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范式与中学历史教学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冯一下 时间:2010-08-15

从16世纪开始,尤其是18世纪革命以来,化便成为世界的基本趋势。如今,现代化潮流以更高的水平和更大的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涌动。

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蓬勃开展,辉煌成就举世瞩目。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各族人民最为关注并为之而奋斗的宏伟事业。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理论。20世纪五六十年代之交,现代化研究在美国兴起,十来年后便成为一种世界性的学术思潮。60年代初,美国、欧洲和日本学者在箱根就“现代日本”问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处在封闭状态中的中国学术界从有关这次会议的只言片语的报道中获得国外现代化研究的最初信息,当即认为这是对抗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资产阶级思潮,给予了批判。此后,在二十年时间里,现代化理论在中国无人提及。进入80年代后,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展,现代化研究突入中国学术界,成为众多学科关注的重大乃至首选课题,全国掀起一股“现代化热”,以至有的研究者提出,对现代化的探讨已日益成为“显学”[1]

中国史学界为现代化理论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在这方面,成就最大的是已故的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罗荣渠。从80年代中期起,他即全身心地投入现代化问题研究。90年代,出版了《现代化新论》、《现代化新论续篇》等重要著作。在西方,现代化研究主要是从发展经济学和发展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的,而且大多数是微观的政策性研究,很少从历史学的角度进行研究,至于从宏观史学角度进行整体性考察的,则几乎没有人尝试。而罗先生研究的特点,正是从宏观史学的角度,把现代化作为一个全球性的大转变过程,即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大转变的过程,进行整体研究。经过艰辛的创造性的研究,罗先生和他的同事们为现代化作出了更为的界定,勾勒出世界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这不仅大大拓宽了现代化理论研究,更重要的是“把现代化作为观察人类历史发展的历史观和方法论,使史学研究突破了僵化教条的束缚,大大扩展了历史研究的领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2]。早在1988年初,罗先生就发表文章指出,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创建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是我国学术界的当务之急[3]。这一呼吁得到学术界的广泛响应。我国学术界在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创建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方面已取得可喜的成果。

从历史学的角度看,笔者认为现代化研究最突出的贡献是现代化研究“范式”的构建。范式亦称范型,是学术研究中的解释模式,它是理论、范畴和方法的集合体。美国著名科学家库恩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科学革命就是从一种范式向另外一种范式转换。罗荣渠指出:“长期以来,革命史一直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中心和主题。所有一切其他研究,如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国际关系史都是围绕这个中心进行的。革命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的‘范式’,即唯一的解释模式。”“当前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新进展是在‘革命’的传统范式之外出现了‘现代化’这个范式。[4]”现代化范式对我国历史研究和历史已产生巨大影响。以著名的北京大学为例,该校组建了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开设了世界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进程方面的课程,招收了以现代化进程为研究方向的研究生(包括外国留学生),出版了现代化方面的教材以及“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丛书”。其他一些大学,尤其是全国知名的重点大学也有类似的情况。可以预言,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推进和现代化理论研究的发展,现代化范式对我国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的影响还会更深刻、更广泛。

当前,我国中学历史教学无论是教材还是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仍然是一种“革命史范式”。多数历史教师对现代化研究的进展知之不多。史学观念陈旧,不仅与史学研究的新进展之间有很长的距离,与高等学校的历史教育(包括专业历史教育和公共历史教育)严重脱节,甚至对高考历史试题中出现的某些体现了现代化观点的题目(如关于美国西进运动、中国北洋军阀政府内外政策评价等)也难以适应。由此可见,无论从哪个角度看,中学历史教学都应该关注现代化研究,吸收现代化研究的成果,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运用现代化范式改进教与学。

在中学历史教学(主要是中国和世界近代现代史教学)中运用现代化范式,能在以下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现代化范式可以为我们认识近现代史提供新的视角。

