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校园 促进学校发展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5
一、和谐校园的的基本要求
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和谐相处的社会。”我们所构建的和谐校园也应该是满足这种条件的校园:
民主法治校园。民主法治是和谐校园最根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依法治校、依法管理、民主决策是学校管理的重要手段,学校事务的治理,学校与国家、社会关系的处理以及学校的制度安排、规则程序、合作参与、责任分担、利益共享等都离不开民主法治。只有将民主法治的指导原则和运作机制引入学校事务治理的过程之中,才能有效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可能造成的弊端,发挥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人参与管理,个个献计献策。学校管理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有计可施,全体师生自觉遵纪守法,学校和谐有序发展。
公平正义校园。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一个公平正义的校园意味着在良性机制下机会的平等、竞争的公平。在校园内,无论是教师晋升职称、年度考核、评优评先、提拔使用还是学生中选拔干部、评优表彰、教学奖励、课堂提问、座位编排等都要体现出公正公平。只有通过公平竞争获得自身的利益,大家才会心悦诚服,才会树立师生中积极进取的精神,实现学校与个人的共同发展。
诚信友爱校园。诚信友爱是构建和谐校园的道德基础。建立和谐的师师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干群关系、部门关系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校园生活中的各种内耗和摩擦,提高工作效率。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大家和谐相处,有利于个体的身心健康和事业的成功,使学校的整体利益最大化,增加学校的价值认同和凝聚力,使人们在彼此信任和相互关爱中,感受做人的价值和尊严,体验生活的美好和人生的幸福,甚至激发生命的创造力。
充满活力校园。和谐校园是充满活力的校园,校园活力主要来自学校成员、管理机构和机制的有效作用。学校各种成员在诚信友爱的基础上,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平等相处,学校的发展目标师生易于认同,学校的要求师生会自觉地转化为自身的行为,同时,师生也会主动地为学校发展出谋划策。只有校园充满活力,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使一切有利于教师、学生和学校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校园。校园运行安定有序是学校全体师生普遍的渴望和需求。校园运行有序,就是学校的教学秩序、教育秩序、校园秩序正常,它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要确保校园运行有序,必须校园组织机制健全、机构设置合理,管理制度完善、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先进、管理措施得力。安全文明校园是和谐校园的基础性特征,是确保学校稳定发展的环境基础。安全文明的校园首先应该是校园内部的安全文明,校园可以为教师、学生提供一个安定有保障的生活环境,更主要是在心理上提供一种安全与信任的良好氛围,人与人之间各种交往在文明友善的环境中进行;其次应该是在与外部互动过程中,发挥学校对社会的影响与教育功能,为学校缔造一个安全文明的外部环境。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校园。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校园是学校发展的较高境界。全体师生热爱学校,热爱学校的设施设备,热爱学校的花草树木,热爱学校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
二、构建和谐的中职校园应着力处理好的几个“和谐”
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谐发展
理论教学主要是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实践教学主要是技能训练,社会调查,岗前实习等。理论教学是奠基工程:一是文化基础知识教学为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服务,专业基础知识的教学为专业技能训练服务,为实践教学服务;二是理论教学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由于社会人不可能在某一个行业或某一个岗位工作一辈子,丰富的知识能增强学生的挑战能力和适应能力。实践教学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岗位工作能力,为学生上岗工作奠定基础。二者要和谐发展,不可偏颇。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学生工作能力不强,学生就业困难,导致的结果是影响招生,制约学校的发展;重实践,轻理论,培养的学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动力,长此以往,照样会影响学校的发展。
2、道德与知识传授和谐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指出:学校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古人语:“聪明用于正路,愈聪明愈好,而文学功名益成其美;聪明用于斜路,愈聪明愈谬,而文学功名适济其奸。”这就是说,人的成长和发展必须立德为本,德才兼备。学校的功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必须把学生的道德教育放在首位,渗透到教育教学活动的全程中,同时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教学和专业技能的培养,二者要和谐发展。
3、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和谐发展
硬件建设是学校发展的基础,软件建设是构建和谐校园的核心,二者要和谐发展。中等职业学校对硬件的要求相对较高,在满足文化课教学的前提下,要有专业教学设备,要有实训基地,要有实习基地,这需要较大的投入,否则,专业技能的形成和专业能力的培养是一句空话。软件建设主要是学校管理制度的建设,学校校风、学风、教风的建设,校园文化建设,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等,软件建设形成的是学校和谐发展的魂,软件建设到位,可使校园管理有序,部门关系协调、人际关系和谐,师生中蕴藏的潜能可以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管理优质高效。重软件建设轻硬件建设,教学质量无保证;重硬件建设轻软件建设,管理不到位,质量同样无保证。两者要同步发展,抓好抓实。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要同步推进,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发挥最佳效果。
4、队伍建设与专业建设和谐发展
职业教育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开设的专业,不断加强专业建设。专业建设主要有两个要素:一是专业教学仪器、设备的配置;二是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建设是学校生存和发展之基,师资队伍建设是专业建设之基。名校靠名师支撑,名专业更要靠名师支撑,要打造一个名专业,必须要有一支德艺双馨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因此,学校建设要根据专业教学需要,配置必备的专业教学仪器、设备,同时,要着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爱岗敬业、水平较高、能力较强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只有二者和谐发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
5、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校园的首要特征是民主法治校园。因此,学校管理必须依法管理,依法治教,并结合单位实际依法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规范全体师生的行为。但学校管理更重要的是实施人本管理。只有实施人本管理,才能把全校师生凝聚在一起,共同把学校的教育教学推向新的台阶。在学校实施人本管理,其核心是把人置于学校管理的中心地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激励人、教育人、保护人,充分开发人的潜能,实现人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一个实行人本管理的学校,其基本管理思路就是将人置于管理过程的中心,将以人为本作为学校共同的价值观体系的核心,以成员的集体主义行为为基础,达到调动成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及在推动学校发展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目的。因此,学校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将制度管理与人本管理有机统一,创设最佳管理境界。
下一篇: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