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体系研究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5
关键词:多媒体 课件 评价
目前,技术迅速。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结合,广泛渗透到领域,已经促使教育产生革命性变化。如何尽快建立一套客观、公平、公正和科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已成当务之急。许多单位和部门有各自的评价标准和要求,但是相对性居多,还不能适应广义的评价。下面笔者就对多媒体教学课件评价体系简述五个标准和五个有利于:
1、评价标准
开发一个多媒体课件首先要选好题。大家知道。并不是所有的教学活动都适合或者都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技术的特点是能够把文、图、声、像、动画等集成到一个环境中,而且具有人机交互作用的特点。易于控制。因此,在选择课题时应考虑两方面的问题,其一,教学内容应该适合利用多媒体技术来表现,教学过程可以通过人机对话来展开;其二,要研究教学对象的认知特点,即学习者的特性,做到量体裁衣、有的放矢,这是多媒体课件成功的关键。此外,多媒体教学课件作为传授科学知识的化教学手段,主要应当从是否符合科学性、教育性、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等五个方面进行评价。其具体标准和要求如下:
1.1科学性标准
1.1.1基本概念、定理、定义、公式的描述准确.例证真实可靠:
1.1.2分析、推理和论述严谨,实证步骤正确:
1.1.3公式、符号、单位符合国际标准;
1.1.4动画模拟效果逼真。能正确反映科学原理;
1.1.5解说精确、术语规范、文字符号准确。
1.2教育性标准
1.2.1教学目的明确。主题鲜明。对学习者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能起到促进作用;
1.2.2理论联系实际,取材适当,有针对性,选题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能解决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解决的问题;
1.2.3符合教学原理和认知,分析推理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形象直观,能使理性知识感性化、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深奥的道理通俗化:
1.2.4内容丰富充实,知识容量大,层次分明,结构严谨;
1.2.5形象生动,能充分调动学习者视觉、感觉、听觉等多器官,便于学习和记忆,能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支持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或探究式学习。
1.3艺术性标准
1.3.1表现手法新颖、富有趣味性,背景和配乐得体;
1.3.2构思精巧,构图清新,画面灵活,声、光、色搭配合理和谐,有表现力;
1.3.3画面流畅,节奏紧凑,层次分明,图形图像与解说及说明文字协调一致,图像清晰稳定,画面美观,动画流畅,画面切换过渡。
1.4技术性标准
1.4.1运行可靠,性能稳定,兼容性好,容错力强,在不同配置的机上运行无障碍;
1.4.2交互性强、界面新颖,可控性好,前后内容可随意切换;
1.4.3有帮助功能,帮助详细,说明清楚;
1.4.4解说清楚,声画同步:
1.4.5技术手段先进,程序设计合理,便于升级修改;
1.4.6适合在网络上运行,可以实现远程教学和学习。
1.5实用性标准
1.5.1选题科学合理,有用多媒体展示的必要,不牵强附会;
1.5.2内容选择恰当,用正常的语言表述清楚有一定的难度,用多媒体手段能够形象直观地表达;
1.5.3切实能够提高效率,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富有启发性。
2.评价原则
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主要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评价一个课件的优劣主要是看它对教和学两方面是否确实有效果,重在实用,重在有效,重在对传统教学是否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具体要看它是否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是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有利于切实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2.1是否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音频等运载信息的媒体结合在一起,并通过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以视、听、感等多种器官同时接收立体信息的方式将知识传授给学习者的教学方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学习者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进而弥补传统教学在直观感、立体感和动态感等方面的不足,能够取得传统教学手段无法取得的教学效果。否则,就没有使用课件的必要。
2.2是否有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兴趣
大家爱因斯坦在回顾自己的探索经历时曾感慨地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永远超过责任感”,研究工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在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能集多种媒体之所长,向学习者提供丰富多彩的图、文、声、像信息,克服传统教学中一些抽象概念难以表述的困难,能充分调动学生内在学习动力与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就能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打开他们心灵的门扉。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记忆和掌握,提高学习效率。
2.3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江泽民同志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灵魂和核心。多媒体教学课件应能提供生动、友好、多样化的人机交互方式,它不仅仅供教师教学使用,也能供学生自学使用。学生在自学过程中。遇到困难能提供帮助,给予鼓励,取得进步时及时给予表扬。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仅是听、看,还要能动手操作,积极思维。手脑协调一致,促进学习者左右半脑协调发展,提供多种机会让学习者自我思考和探索,进而提高学习者的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2.4是否有利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评价一个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好坏或者优劣的最终标准就是能否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开发多媒体课件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搞错了方向,差之毫厘,失之千里,课件做得再精美也是一个“中看不中用的花瓶”而已。课件的好坏最终还要受课堂教学实践的检验,只有被课堂教学的实践反复证明和广为证明,相对于传统教育手段来讲。能明显提高效益的课件才是有价值的课件。多媒体教学课件在注重声、色、光、电和调动学习者多种感官的同时,应十分注重科学性、教育性、性、技术性和实用性的有机统一,课件是供教和学用的,不是游戏。不能过于注重趣味性。所有其它的辅助手段都是为教和学服务的,不要过于注重技巧,不要搞花架子,要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导向性,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潜能,强化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2.5是否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之间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判断能力等个体差异很大。多媒体教学课件除了供教师教学使用之外。应能提供供学生自学的功能。学习者能控制学习进程,可以检索信息,可以通过练习实现自我评价,可以控制速度。实际过程发生在瞬间,然而,为了讲清原理,必须分解过程。多媒体能够完全受控地适宜于不同的教师与学生。可以放慢运行速度,也可以加快运行速度,可以分解过程,也可连续运作,学生采用多媒体课件自学或解答某些难题时,计算机能分步提示学生,按照不同学生的不同学习进度,循序渐进,引导和指导学生学习。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为个别化教学和因材施教提供条件。
上一篇:创新教育在电子专业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