“革命史范式”是从革命亦即阶级斗争的视角去审视历史。以中国近现代史为例,正如罗荣渠所说:“按革命史的传统范式,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发展被概括为‘两个过程’论。……在这个革命史框架下关注的中心问题是反帝反封建,论及中国资本主义的萌芽也突出帝国主义如何压制这一萌芽的成长。……以现代化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不同以革命为中心来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必须重新建立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综合分析框架,必须以现代生产力、经济发展、民主、社会进步、国际性整合等综合标志,对一个半世纪的中国大变革给予新的客观的历史定位。[5]”也就是说,现代化范式要求我们从现代生产力发展的角度从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全方位地综合地审视中国近现代史。这就提供了不同于革命史范式的新视角,以此视角,我们可以把中国近现代史划分为两个时期:(l)1840-1949年的早期现代化时期。这一时期的现代化是按资本主义的后发外生型现代化模式艰难推进的,主题是“建立一个独立统一的现代国家”[6]。与之相应,工业化与文化现代化同步艰难伴行。(2)1949年以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其主题是经济建设。历史现象往往是复杂的,包含着多种关系,仅仅从一个角度去审视往往难窥全貌和实质。现代化范式所提供的视角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认识复杂的历史现象。如在近代史上,外国侵略者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迫中国开放了一批又一批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最高的地方。但如果按现代化范式的框架来审视,这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近代以来,通商口岸还是中国的工业基地、技术中心、商业中心和中心,是西方文化的传播中心,因而是中国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地方,或者说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心”[7]。通过多角度的审视,我们对通商口岸的认识就更全面和更深刻了。对于具体的历史现象尚且需要多角度全方位的审视,若要探索近现代史发展的,全面地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就更需如此了。

第二,现代化范式为历史评价提供了新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

历史评价是历史认识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历史评价能力是中学历史教学的目标之一。评价要有参照系,要有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革命史范式提供了一个评价标准,那就是:有利革命的,肯定之;不利或阻碍、反对革命的,否定之。但历史是复杂的,历史上的问题不全都是革命、不革命或反革命的问题。仅用这一标准来评价近现代史上的问题,难免简单化。我们还要建立新的参照坐标,提供新的评价体系。现代化范式为我们提供了这样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

现代化范式为我们提供的参照坐标和评价体系具有两个特点:其一是以生产力发展为基准。有利于现代生产力发展者,肯定之;反之,则应予否定。因而具有根本性。其二是从历史发展,政治、文化和社会进步等方面综合评价。凡有利于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文化的理智化和科学化的,肯定之;反之,则不应肯定。因而具有全面性。但这里所说的全面,又不是求全要求。历史事件的发生和历史人物的活动,只要从某一方面促进了现代化的发展都应给予不同程度的肯定的评价。

由于现代化范式所提供的评价体系具有根本性和全面性的特征,用其评价历史就更加实事求是。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容忽视的人物,评价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李鸿章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参与过签订《马关条约》等丧权辱国的政治、外交活动,按革命史范式提供的评价标准来评价,他是卖国贼。但李鸿章是很复杂的人物,作为洋务派的中坚,他的活动又促进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按现代化范式提供的标准来评价,他又在19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的中国现代化事业中充当了“主角”[8]。20世纪初始,清朝政府推行了十一年的“新政”。按革命史范式提供的标准评价,这是清朝统治者为挽救衰亡、抵消革命设置的“骗局”。而一些学者按现代化范式提出的标准进行评价,却得出如下结论:“自二十世纪初开始以来的清末新政,是中国现代化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和阶段。就变革的深度和广度而言,就其对中国此后历史的影响而言,更为重要的是,就这一全国性的变革运动对现代化宏观研究的理论价值而言,清末新政的重要性均超过十九世纪后期的洋务运动和十九世纪末的戊戌变法。”[9]

这里要强调指出,其实革命史范式所提供的评价标准与现代化范式所提供的标准并不是不相容的,更不是对立的。正如罗荣渠先生所说,现代化范式是“一个包括革命在内而不是排斥革命的综合分析框架”,所以,现代化范式提供的评价体系包含着革命史范式所提供的评价体系。当然,后者难以包含前者。这也正是我们提倡运用现代化范式的评价体系评价历史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现代化范式为近现代史的教与学提供了更多的科学的方法。

运用革命史范式学习和研究历史,十分重视矛盾分析法,尤其是阶级分析法。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研究学派,也重视矛盾分析法的运用。与此同时,还重视整体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方法、比较研究方法和过程分析方法的运用。吸收和运用这些方法,可以丰富教师教历史和学生学历史的方法。

