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学设计是新课程的要求,备课的革命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5
一、新课程标准的再回顾。
新课程标准和其反映的先进理念,我觉得概括起来讲,就是我们一线教师要把握四点。
第一, 要树立新的课程观。
课程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是组织教学活动的最主要依据;而现行的课程与教材又不适应推进素质和当前时代发展的要求。新的课程观也就应运而生,它与旧的课程观的最大差别是,旧的课程观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课程结构又过于重视学科本位,学科过多又缺乏整合,教学内容难、繁、偏、旧,缺乏与社会生活与学生生活的联系。新的课程观则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和谐并全面的发展。因此,旧、新课程的转变反映了从过去只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变成强调要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进而获得知识、技能,同时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新课程关注:
1、哪些是要让学生获得的终身必备的知识与技能;
2、从过去只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转而更多地关注学习的过程与方法,这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关键问题;
3、最为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正确的价值选择,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第二、要建立新的教材观。
旧的教材观是以教师为中心,教科书则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媒介,教师和学生都死抠“教科书”。新教材观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教科书、媒体,都是保证学生学好的环境。教科书已不是知识点的代名词了,系统支撑的庞大知识世界及不断的新发现为学生提供了无可限量的知识资源,教科书只不过是诸多媒体中的一个。即过去的“教教科书”转变为“用教科书教”。与此相应的,教材要服从、服务于教学目标,这就有必要对教材进行整合,即我们教师要学会编书。另外,除教科书教材,还应包括其他的视听教材、现实教材、教材、图书教材等。
第三、要建立新的教师观。
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改变并不断更新;教师的角色即功能也要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教书匠、知识的传播者,而应是专家型的教师。
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从传授知识的核心角色中解脱出来,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具体表现在两方面:(1)、教师应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处于信息时代的当今社会,全部知识靠老师传授根本不可能,而高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开发,获取知识的渠道更趋多元化。教师无疑应在培养学生如何获取知识、如何掌握获取知识的工具,以及如何根据学习的需要处理加工各种信息等方面下工夫。(2)、教师应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教师要在学生前进的道路上,不断设置更高目标并引导学生前进,还要成为学生健康心理、良好品德的促进者、催化剂。
2、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新课程本身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创新,其在实施过程中也会出现很多新问题,这是过去的经验和理论所不能解释和应对的,教师必须通过实践逐步予以解决。这样,新课程设置的目的才能达到,教师也才能在教学发展中发展自己。
第四、要建立新的学生观。
传统的教学模式建立在学生的客体性、受动性、依赖性的基础上,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是装知识的容器;而新课程实施的灵魂就是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挖掘、发展。学生需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师生之间也需开展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对话,达到共同探讨、研究的目的,教师无疑是在起疏导作用。
二、传统的教师备课特点及分析
传统的教师备课,是教师所作的课前准备。它一般包括钻研和组织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此外,还要准备有关教具和设计板书等。备课分为学期(或学年)备课、单元(或课题)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种。其中的课时备课,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案,它在上每节课之前预订,是对每节课的设计,是教师讲课的依据,直接关系到课的质量。它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项目:班级、学科、课题、教学目的、上课时间、课的类型、教学方法、课的进程和时间分配等,有的还列有教具、板书设计和课后自我分析等项目。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传统的教师备课有如下浅层次的特点:第一,它是教师上课前所作的准备;第二,它包括钻研与组织教材、了解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和准备教具等一系列环节;第三,传统备课的表现形式主要是教案,即备课情况以文字来表达;第四,它的内涵和外延不是固定不变的,有其扩展和发展余地。
传统的教师备课,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它是教师上课的课前准备。无疑,其形式——教案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的课前准备情况,记录着教师的教学轨迹,反映着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这也正是我们学校领导检查老师教案的依据。其用心可谓良苦,但往往问题也就出在这儿。据专家统计,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了其劳动总量的50%,而在这其中,备课又是牵扯他们时间精力最多的一项内容。经我多年的观察也发现,教师的无效劳动大多表现在七个方面:常规项目多,重复工作多,作业批改多,编造材料多,参加会议多,应付检查多,重复培训多。在这“七多”中有“四多”都和教师的教案有关。传统备课的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教案,在教案上讲究也就多了:对教案的要求是课型齐全,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教具、教学过程、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板书设计、时间分配等项目要填写齐全,每节课后要写教后记。最要命的是每个教案要写日期,表示过期作废,年年要从头再来,做重复工作。而领导是“周查月评”。这些材料,做不过来就补,就应付,就抄,就造,教师疲于应付。其危害可想而知。新课程要求我们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教学观,评价观。但不管哪一“观”,都离不开教师埋下头来潜心研究,并不断给自己充电,充实发展自己,否则根本适应不了新课程的要求和新课程实施后带来的日新月异的教学新变化。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老师的负担更重,问题无疑会变得更加严重:哪来的时间可供浪费?处在传统观念和新课程理念夹缝中的教师又该如何备课?
