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与多媒体体育课堂模式的对比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5
关键词: 直观感受? 兴趣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教育技术实验研究在教育领域的不断扩展与深入,它使每个人都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的优越性,现代教育技术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已变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我们的教学手段也应相应的地进行改革,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近年来我市学校电教设施不断完善,教师电教意识不断增强,各门学科已开始广泛地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广泛使用使各学科进行了一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观念的“大改革”,各种教学软件也应运而生,它们为教学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
一、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弊端
从当前的情况看,多媒体教学只是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开发和应用 ,但在体育教学中情况却不容乐观。我认为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中由于教师的原因,有三个不利因素影响体育教学。
1、教师的喜好和特长影响教材的选择
体育教学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并能在此基础上 灵活的应用与创造新的运动技能。一个新的运动技能形成,必须通过教师用精练的言语讲解技术要领,示范动作过程学生通过听、看来感知技术过程,而且"看"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这样就要求教师要有很高的技术水平和示范能力,否则很难把示范动作做的很规范,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另外一个失败的示范会影响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因此每个体育教师在具体安排教材时,总是把自己喜欢的、善长的内容安排的较多。时间一长,势必影响学生全面发展。这种现象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是普遍存在的。
2、教师的年龄影响教材的选择
人们常说:"体育不养老",体育教师随着年龄的增长,完成动作能力一定会下降的,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时,就会回避那些难以示范,技术性强的动作,最终的后果也是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另外,随着目前条件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提高,有许多中青年体育教师虽然年纪不大,但已是大腹便便,行动上有一定的障碍,这样,实际上也妨碍国了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造成教材选择上的单一化、简单化。以上现象在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是无法克服的。
3、动作技术难示范影响教学进程
大家都知道,在体育教材中有很多腾空、高速、翻转的技术动作。学生很难把这些瞬间完成的动作看清楚,也就很难快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教师放慢速度又影响动作的完整性及效果。这时教师只能反复示范,重复讲解,最终的结果是影响了教学进程,而且,过多的讲解和示范还容易让学生产生错误认识。这也是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中的一个难题。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
教学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参与下,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由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术、学生身体、增强体质,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道德意志品质的过程。体育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最大的不同点是体育课是通过各种身体锻炼来进行,学生在反复的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术与技能,并启到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实效。信息技术集文字、图象、图形、视频等多媒体于一身,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的信息传播系统突破了校园、教室、区域乃至国与国之间的界限。我们可以运用这些软件把它制作成精美的课件,通过信息技术运用到体育教学中。那么,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如何认识、掌握并创新地运用信息技术呢?
1、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求新知的兴趣
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儿童本来有自己的情感和感受方法,可是社会却把成人的情感和感受方法强加给他们。”很久以来,体育教学中那种命令式的口吻造成了师生双方立场上的隔阂,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无论学生有什么想法,都必须按照教师的意愿和口令来完成,导致本来喜欢体育活动的孩子大部分变得不喜欢体育课,甚至不喜欢体育活动了。 而在教学中恰当地使用电教媒体、网络,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在很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视听感官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改变教学中教师“要我学”的强制型体育教学为学生“我要学”的主动型体育教学。 如在教学第二套全国中小学生(幼儿)系列广播体操“雏鹰起飞”时,我先将“雏鹰起飞”视频存放在学校博客上,可以让学生利用休息.放假的时间来观看.模仿。那优美的旋律,优雅的动作,整齐的操练,一定能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果然,上课询问时看到有的同学已迫不及待地跟着比划起来,我知道,我的目的已经达到。下课后,就有学生来找我要图纸,找我要学操了。
2、充分利用多媒体,可以“刷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弥补教师示范的不足