现代化范式将“现代化作为世界性进程进行整体考察”[10],重视对现代化进程的整体研究。而在这一点上,现阶段的中学近代现代史教学是有缺陷的。表现之一是中国近现代史与世界近现代史相互分割。这不仅表现在课程的设置上,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教材体例和内容上。长期以来,中学中国近现代史是中国近现代革命史的浓缩版,而世界近现代史则有一点综合史的味道,二者明显不合拍。表现之二是中国近代史与中国现代史分割,前者讲“革命”,后者讲“建设”,未有统一线索将其贯串起来。而如果我们运用了现代化范式的整体研究方法,从现代化的视角来统观中外近现代的历史,整体性就可以大大提高。按现代化理论,一部世界近现代史就是世界现代化进程史,一部中国近现代史就是中国现代化进程史,而中国现代化史是世界现代化史的组成部分。这样,历史就整体地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化范式重视系统方法,把现代化进程作为一个系统来考察。从纵向来看,现代化进程是一个以时间为顺序的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可分解为现代化进程、现代化进程、文化现代化进程,或英国现代化进程、美国现代化进程、现代化进程等子系统。从横向来看,同一时期同一阶段的现代化又是一个大系统,如20世纪现代化就是一个大系统,这个大系统又可分解为20世纪经济现代化、政治现代化、文化现代化等子系统,或20世纪英国的现代化、美国的现代化、中国的现代化等子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系统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推动着现代化的。借鉴现代化范式研究的系统方法,加强知识的系统性,引导学生从纵横两个方面构建知识系统,形成立体结构,不仅可以提高知识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系统思维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辩证唯物主义在吸收了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的研究成果后,系统思维已成为辩证思维的新的支撑点,因而十分重要。

现代化范式重视比较方法的运用,中外现代化理论研究者用了很大精力进行比较研究。比较的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从纵向发展比较中,揭示各国现代化发展的共同;二是从横向并存比较中探索各国现代化的具体形式,归纳现代化的典型模式,促进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彼此借鉴。相对而言,现代化研究者尤其重视横向并存比较,在比较各国现代化的前提、结构、条件、道路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出版了不少著作。在进行比较研究时,强调可比性,防止牵强附会的简单类比,注意把宏观比较与微观比较、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两国比较和多国比较相结合。比较不是现代化研究的特有方法,但现代化研究在比较方法的运用上有自己的特点。以往,中学历史教学中师生也常用比较方法,借鉴现代化研究中的比较方法,可以提高师生运用比较方法的水平。

现代化理论认为,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的必然产物,它本身又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因此在现代化研究中经常运用过程分析法。不过,因现代化研究的对象是现代社会,因此在进行过程分析时,“并不是在进入现代社会本身的剖析之时,先把由来和发展的历史叙述一番,而是在总体研究现代社会经济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过程中,对于一些说明这些关系及其运动规律的关键问题,通过追溯起源的方式予以研究”[11]。此种方法可以称为回溯性过程分析方法。这种方法在中学近现代史教学,尤其是高中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教学中很值得借鉴。一方面高中的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内容相对独立性要强一些,另一方面学生初中所学古代史的内容已经淡忘。因此,在讲近现代史的某些重要的关键性问题时,“通过追溯起源的方式”予以说明很有必要,如讲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而追溯到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讲孙中山的土地政策追溯到李自成的“均田”口号,讲新中国成立后的土改追溯到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时期以来的土地政策等,都有必要。

作为过程,现代化在不断发展、完善之中,的现代化理论认为,不但不应将现代化理想化而且必须注意到人类为现代化所付出的代价。现代化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现代问题”,如化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和谐失调,现代文明与传统文明的冲突,现代科学技术运用于军事后现代战争的巨大破坏力等。但现代化带来的问题只能在进一步的更高层次的现代化进程中去解决。这样的过程分析方法同样值得历史教师借鉴。

第四,现代化范式为历史学科内部和跨学科的综合开辟了广阔天地。

综合化是当代发展的一大趋势。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高度重视课程的综合化。高考科目改革,“3+X”模式的推出,文科、理科和文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三个新科目的设置适应了这一趋势。中学历史教学也应增强综合性,以适应这一趋势。其具体作法,一是加强学科内的综合,包括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之间,经济史、政治史和文化史之间,中国史和外国史之间的综合;二是加强学科间的综合;三是历史与现实间的联系与综合。现代化范式在提供综合的条件、创设综合的情境、设置综合性的问题等方面,比之革命史范式明显地具有优越性。

