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美育与人本教育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岑 岚 时间:2010-08-15
 摘 要:社会受世界的主宰和技术理性的支配,过分强调社会本位和知识本位,使,包括道德教育失去了人性的底蕴,并产生种种弊端。在这种背景下,呼唤实行"以人为本"的教育,成为时代对教育的要求。为了要达到这一教育目标,美育是一条很重要的途径--用美育陶冶感情,培养健康人格;用美育塑造心灵,构建精神的家园;通过美育,促进德、智、体的全面。
  关键词:美育;传统教育;人本教育。
  
  一、引言
  
  人本主义的思想源远流长,通常认为它起源于古希腊文化,形成于文艺复兴,发展于启蒙运动,在现代社会得到不断地完善,同科学主义一道相互竞争、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化的基本精神,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而人本主义教育,从广义上来说,泛指"以人为本"的教育,它重视人的自主性与独立性,强调个性自由充分发挥,目的是促进人全面而和谐的发展。从狭义上说,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特指20世纪60至70年代盛行于美国的一种教育思想。这一教育思潮强调人的潜能的发展和自我实现,主张教育是为了培养心理健康,具有创造性的人,并使每个学生达到自己力所能及的最佳状态。
  我们知道,科学主义教育和人本主义教育两大思潮之争由来已久,直至今天仍然存在着矛盾和冲突。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的兴起,是因为科学的发展显示出了科学知识(理性)的巨大威力;而人本主义教育的产生,则是同一原因的另外一种结果,即科学知识这种理性思维淹灭了人的本性。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科学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日益明显,人的个性、主体性的沦丧,让我们不得不感受到了自我的残破和生存本性的异化,教育中获得知识的过程不再成为人的乐趣,科学知识竟成了奴役人的工具。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由于"技术统治一切"的理论和各国进行教育改革都未能使学生和社会从当代尖锐的矛盾中解脱出来,同时斯金纳的"程序教学法"和布鲁纳的"发现法"也受到了一些理论教育家的批评,认为程序教学法和发现法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人本主义心家根据人类自身的发展特点,提出了人本主义的教育目标,既培养能够适应变化的、知道如何学习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这个教育目标即包括知识教育和认识能力发展的教育目标,也包括情感意志发展的教育目标。
  因此,人本主义教育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相信学生的本性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认知、情感、兴趣、动机、潜能等内心世界的研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立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帮助每个学生充分挖掘自身潜能,发展个性和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使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思想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基础教育的共同取向,是各国基础教育改革关注的焦点。
  
  二、我国传统教育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我国的传统教育,尤其是我国的"应试教育"过分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这种学习几乎总是读、写、背、算的基本技能训练,而学生内心的感受、态度、审美能力和表达能力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几乎很少涉及。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处于基础教育阶段的学生,他们的生存状况往往是:生活机械和单调,封闭和禁锢,平庸和乏味;他们拼命地学习知识,在题海里挣扎,在作业山上爬坡,他们的个性和独特性受到压抑和忽视;他们没有时间去玩耍,没有时间去独立思考,没有时间去享受自己的各种爱好,也就没有时间去体会生活的丰富、生命的可爱和人生的意义。长此以往,他们变得毫无生气和麻木不仁。例如,小学生为了获得些时间去玩耍,可以出钱"雇"同学替自己完成作业;中学生为能冲破年龄情感、意志的防线,可以弑父弑母;大学生为能过"理想"的生活,可以出卖自己的灵魂与肉体。这些事实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教育中存在的种种弊端。可以这么说,教育一但丧失人生的幸福,它就可能进一步损害人的理智和创造的活性,甚至可能会因为人性中情感的弱化而危及道德人格的生成。例如,目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事例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中小学里学生间的"拔毛"现象亦很普遍,更有甚者是一些"弱者"为能正常学习,还出现了交"保护费"寻求"保护";一些青少年不堪学习的重负,而对自己父母施暴的事件,令人触目惊心……高分低能的现象和智力上的高能儿、品德上的低能儿现象屡见不鲜等等。当然,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也不可否认我们的教育也是存在问题的。如果学生的学习不带有情感色彩,那它就是空虚、无意义的学习,是失去人性化的学习,罗杰斯称其为现代教育的悲剧。
  近年来许多令人触目惊心的现象不断促使我们反思,一方面,我国的和人才筛选制度为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人力资源,极大地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但另一方面,这种筛选制度使得大部分学校和家庭都认为自己的孩子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名牌大学,长大后就会有"出息"。于是,才会有现代学校的高度科学化的课程体系和高深的科学知识,科学知识在这里完全体现了工具性,而不再具有人性。科学技术与社会文化、伦理之间不能沟通和联系,因而科学教育也就缺失了科学之精神--启真、启美和启善之功能,教育成了冷冰冰的强制性义务,知识成为奴役人的工具,获得知识和受教育不在成为一种乐趣;而对家长来说,由于学校和考试制度要求学校教育重视知识的传授,因而也和学校一起忽略了对孩子人格的培养和个性的充分发展,要求孩子通过严格而激烈的竞争保持较高的学习质量,更严重的是把孩子学习质量的变化视为孩子人格培养和健康成长的过程与结果;对学生来说,面对学校和家长在学习上的严格要求,面对日益严格标准化考试制度,每天的学习过程成了冰冷的科学知识的灌输,每天必须面对浩如烟海的各型各样的题目,深深地感受到了自我主体性的丧失,从而对社会和家庭的温暖视而不见。上述现象的产生,就是这种制度的反映。
  因此,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应该有整体的观念、优化的观念,用这一整体的观念来看人、看学科和学校的教育工作。应该把情感、知识、能力作为一个整体来培养学生,从而促使学生在德、智、体几方面;在知、情、意、行等心理特征方面得到全面和充分的发展。要达到这一目标,情感教育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决定我们是否能培养出健康人格的新一代,决定着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而情感教育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美育。
  
