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高校教师党建工作 创新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静 时间:2010-08-14
  摘要:高校教师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其素质将直接影响高等的方向和培养质量,如何建设一支政治思想素质过硬、职业道德高尚、勇于创新的教师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党建;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创新
  
  高校教师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特殊而重要的群体,其政治素质将直接影响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培养质量,考虑到目前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利益寻求、职业理念、价值追求等方面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如何建设一支政治思想过硬、职业道德高尚、勇于创新并在科研、教学、育人等方面都有较深造诣的教师队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加强青年教师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1、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年教师中最优秀的一部分,是青年中的精英。高校教师承担着培养大学生成为高素质人才的重任,肩负着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任务,责任重大,任务艰巨,努力把他们培养成青年中的先进集体,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职责。青年教师不仅要担负教书育人、传承知识的重任,也面临着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责任。建立一支什么性质、什么素质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关系到党的事业和国家的命运、前途,高校党建工作责无旁贷。
  2、当今,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改革中利益格局的变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产生了许多现实问题,高校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在利益寻求、职业理念、价值追求等方面出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这些,都对高校阵地形成了强烈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因此,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地在高校阵地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发展观。
  3、推进高校党建工作创新,促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是当前我们高校党建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教育创新的重大任务之一的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创新,必须以党建工作的创新为先导。高校党委必须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南,总揽全局,以改革的精神和创新的思路,积极推进党建工作创新,促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创新。
  
  二、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与观念创新
  
  高校党建工作的创新,要把推进党的思想建设的创新作为首要任务。促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与观念创新,是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创新的重要目标之一。推进党的思想建设,促进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想与观念创新应从以下几方面实施:
  第一,要挖掘创造潜力。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对于党的思想建设创新工程,既是严峻的挑战,更是难得的机遇。高校党组织要抓住这一机遇,准确把握高校青年教师队伍的特点和走向,紧密联系高校实际,运用新时期党的思想建设创新成果,为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提供可资借鉴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发挥青年教师的创造性,挖掘青年教师的创造潜力,为高校教育创新服务,为国家科技创新作贡献。
  第二,要突出时代特色。当代世界局势瞬息万变,高校党的思想建设创新,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要教育青年教师充分认识到“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重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新创造,是指导高校建设发展的新实践的时代指针。
  第三,要注重实际效果。讲求实效,深入实际,了解青年教师的思想现状、个性特点,研究其思想观念形成的内在原因和社会根源,结合高校教学工作实际,建构相对完备的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加强对青年教师的理想信仰教育,帮助广大青年教师面对实际,正视问题,坚定信念,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地将思想与行动统一于党的要求之中。   三、抓好党的组织建设,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的创新
  
  第一,要抓好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创新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处在教学、科研、管理工作和思想工作的第一线,是学校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工作状况对学校的建设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优秀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以优秀党员的示范效应为载体,让青年教师做有样板、学有目标,引导青年教师队伍建设。
  第二,认真做好在青年教师队伍中发展党员的工作。要扩大党在青年知识阶层中的力量,精心制定发展党员工作计划,在坚持标准、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吸收符合条件的优秀青年教师入党,不仅给党的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提高了党的队伍整体素质,而且有助于先进分子脱颖而出,有助于弘扬正气,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为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建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管理运作创新的长效机制。高校党组织要加强组织建设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委委员具体负责、基层党组织密切配合的关爱青年教师成长的长效机制。通过领导体制与活动方式的创新,从制度上、机制上保证教学、科研等中心工作的长期有效运行,进而推动高教事业的不断发展。
  第四,深化高校人事与科研管理制度改革搞好党的组织建设,对于高校的创新发展和青年教师的健康成长,具有示范作用和重要意义。抓好党的组织建设创新,制度创新是关键,好队伍需要好制度,好制度对于吸引人才、提高素质、优化结构、稳定队伍至关重要。党的组织建设创新要与青年教师的教学、科研、育人等工作紧密结合,引进干部制度创新中所形成的开放平等的选人用人观及优胜劣汰机制,创新青年教师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与人才竞争机制,建立和完善优秀青年教师的选拔、培养、任用、考核和奖惩制度,鼓励破格晋升,充分发挥他们的才华,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
  
  四、搞好党的作风建设,促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内容、方法与手段创新
  
  高校党的作风建设创新,就是在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同时,新的实践经验,不断弘扬和丰富新的作风。
  首先,要从思想作风的创新入手,推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思想理论的内容创新。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创新的核心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党的理想信念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体现,而信仰作为最高层次的思想观念,对青年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针对当前青年教师的实际,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宗旨教育、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和形势任务教育。要推陈出新,及时补充那些反映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时代精神的内容。
  第二,要深入倡导优良学风的创新,推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方法创新。创新学风主要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讲求学习方法、教育方法的创新。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中,学会运用新思维,探索新思路,采用新方法。要注重培养青年教师的创新精神,充分激发创新潜能,全力提升其创新素质与能力,促进青年教师个性的全面发展。
  第三,要以工作作风的创新为突破口,推动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手段创新。良好的党风会给师德师风、学风校风以巨大的影响。高校党组织必须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良好的形象,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不断创新工作作风。并以此为突破口,努力探索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手段、新途径,重在以人为本,加强关爱青年教师成长的制度化建设。坚持从政治大局着眼,从业务和生活入手,做到政治上关心、业务上培养、生活上帮助,全方位培养青年教师的成长,营造良好的青年教师成长环境,使广大高校青年教师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中来。还要营造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尽可能多地为他们提供各种进修、培训乃至出国深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教学与科研方面更快地提高和进步。
  
  
  [1]叶志雄,沈逸萍.试析当代青年教师思想道德现状及成因.长春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3).
  [2]郑林龙.关于加强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3,(2).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200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