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创新与教育市场化的关系初探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5
关键词 教育 创新 教育产业 市场化?
一、教育是一种产业化服务 ?
教育是一种服务,是我们必须要明确的一个概念。在我国,教育长期以来定位于上层建筑、意识形态范畴,一直被认为是消费性事业或公益性事业。1992年6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快第三产业的决定”确定教育是第三产业中应加快发展的重点。于是人们逐步认识到,教育不仅是一种产业,并且是第三产业中起全局性、先导性作用的基础产业。教育作为一种投入周期长,产出效益具有间接性、滞后性和长效性的特殊产业,正在不断地被人们所认可。?
的13亿人口当中,直接的受教育人口大约在3亿多。而根据终身教育的观点,每个人口都是教育人口,所以教育产业的服务对象(消费者),是所有国民。这一巨大的潜在市场,是教育产业化的坚实基础。但是,国外的教育,早已瞄准了中国这个巨大的市场。高中生毕业出国留学的热潮正在升温,并且这个余热正在向低龄学生扩散。据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介绍,近几年自费出国留学人数已经占到全国因私出国的很大一部分比例,而去年,中国有160万人因私出国。?
英国首相布莱尔曾明确地对英国大学的校长们说,你们要看好中国这一市场。今年3月在北京召开的英国教育展上,100多所大学的亮相更是明确地表示,英国大学向中国学生敞开大门。从中国留学服务中心传出的信息说,今年新加坡还将提供不少于去年的500个名额的全额奖学金给应届毕业生。国外教育市场化运作的直接后果是:国外大学对国内学校的渗透无所不在。?
经济学家魏杰说:"教育也是一种消费,对教育的选择是不分国界的,哪里有良好的教育条件,哪里就不用担心招不到好的生源,如果将高中后教育的需求在国内转化好,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市场。"?
二、教育创新是教育市场化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条件 ?
首先我们要明确教育的内涵。?
教育学家认为,中国要发展,最缺乏的不是土地、资源、资金,而是人才,尤其是具有科技创新、知识创新的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关键的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从知识型人才的培养彻底扭转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来。而创新人才的培养,就要求我们的教育成为创新教育而不是过去和现在这种单一灌输式的知识型教育。?
人是教育的对象。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具有丰富感情、思维活跃、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作为一名教师,应该认识到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青少年成长因素的一部分,不是它的全部。如果一名教师不研究对象本身成长的全部需要,只把他们看成一种知识的容器,那么显然是远远没有看到教育的本质。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知识学习是人成长的一种需要,这种需要一定要成为学习者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工作的一种需要。而现实教育的状态是,与其说是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负担,不如说是教师生活的一种职业要求。教师对的看重程度,远远大于学生的自觉程度。考试教育培养的是一种应付型知识还原者,而不是知识创新人才。知识还原者和创新人才有着质的区别,这种结果的造成其原因在于一个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以人为本还是以知识为本。? 这里其实已经涉及了一个十分根本的理论问题,即我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到底是人还是知识。创新教育要求以人为本,这在教育观念上和理论上必须对传统的教育理论模式进行反省和检讨。过去的教育理论,很少关注人性本身的内在东西,如认知心理、意志、性格、思维特性、兴趣、智能、情感等心理和个性特点问题,我们的教师观察学生更多的是表现出来的行为和行为结果,而对为什么造成这种现象和结果的内在因素很少作性的研究。创新教育,要求教师必须从人本性出发认真地研究我们的受教育者,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得到完全的人的教育。?
其次,教育创新必须从教师自身做起。?
1、自觉地把教学与科研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个人的主动性,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认真研究学生的成长规律,学生的个性特征,开展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教改实验,在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上和有效开发学生潜能方面,不断地探索经验,形成具有个性特色的教学法?
2、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并不断地以边缘学科知识武装自己,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研究创新教育的教师,要了解知识和科技创新的现状,不断丰富教学知识增长点,用新知识、新科技手段武装自己,如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对科学技术前沿的关注等。?
在此同时,学校教育服务对市场的承诺应具有以下特色:如高度责任感。重要表现在适用知识和人文精神的传授,并针对不同年级和班级学生有个性化的选择权;教育服务的人性化(个性化)引导,对于不同的学生,服务者都应顺应人性化的需求,给人以思想、智慧的引导,而非灌输、训斥,授者与被授者应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教育服务的人文性,是教育服务的重要形式之一。就是学校在传递人类主流文化成果时,培养学生高贵的品行和人格,“人格之于人恰如花香之于花”,这种教育取向不止是教师的服务职责,更是学校及校长文化的职责,也正是这种责任才能决定服务者的思维经营方式,同时这种方式也决定着学校服务的品质。这种精神、品格上的服务是学生在客观环境、和谐的关系、进步的氛围综合作用下受到的服务,也是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动力、需要长期刻意追求的一种成熟的育人文化,“学生即是学校”。?
总之教育是过程,是服务,它的目的不是教育本身,而是使学生打好基础、学会应用、发现问题、然后创新,具有推动国家发展的学识和素质。如果单纯的就教育谈教育,脱离经济实际办教育,教育就会走入死胡同。随着我国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潮流,随着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人才结构也在不断调整,因此,教育结构及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式必须随之进行相应的改革。形成务实的办学思想,创设鲜明的培养方式,确定明确的培养目标,强调突出的实践技能,紧跟经济趋势,适应需求,不断的扩大市场,占领市场,并在此过程中形成自己鲜明而独特的品牌效应。
上一篇:观赏植物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初探
下一篇:美国教育改革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