把信息技术融入到体育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刷新”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手段,既能弥补教师自身素养的不足,又能促进主导与主体的辩证统一。教学之道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再以学“雏鹰起飞”这套操为例,在学生“我要学”的积极状况下,教师完全可以让学生跟着视频自学自练,教师只在一旁巡视指导,当学生的镜子,在学生动作有误时及时给予纠正。这样,不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很好的体现,而且克服了教师既要讲解示范又要巡视纠错而分身乏术的困难,增强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清晰的动作表象是形成技能的重要基础,它来源于教师的讲解、示范、演示等教学过程。在体育教学中,讲解示范是一个重要环节。是学生学习新的基本技能的第一步,是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技能在大脑里形成一个表象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等让学生来得到相关的信息。但是,有些技术动作很难用语言来描述清楚,而且示范中常因动作速度过快让学生目不暇接。而速度减慢,又容易影响体育教学示范动作的节奏性和准确性。 3、积极地利用资源,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
处身于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面对着一浪高过一浪的改革浪潮,肩负着培育世纪新人重任的教师,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一光荣称号。但是,传统的时空限制了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而利用信息技术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特点,通过“备课”、“在线讨论”、“教案共享”等栏目板块,则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知识和经验的交流,没有了时空的界限,无形中提升了教师的个人能力。 如我在网上看到有一个教师结合本校实际,在整齐的队列练习后,打破了过去那种呆板、单一、成人化和公式化的定位徒手操,模仿操等活动的教学方式,设计了随着优美的乐曲声,教师带领学生以艺体的脚尖步做各种舞蹈的练习,使学生在美妙的乐曲伴奏下,在优美的形体舞蹈练习中,在新鲜感的驱使下,进行了积极活泼的热身运动。这一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依葫芦画瓢,果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4、积极地利用传播媒介,可以促进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
《体育课程标准解读》指出:“知识社会中学校体育的本质是培养人(human-building),它不仅指向人的躯体(body)的完善,而且要作用于人的精神(mind),包括情感、意志的和心理健康水平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课既有向学生传授体育学科知识的教学任务,还具有使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增强体质,以及通过体育教学过程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学任务。因此,体育教学应该是体育教师采用一切有效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身、心共同投入的学习过程。毛泽东同志在《体育之研究》中也明确地指出“欲图体育之有效,非动其主观,使其自觉不可。”学生动作技术的掌握、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身心的发展无一不是依靠学生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和主观努力实现的。那么,体育教学中,教师如何从不同的方面去挖掘学生的心理潜能,加强对其心理的培养和塑造,进行体育意志及体育情感教育,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的目的呢?我认为,可以积极地利用传播媒介,把传统的说教式的思想品德教育变成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的形式。如先引导学生收看电视体育频道,阅读体育报刊,关注北京申奥,关注世界杯,关注全民健身活动等等,再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谈谈体会,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
5、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交流的平台
互联网的最大优点就是资源共享,在网上教师通过留言板、论坛等进行交流、体育课件交流、教学经验交流等,通过交流,共同提高,并且可以对互联网上的优秀资源进行整理,充分利用,为教学服务。目前国内比较有名的是K12和学校体育网系列的网络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可以大大发挥网络的作用,提高教学效率。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体育教学的顺利进行,通过互联网,学生可以在留言板、论坛中向老师提问提、发表意见,与教师在网上进行交流。实验证明,这种交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能反映出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以及学生喜欢什么样的体育课和什么样的体育老师。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 已深深地影响并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极大地促进了教育形式和学习方式的重大变革。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与体育教学的有机结合,是体育教学改革中的饿一种新型教学手段。 当然,多媒体是辅助体育课教学的,它作为奇妙的教学工具,为师“教”生“学”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我们不能忽视对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多媒体教学是辅,而我们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的创新才是主要的,只有这两者相辅相成,有机结合,才能结出累累的教学硕果。教育现代化的脚步越来越快了,机技术已走进了校门,进入了课堂。我们体育教学也应该尽早结束那种"师傅手把手教徒弟"的传统教学方法,我们的教师也应该积极地掌握多媒体制作技能,来互补传统教育中的不足,从而真正进入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时代。
上一篇:反思型教师培养初探
下一篇:论学生英语作文写作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