  三、以美育来实现人本教育基本途径与方法
  
  (一)用美育陶冶感情,培养健康的人格
  人本主义教育基于对人的"终极意义"的追求,对人的价值的关怀和自我理解的关心,它强调人的情感、审美和对无限与永恒的体验,注重学生的内心世界、主观世界的发展变化,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生命价值的主体来看待,深入挖掘主体的内在需要、情感、动机和主观愿望,从满足主体生存需要的角度来开发其学习的潜力。人本主义教育专注于人的世界、人格的世界,把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当作优先追求的目标;认为智力的发展不是它的终极目的,注重人的整体性,追求情感充实、情意加深和兴趣培养,强调直觉、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心理状态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总之,人本主义强调把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待,人的每一方面的发展都不可能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只有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健康"的人,只有培养出"健康"人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
  受教育中的人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都有其丰富的感情和不同的能力,有独特的个性和不同的兴趣爱好,但这些都是与感情的好恶所分不开的。感情是人生的重要组成部份,教育中决不能忽视情感教育,缺乏感情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也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
 感情是心灵的表现,心灵是生命的主宰。心灵对人生有多重要,感情就有多重要;感情对人生有多重要,美育就有多重要。缺乏或失去感情,人的心灵就如同荒凉的沙漠。近代家蔡元培指出:"常常看见专治,不兼涉美术的人,难免有萧索无聊的状态。无聊不过,于生存上强迫职务以外,俗的是借低劣的娱乐作消遣;高的是渐渐成了厌世的神经病。因为专治科学,太偏于概念,太偏于分析,太偏于机械的作用了……抱着这种机械的人生观与世界观,不但对于自己毫无生趣,对于社会也毫无感情;就是对所治科学,也不过'依样画葫芦',决没有创造精神。防这种流弊,就要求于知识以外兼养感情,就是治科学以外,兼治美术。有了美术的兴趣,不但觉得人生很有意义,很有价值;就是治科学的时候,也一定添勇敢活泼的精神" 。知识学习与科学研究需要排除感性干扰,但长期忽视感情的陶冶,就会变成失去感情的"机器人",不仅使生命失去乐趣,而且影响创造的活力,甚至因人格扭曲而造成对社会的危害。事实上,那些真正看得懂齐白石的画和听得懂冼星海的的人是不大可能成为打砸抢分子的。所以,没有情感的陶冶,只有知识的纯技能教育,注定了人的心灵会走向沉重、荒芜和僵死。达尔文曾经谈到这样的亲身体验:"事实上,失去这种趣味和能力,就意味着失去了幸福,而且还能进一步损害理智,甚至可能会因为本性中情感成份的退化而危及道德心" 。知识学习如此,科学研究如此,社会其它工作也如此。所以美育不仅是教育的核心,也是我们每个人必不可少的生活内容。
  因为人不是机器,不能仅仅靠社会外在的指令而行动,而活着;人应该有自己的思想、追求和感情,有自己的生活目的。没有感情的人,是不健全的人;没有个性的社会,是不健全的社会。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在"存天理,灭人欲"的思想指导下,人的感情和个性受到极大的压制摧残。社会的也因此而缓慢,而落后,直致被动挨打。封建制度被推翻后,随着社会的进步,认识的不断提高,特别是人才对社会发展推动力的认识的不断加深,就必须通过美育,让人的感情得到陶冶,潜力得到挖掘,心灵得到塑造。培养其健康积极的情感,使个性得到完美的发展,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进而形成祥和美好的社会。
  (二)用美育塑造心灵,构建精神的家园
  当今在功利化的社会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也填满了功利化的色彩。传统的文化道德思想日益趋向衰落、崩溃,而新的理念确立尚待时日,东西文化的交融与撞击,不断深化与日趋激烈;整个社会处于较大变革之时,许多人充满了迷茫与困惑。教育也没有了精神,教育者也没有了精神力量的支撑。
  目前的教育环境,大多是影视里的人们在演绎着"武侠加爱情的传奇";网吧里身着校服的学生在点击着离奇、虚幻、暴力、恐怖和黄色。而文化环境似乎处于一种缩减的时空中:爱情缩减为性;精神缩减为感官享受;大缩减为豪华装饰。当人们为更多的功利所熏染时,很少有人停下来与心灵对话;当人们为各式文化快餐填满时,也很少有人会去思考:没有精神底蕴和内涵的文化环境会对青少年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人必竟不是动物,不能仅仅为食色等物质需求本能而活着;人必须有精神追求,当生存基本问题解决以后,精神的追求才能给人生带来乐趣,带来丰富的内容和更高层次的追求。从而使人生丰富多彩,使社会文明祥和。