问题是谁造成的呢?管理中的因循守旧,不信任教师,将备课理解为写教案固然是一原因;但旧的传统备课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其主要表现形式就是教案”只是浅层次的表面原因,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放在下面与现代教学设计对比起来讲)。这也就构成了现代教学设计要取代传统备课。
三、教学设计的特点及分析
现代教学设计并不是对传统备课的全盘否定,而是与传统备课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着一定的继承性:都是课前的教学准备,有各自的具体环节,包含对教学内容的分析过程,考虑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必须形成一定的教学实施计划,有自己的教学评价,也都涉及到文字记载等。
但现代教学设计又不同于传统备课,脱破了其形式和要求,实现了教学设计的现代化、化和规范化,体现了新课程精神和要求,是教学上的一次深刻革命。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现代教学设计广泛地运用了现代理论和科学技术成果,实现了教学从自发的经验型向自觉的科学型的转变。
传统的备课即编制教案,往往是教师个体或群体教学经验的产物,教师缺乏教学的系统性。现代教学设计大大地拓宽了备课的理论和技术基础,把与教学相关的各种理论都广泛地运用于教学设计之中,因而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在这里,教学设计遵循一般的模式。其过程由一些基本要素或主要环节构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和八个基本要素,列表如下:
组成部分 教学设计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主要环节)
教学目标设计 ①教学对象分析
②教学内容分析
③教学目标编制
教学策略设计 ④教学内容的顺序编排
⑤教学方式与方法
⑥教学媒体的组合与运用
教学评价设计 ⑦形成性教学设计
⑧性教学设计
(二)、现代教学设计摈弃了“教学为中心”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全新的教学理念。
在传统的备课中,教师是为了方便教学,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设计教学方案,教师自始至终扮演着操作木偶的演员角色,而学生只不过是木偶。学生没有较多的主动性,更谈不上有创造性。
现代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理念。从教学的价值观上,它倡导“一切为了学生”,学生是教学过程的始端,又是教学过程的终端,始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 从教学的伦理观上,它要求“高度尊重学生”,把其看成是教育的本质和原则,看作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和基础。从教学的行为观上,它主张“全面依靠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这种教学设计不是为“教”而进行的设计,是一种真正地为被教育者的“学”而设计。
(三)、现代教学设计突破了传统的单向式的教学程式,把教学过程看成一个多向的师生互动、共同提高的过程。
传统的教师备课,把教学看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单向活动过程,不能全面反映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学设计真正体现教学相长原则,它把教学过程看成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学生间、师生间交流、交往、共同提高的互动过程,构成了多向性的信息交流。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体现高尚的师德,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选择、运用知识的能力,激发和学生的潜力,指导学生在实践中、合作中学习,学会学习。与此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发展和提高。
(四)、现代教学设计要体现对教师和学生都具有激励导向的评价观。
评价是现代教学设计的不可或却的重要环节,对教学设计本身也起到激励和导向作用。这种评价观,有以下基本功能:一是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特别强调的是,它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在语言、数理逻辑等方面潜能的挖掘和发展;它建立了多方面的发展评价项目并及时改革评价的方法,力求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潜能;它关注个体的差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学生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二是调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积极性,促进教师不断提高设计水平和各种教学能力;彻底抛弃传统备课给教师带来的消极被动感和厌恶感。
(五)、现代教学设计适用的范围更宽,运用的资源更丰富,手段更先进。
现代教学设计与传统备课的重大区别还表现在适用的范围、资源与手段的运用上。从适用范围来看,现代教学设计不仅以教案等文本形式存在,更以教学软件、教学媒体等作为载体,表现为课件,同时还表现为对教学软件的开发和运用等。从资源的应用来看,它对资源的应用更加广泛,最突出的是把学生本身看成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资源,使教育变得潜力无限,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的效益。传统备课就疏或了学生这样一个巨大的教育资源。另外,教师的备课,不仅依据课本,教参,更多的是通过各种途径(比如互联网)获取和加工信息。从运用的手段看,现代教学设计结束了过去单调的媒体选择,运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多媒体组合设计,大大地增加了知识容量,显示了生动、形象的视听功能,整合了不同知识信息之间的内在联系,大大地强化了教学设计效果。
现代教学设计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远远超越了教案本身,是对教案在三维上的扩展和延伸。它要求我们教师解放思想、放下包袱,用开放、创新的心态来对待备课,根据现代教学设计的一般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备课,使新课程标准及其反映的先进理念在备课中得以充分体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更好更快发展。据媒体报道,北京有一半的教师表示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想跳槽,只有百分之十几的人仍喜爱教师这一职业,因为教师的实绩跟学生的成绩相挂钩,其压力太大了。我提倡现代教学设计,绝无意要给我们教师偷懒找借口,只是想在教师负担(比如在新课程标准下备课)更重时,让我们的学校领导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检查教师备课的方式方法,使教案得以升华,也对教师多一份关爱;同时让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备课有所依据,更有实效,对备课更有积极性,有较多精力进行教学研究、充实发展自己。一句话,教师要苦有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