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应承担起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作用
【摘要】高校的思想在激发学生的创新动机、培养创新思维、引导创新追求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要积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机制、方法、手段,发挥其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功能。
【关键词】大学生;创新素质;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全国上下都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而建设一个创新型国家,持续不断的大批创新人才则是前提和基础。大学生作为我国未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力量,能否具有过硬的创新素质,事关我国未来社会的兴旺发达,事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保持。
所谓创新素质,概括的说就是创造发明的能力,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方法等几个方面。可以说,创新素质是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素质、专业素质和身心素质的有机结合。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养学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身心素质的同时,还应承担起在塑造大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的重要使命。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其根本任务和作用就是,引导和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祟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人格的进一步完善,把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化事业所需要的创新人才。具体地讲,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创新动机与创新意识
创造主体根据个体和社会的新需要,引发某种创造动机,并表现出的某种创造的意向和愿望,这种创造的意向和愿望便是创新意识。思想政治教育在促发人们的创造动机、激发人们的创造意向、激励人们的创新追求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意义。
创新意识离不开创造动机的引发,创造动机是创造主体进行创新活动的原因和动力,思想政治教育是能够促发人们的创造动机的。价值观教育使得创造主体意识到创新对于人的价值,促进了价值意识的觉醒,同时,“价值观教育在此基础上将进一步激发人的创造动机。价值意识的重要性不在于观念本身,而在于它能促进人们的创造动机,让人们积极投身于创价活动以求价值的实现。”创造主体的创造动机的引发还与个体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联系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如形势与政策教育、国情教育等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当今国内外的形势发展状况以及当今时代发展的需要,懂得创新在知识时代所具有的重大作用,这对于引发他们的创造动机无疑具有积极的作用。
(二)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培养科学创新的思维方式
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我们的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也必须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本身也应现代化。而思想方法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也就是要按照科学精神来观察、思考和解决各种问题。”而“科学精神的内涵很丰富,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本质的要求之一是组织各种各样活动,培育与训练人们科学的思维方式。
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是整个创新活动的关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人的创新能力中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在培养人的创新思维上。此外,在实践能力、人的个性、观察能力等这些与人的创新能力也是息息相关的品格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创新思维是指主体在创新意识的驱使下,以新颖独创的方法,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发现新事物、创造新方法、解决新问题的思维。思想政治教育通过马克思主义科学的世界观、认识论、科学的思维方式等知识的传授,为人们更好地认识社会,探索、发现和利用客观提供了有利的武器。在新形势下,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中宣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勇于创新,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等时代精神,强调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旧有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的解放和对由传统习惯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突破。
(三)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健康向上的创新追求
思想政治教育所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人生理想教育等 ,在激发人们的创造意向和创造愿望的基础上,能进一步激励人们进行更高层次的创新追求。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创造主体的开拓创新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激发一个人为国争光的创造动机和高度的创造热情,并把创造动机引向祖国的需要。人生理想教育为人们不断的探索、创造提供了精神上的支柱。这一系列的教育在帮助创造主体明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增强创新的使命感、责任感的同时,促使创造主体不断地的进行崇高的创新追求。
需要强调的是,就一般意义而言,我们所说的“创新”,是指有利于人类进步与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而不是一般的标新立异,但事实上,无论是理论创新、技术创新还是制度创新本身,还是它们的创新成果,都会存在着方向性问题。如新技术可以为人类造福,也可能被邪恶所利用,决定这种状况的关键就在于创新主体的价值观与社会态度。因此,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各种活动,对于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社会态度,进而保证其创新及成果在正确的方向上的“作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以上思想分析不难看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对学生的创新素质方面确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该如何采取措施,充分发挥和切实彰显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对学生创新素质方面的功能呢?
(一)确立系统观念,树立“大教育”意识
创新素质的形成,创新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自身的素质形成一个系统,社会、学校、家庭形成一个系统,学校内部的教学、教育、管理也形成一个系统。思想政治品德素质与创新素质,都是由各自的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一定的方式联结起来的多维结构,各子系统及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因此,我们应该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要确立系统观念,考虑创新素质教育的内容、规格和特点,搞清楚二者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区别,并且在动态中协调它们的关系。
同时,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来讲,要彻底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使专职思想政治工作者之“专利”的认识误区,自觉地树立“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即高校的全体教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不论是高校专职政工人员,还是一般的管理人员;不论是“两课”教师,还是一般的专业课教师,都要树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善于在日常工作和课堂教学中渗透对学生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是要注重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惟有这样,才能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创新素质培养之间找到结合点,形成“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教育合力。
(二)营造宽松环境,形成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
宽松和谐的思想教育环境,不仅会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能够培养教育者的教育意图得到顺利领会和有效认同,而且能够启迪智慧、激发灵感,有利于创新潜能的开发,创新素质的培养。因此,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讲,在创新素质培养过程中,要改变“板着面孔说教”的枯燥刻板的印象,而要提高亲和力和可接受性。
从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选择来说,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性,把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发挥其自主因素进行自我调节、自我控制和自我修养。自我教育不是放任自流,而是一种有控影响,是在把客观外在的社会要求内化为个人的思想动机、情感并进一步外化为行为、习惯等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学生正确地进行认识、判断、选择和行动。从评价体系的建构来说,确立与创新人才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目标和内容相适应的、能够地考查学生学习效果和实际政治思想品德状况的评价体系,要有利于教师创造性地教育学生,有利于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有利于学生个性和创新素质的。
(三)创新方法手段,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
高校当前普遍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的主要阵地。然而,长期以来高校的两课存在“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无精打采”的尴尬局面,未能充分发挥其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因此,我们应该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促进教学方法科学化。如运用启发式教学,加强实践环节,注重理论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切实提高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的同时,努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此外,还应与时俱进,不断实现教学手段化。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既是提高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实效性的有效途径,也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必要手段。如开辟网上理论讨论园地,回答与讨论学生关注的问题。对于重要新闻和突发事件能够马上展开讨论,大大提高对重大事件的关注程度。网上讨论开辟了理论学习的第二课堂,不仅使我们主动占领思想教育阵地,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及时对学生正确引导,而且能帮助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抵制各种错误的不健康思想的侵蚀,有助于创新素质的培养,保证创新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此外,还可建立师生交流的信箱,及时了解学生的生活思想,及时沟通,特别是对学生的个性化问题可“一对一”解决。这样可以使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因人施教,因势利导,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和创新素质发展。
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对时代对创新的呼唤与期盼,我们所有的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以引导方向、改造思想塑造品行为己任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当认清时代和社会发展的形势和要求,勇于承担使命,找准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为培养更多的富有创造性的高层次人才,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我们更多的贡献。
【】
[1]王玄武. 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江泽民论有特色社会主义[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