  精神家园的构建,应建立在对人生的认识之上。有什么样的人生认识,就有什么样的建设方案。人活着的意义在于跳出动物的本能,但却不能脱离感性活动;人是社会化的生物,但不能被外部设定的指令完全束缚;理想的人生,是感性与理性、个性与社会性、灵与肉的和谐运动,达到合乎目的与合乎的统一。要达到这一理想的境界,美育则是桥梁。
  因为美育是一种情理自由结合的形式。在认识论中,理性排除感性,才能达到正确的认识,使认识发生质的飞跃;在伦中,只有理性主宰感性,才能成为道德意志;只有在审美中,理性与感性才能自由交融、自由把握、自由观赏,从而构成审美的心理结构。当这种审美心理建立以后,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求,自发的需要,人就可以超越现实的功利,享受这种精神的快乐。建立在人类感情活动规律之上的美育,对情感的陶冶,是自然激发,如引水之趋下,驱鸟之归林,自然而然,无需任何强迫。它本身就是人的需要,是人的生活目的,是人的心灵的归宿,精神的家园。
  通过美育来塑造心灵,它是一个培植有益感情,美好感情、消除有害感情的过程。一方面,与其有乐趣的特点,调节感情的发展,使之丰沛而有活力;与其普遍性和超功利性,消除"人我之见"、"利害之心",使之与客观、平和的眼光看待外物,在与外部世界的和谐相处中,求得心灵的自由和愉悦。当这一境界得到实现后,其动力和作用将是巨大的。高尚的道德情操也就蕴含其中。
  (三)通过美育,促进德、智、体的发展
  从古至今,中外教育的目的,概括起来,无外乎德、智、体素质的提高。而美育不仅可以陶冶感情、塑造心灵,构建精神家园,而且可以促进德、智、体的发展。
  美育对德、智、体的作用主要通过以下方式来完成:
  以美育善。美育的实质是通过欣赏美的事物,使人建立相关的审美心理。当这种审美心理建立以后,就成为人的一种内在需求,成为人行为的自觉规范。如果人违背自己的审美心理,它就会感到自责、痛苦。从效果看,美育的这种作用与道德有相同之处,但从作用的机理讲,却属于不同的渠道。德育诉诸于理性、意识,属于"他律",即外力要求主体如何;美育诉诸于情感、潜意识,属于"自律",即自己要求这样做。德育的功利性虽较美育直接明了,但其最终效果却没美育所产生的个人自觉性和约束力强。正因为如此,亚里士多德反复强调,为了教育的目的,必须选择"富有伦理性的旋律和曲调。"我国教育家孔子认为,一个道德君子的修身三步曲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把"乐"作为道德修养的最高阶段。美是生命活力之所在,善是美的实质,善通过美更容易进入人的心灵,成为人的自觉行为。
  以美启真。古人云:"学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的真谛,在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兴趣,枯燥乏味的数字会变成五彩缤纷的图画,孤灯苦读的寂寞就成了愉悦享受的时光。兴趣从何而来?美育是使者。蔡元培曾指出:"数学中的数与数,常有巧合之关系。几何学上的各种形式,为图案之基础。物理、化学上的能力之转移、光色之变化……无不于智育作用中,含有美育之原素;一经教师之提醒,则学者自感有无穷之兴趣。" 各学科中的美育元素是事物的"本能状态",经过教师的提醒,则能提升"自觉状态"。盐之融于水,有味而无痕,然能在此中品出味道来
  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教育水平与质量在很大程度上预示着这个社会、这个民族的明天,因此为社会培养怎样的人是教育活动的核心问题,而是否能塑造出受教育者美好的心灵是判断教育成败的重要标准。因此通过何种途径才能塑造受教育者的美好心灵和健全的人格,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所应思考的问题。而在学校教育中实施美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对此我们应进行更深的探索和研究。
  
  :
  〔1〕蔡元培:蔡元培选集[M].上海:中华书局,1959。
  〔2〕蔡元培:蔡元培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4〕朱光潜:西方美学史 [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注释:
  [1]蔡元培选集》第175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59年版。
  [2]转引自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第330页 ,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3]《蔡元培教育文选》第196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