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的创新教育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未知 时间:2010-08-15
如,实施多层次教学,缩短讲授时间,允许部分学生(尖子生)不必围绕教师和黑板转,对他们的要求可以是跳跃式的与教师配合等等。 
    
   1.3不断变化和丰富学习活动的空间 
    
   一场戏拍得如何,与导演的选择场景至关重要,教学也是如此。对学习的空间,小组讨论的空间,实验室、社会实践基地以及大等空间,都应成为备课的一项内容进行构思、加工和布置。
   
   
   2.学生思维的空间 
  
   创新性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与提高,其灵魂是创新性想象力,其表向性特征是具有独创性。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是让学生的学习不拘泥于课本,不搞简单的就事论事。 课堂教学要不断创设梯阶问题情境、以医激趣,以疑促思。让学生在不断解决新的问题中获知、练能、增信,即在学生的头上始终有一个跳一跳就能摘到的桃子。这就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层次性,做到层层递进;解决问题具有启发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克服包办灌输的做法,绝不能把桃子摘下来送到学生的手中。这种情况在我们的教学中屡见不鲜,应及时予以纠正。总之,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是要杜绝人云亦云,以优生代替差生的思维,以教师代替学生的思维等现象,此外还要做到让学生的思维从书本拓展到生活、社会和自然,让学生逐步由跟着问题学转变为学中能发现疑问、解决疑问。
   
   
   3.学生表现的空间 
   
   一项好的技术如果不能转变为产品,则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同样,在适宜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里,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外部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的创新意识,如果得不到表现,得不到认同或修改的建议,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创新意识就不能强化,慢慢地,学生就会失去创新的动机。因此,我们的教学要努力培养每位学生表现的空间,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动手操作绝技,充分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以及他们精心构思的作品,如诗歌、模型、标本等.在课堂教学中,3个学习空间的开发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及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也为师生双方关系的和谐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