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构主义环境下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一、引言
由于受应试的影响,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一般只重视基本概念的识记与操作。教师以讲授为主,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结果使一部分学生丧生了学习的兴趣。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而是通过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其他的帮助,利用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任务驱动”就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和教师的点拨,自己解决问题。它的主要结构是:呈现任务──明确任务──完成任务──任务评价。在信息技术教与学的各个环节,要把握时代特征,明确培养目标,立足课程教学,以“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策略。
二、以“任务”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完成任务”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知识的获得创设情境,引导和帮助学生通过意义建构获得知识,让学生在意义建构的过程中进行创造。信息技术瞬息万变,这就决定了教师只能引导、帮助学生学会掌握信息的方法,变“授人以鱼”为“授人以渔”,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素质不断提高。因此教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通过“任务驱动”,使“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达到完美结合。
首先,提出学习任务,激发学习兴趣。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导引索”,是问题提出的表现,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巧妙地隐含在一个个任务当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分层提出具体任务和要求,并对如何完成这一任务作一些方法上的阐述。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分层领取本节课的任务,从而避免一刀切的现象。教师的引而不发,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操作欲望和好奇心。
其次,创设学习情境,自主学习。创设情境的主要作用是使学生了解学习任务的必要性和与学习任务相关的学习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完成任务的动机。学生带着任务或问题,自主地进行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或完成任务,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经验,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操作时间,让学生大胆去试,使他们在使用中体会、感受和领悟。这期间,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可由教师统一示范,集体解决;对个别学生的个别问题可作单独辅导。这是学生消化和吸收知识的阶段,是学生由不会到会,由初识到熟练掌握的阶段,也是学生充分调动各种感官,发挥各种能力的阶段。
再次,点拨启发,形成建构。教师一方面要通过引导,把握整个教学过程的内容、进度和方向,给学生以思考的机会和时间,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另一方面,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激活思维状态,传授思维过程,训练思维策略,提高思维能力,进一步促使学生的意义建构,形成新的认知结构。
最后,效果评价,完善建构。评价是实施任务驱动的关键之一。在学生完成任务后,要在课堂上展开评价,它包括: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评价等等。评价的另一目的是作品欣赏或方法交流,让学生在思路上能否得到一些启发,看一看其他同学是如何完成该任务的,在方法上和自己有什么不同。这一阶段的特点是:集思广益,开拓思路,鼓励创新。积极的评价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后续学习产生强大的动力。
三、 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其优势是明显的,但也会存在一些问题。由于教师主要是进行方法的引导,学生有更多时间动手摸索,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因而在同一节课内,全班同学所掌握的知识多少会有不同,容易造成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和教学知识点的疏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加强课堂小结和知识点的回顾,使得学习能力差的同学或操作有疏漏的同学能通过教师的和回顾,跟上教学进度,全面掌握知识点,达到教学目标。同时,要加强学生间的交流,使学生在合作中共同提高。此外,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任务时,还要注意根据学生的特点,尽可能设计一些带有趣味性、实用性、可行性的任务,使学生愿学、爱学、乐学。
(一) 好任务设计关
“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
首先,从总体上设计任务。教师在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第二,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不同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做到因材施教。
第三,“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任务”设计时要考虑“任务”的大小、知识点的含量、前后的联系等多方面的因素。
第四,任务设计要具有开放性。教师在设计“任务”时,注意引导学生从各个方向、用多种方法来解决同一个问题,防止思维的绝对化和僵硬化,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判断,帮助他们克服思维定式。同时,每个“任务”注重讲明思路,理清来龙去脉,渗透处理问题的基本方法,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方法后,能够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开阔思路,增加完成类似“任务”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能够尽可能多地产生学习迁移。
(二)教师角色的定位
“任务驱动”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因此教师必须进行角色转换。
角色转换有两重含义:一是从讲授、灌输,转变为组织、引导;二是从讲台上讲解转变为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交流、讨论,共同学习。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认识到学生的知识不是靠教师的灌输被动接受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主动建构起来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是可有可无、无事可做,而是比传统教学中的作用更加重要、更加不可缺少。因此,不能认为只有站在讲台上讲课才是教师的本分。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搭起支架;在学生学习不够主动时,给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后,调动学生的创作欲望,进一步完善任务创作;在任务完成后及时做好评价工作。
:
[1] 郭芳,浅探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2] 何克抗,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
[3] 徐华斌,任务驱动,优化信息技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