课伊始,教师就安排学生读通课文的环节,即要求学生做到字字音准、句句通顺。这是理解课文的起点,教师要舍得花时间,可运用多媒体等教学媒体,把语言文字变成直观生动的图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或者教师作性地范读,或让学生自由轻声读、同桌读,这样将无声的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初步的整体感悟。
2 、读懂课文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就要坚持在 “ 读 ” 上下功夫,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讲解和烦琐的提问,课堂上要增加个体读的时间,安排默读、轻声读、分角色读等形式,让学生人人读起来。通过读,教师能检查学生的感悟,适时点拨,使语言文字蕴含的情感直接作用于学生,直至读懂。
3 、读熟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无非是个例子,把一篇篇课文读懂不是最终目的。学生将那些文质兼美的书面语言积累下来,并使之内化,逐步做到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才是目的,教学中通过引导让学生默记、熟记、听记来读熟课文,提高运用书面语言的表达能力。
4 、读好课文
真正读好课文是建立在对文章思想内容理解基础上的,决不仅仅要求学生这儿读得重些,那儿读得轻些,这儿读得快些,那儿读得慢些。美读时,教师要有情感地去导、去读懂课文中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首先要让学生进入作品所渲染的 “ 情境 ” ,领会其中表现的 “ 情调 ” ,这样,方能激起学生的 “ 情思 ” ,诱发他们的 “ 情感 ” ,从而潜移默化中培养高尚的 “ 情操 ” 。通过读,让学生达到 “ 其言皆出于吾之口,使其意皆出于吾之心 ” 的感悟境界。这是对作者书面语言的一种领悟,一种再创造。
三、让学生自己说
让学生自己说,我们首先必须强化一种理念:变 “ 差生 ” 为 “ 差异 ” 。传统意义上的 “ 差生 ” 只差在学习成绩上,然而他们创造的潜能却不差。课堂教育面向全体学习,尤其要为 “ 差生 ” 提供发挥、展示自己创造才能的空间。课堂上,当一个学生一时回答不出问题,马上令其坐下,而另请 “ 高明 ” 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时,我们不防耐心地给予期待性的评价: “ 大家别急,让他自己想一想,相信他会弄懂 ” ,让他们积淀思考、参与创造的信心。
其次,要 “ 鼓励学生发表独立见解 ” ,这是《语文教学大纲》对小学生阅读要求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常会发现这种情况,当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们会各抒已见。但很多时候,他们对前面同学的回答充耳不闻,只会按照自己想好的答案去说,不会对前面同学的回答进行补充、改进或提出异议。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不知不觉起示范作用,教给学生发表不同意见的方法。如: “×× 回答得不全面,我还想补充一点 ……” , “ 我对 ×× 的回答有不同看法,我认为 ……” , “ 我非常赞同 ×× 的观点,如果 …… 那么 ……” 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模仿着批判性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同学们唇枪舌战,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生生合作、师生合作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真正的落实。
四、让学生自己问
课堂教学中让学生 “ 会问 ” ,我们在实践中应实施如下教学策略。
1 、教师既可以以问引问,更要提供高质量问题的范例
心告诉我们:学生是喜欢模仿教师的 。同样,学生提问也喜欢模仿教师的行为方式。如果教师倾向于问能增强高水平思考能力的问题,学生同样会以教师为榜样,在教师的引问中潜移默化地学会这些问题的发现以及思考的范式,从而缩短自己产生有创造性问题的时间。
2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行为要提出明确要求
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提高学生提问质量,我们应从三方面对学生提出 “ 三不要 ” 要求:
① 不要为提问而提问
提问是学生积极思维的结晶,是思维成果的一种外显表现形式,而非教学任务。避免使学生形成一种错误观念,认为提问是课堂发言的必需,每节课都得有所表示。
② 不要一疑就问、每疑必问
为避免学生的问题流于肤浅和表面化,教师要让学生在深入思考后再提问,一些能通过自身努力,或借助工具书或与同学互相讨论能得以解决的问题,则不必提问。
③ 不要含糊其词
问题的表述要尽可能地清楚明白。清晰的表达不仅可使问题明朗化,还能帮助学生理清思路,为问题的深入探讨和解决提供契机。
3 、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氛围,提供提问的机会。无论学生提问什么问题,教师都要给予鼓励,要号召全班学生向经常提问的同学学习,看谁提的问题多,提的问题质量高,努力创造良好的、民主的、宽松的课堂氛围。学生若有疑问,鼓励他们不仅可在授新课前问,可在课后练习前问,甚至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可以问,以培养学生问的兴趣。
4 、让学生自己问,教师不仅要释疑、解惑,而且要启思设疑,引而不发。教师决不掩饰自己在某些问题上的失察,甚至无知,也不因似是而非的回答遏止了学生的创新。教师需要采取平等、开放、诚实的态度,需要尊重并认真思考学生的提问,不能让问题止于自己。通过让学生问,真正懂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结论,而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
五、让学生自己练
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形成,离不开语言实践。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自主选择、自主欣赏应用,从而形成一定的语文能力。
1 、自主选择运用
让学生在 “ 练习方式 ” 上自主选择,就是认同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求统一,但求。课堂练习不是教师指令性的,一刀切的机械性的作业,而是自主选择、独立设计,用心创作的作业。
教完一篇课文,我们可以只向学生提出一些基本的作业要求,即体现教学目标的 “ 下限要求 ” ,如适当抄写几遍生字新词,摘录文中优美句段等,其它则悉由生使,随意安排,尽情发挥,自由驰骋,给学生很大的身由度。每个学生自己设计 “ 我的作业本 ” ,学生借鉴黑板报的样式,运筹帷幄,通盘考虑,从设计到誊写、美工做到一丝不苟,内有 “ 书海拾贝 ” 、 “ 鹦鹉学舌 ” 、 “ 想象天地 ” 、 “×× 锦集 ” 等内容,这种练习方式,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激活了学生的创作灵感,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和培养。
2 、自主欣赏运用
“ 自主欣赏 ” 是让学生自己去体味语言文字的魅力,在体味语言文字中积累知识,陶冶情操。通过欣赏让学生主动地将掌握的知识、信息迁移指导现实的生活,并在应用中寻求创新。如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思,我们允许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查字典、找近反义词等方法加以理解的同时,可让学生把词语请出课文,灵活自主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如《鸟的天堂》一课中,一学生说: “ 我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到 ‘ 留恋 ’ 的意思是舍不得离开。看到留恋这个词语我就想到了自己,我现在已是六年级的学生了,不久就要离开母校升入中学,我很留恋这里的老师,很留恋我的母校 ” 。多精彩的回答。
让学生自主课堂,我们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 、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将学生主动性地发挥作为一个突出的因素来研究,在各个环节上让学生自主地完成任务。 2 、民主性原则。营造民主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氛围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弘扬独特的个性,展露创造的潜能 。 3 、全体性原则。在教学中强调因材施教,因人定标,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 4 、性原则。根据儿童发展的年龄、心理特点,依据现化理论,让课堂显效,让学生发展。
做教坛不懈的探索者,构建学生自主的教学模式,我们应牢记 “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 。
上一篇:营造教学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下一篇:结合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想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