现代化范式之所以能为学科综合提供广阔天地,一是因为现代化进程本身就是一个综合性的变革过程。现代化“包括技术、经济、社会、政治、思想、道德和‘文化’中所包括的其他方面”[12],它是经济因素和非经济因素的双重产物,是国内条件和国外条件的复合变奏,是条件和社会条件交相作用的结果。二是现代化理论是经济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未来学等多学科综合与交叉研究的成果,综合性很强。

第五,现代化范式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

罗荣渠在谈及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招生情况时说,近年,历史专业研究生招生情况很不景气,报名人数逐年减少,而现代化研究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大,报名者十分踊跃,一些外国留学生也前来攻读这方面的学位。这一现象很值得我们思考。

历史的内容丰富多彩,对中学生本应有吸引力,而实际上历史课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并不高,学生学习历史不够积极主动。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很多,固守传统范式,脱离现实、脱离社会需要、脱离学生实际,是重要原因。调查表明,很多学生之所以不重视历史学习,其主要原因是认为学历史没有用。多年来,在引导学生提高对学习历史的重视性的认识上,教师做了很多工作,但成效不大。今后还应加强这方面的工作。不过仅此是不够的,要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还必须改革历史教学。引入现代化理论,运用现代化范式是改革历史教学的必要举措。这样做,可以大大加强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帮助学生认识和解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各种问题,让他们更实际、更具体地感受到学习历史是有用的。

以上我们实际上是论证了中学历史教学引入现代化范式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将现代化范式运用于中学历史教学是具有改革性质的开创性的工作,需要广大历史教育工作者去探索,去实践。在起步阶段,应作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现代化范式。

现代化理论兴起于西方,现代化范式为西方现代化理论研究者首先使用。近二十年来,我国学者在创立现代化研究的中国学派(包括理论和范式)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丰硕成果。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要运用的现代化范式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基础上的解释模式,我们不应把现代化范式与唯物史观、革命史范式对立起来。

其次,加强对现代化理论(范式)的学习,充实和提高自己。在近期,现代化理论应成为历史教师继续教育和进修的重点内容。《历史教学》月刊先后发表过《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简论》等文章,为历史教师了解现代化理论和现代化范式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这方面的工作今后还应继续加强。

再次,教材建设中可以运用现代化范式。

在教材已经初步多样化的前提下,多数教材依然按革命史范式编写,但应吸收现代化进程研究的一些成果,修正教材中的某些观点。可以有一两套教材按现代化范式编写,亦即按现代化这条主线讲述中国和世界近现代史。

最后,历史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以不同方式运用现代化范式。

历史教师可以、也应该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范式,但运用到什么程度,以什么方式方法运用,要具体分析。一般说来,在使用现行教材进行教学时,主要是吸收现代化进程研究中的一些有价值的具体观点,借鉴现代化研究的一些方法。而在受教材限制较小的教学活动,如活动课教学、高三历史复习教学、课外活动中,则可以更多地运用现代化范式。活动课可以世界和中国现代化进程为主题,复习课可以现代化为线索,课外活动可举办现代化进程方面的专题讲座等。

注释:

[1]陈紫华等著:《梦想与辉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第6页。

[2]杨宁一:《20世纪世界现代化进程简论》。《历史教学》2000年第6期。

[3]参见罗荣渠:《建立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化理论的初步探索》。《中国社会科学》1988年第1期。

[4][5]罗荣渠:《现代化新论续篇》,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97-98、101-102页。

[6][7][8]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上海三联书店1996年版,第9、l66、157页。

[9]萧功秦:《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研究》,载《战略与管理》创刊号(199年11月),又见《新华文摘》1994年第3期。参见朱英等著:《近代中国经济政策演变史稿》,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36-38页;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第一卷,第242-243页。

[10][11]丰子义:《现代化的理论基础》,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94、116页。

[12][美]艾恺:《世界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中译本),贵州人民出版社l99l年版,第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