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许辉 时间:2010-08-14
  关键词:道德 主体性 主体性原则
  论文摘要:主体性原到在道德教育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因此道德教育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到。在道德教育过程中,要以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为基拙,井重受教育者主体地位,发挥其主体性作用,培养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能力。
  道德教育是指生活于现实社会关系中的有道德知识和经验的人们,依据特定的准则,对他人有组织有计划地施加系统影响的一种活动。它的根本目的是将道德要求转化为社会成员的内在德性,培育和造就受教育者的理想人格。要实现道德教育的目标,不仅有选择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问题,而且有依据什么原则,选择怎样的教育模式以实施教育的问题。
    一、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的内涵
    道德教育的主体性原则至少应该包括以下三个相互关联的实质性要求:第一,要发挥教育者的主体性。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在道德教育中具有教育、管理、研究等基本功能,是规定和引导受教育者的思想、塑造完美人格的主导因素。诚然,道德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间的双边交流活动,但这种交流需要调动和诱导,需有一种“动力源”,而这种“源”的性质如何、力量大小取决于教育者在道德教育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二,要尊重并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在道德教育中,受教育者既是客体也是主体。作为客体,受教育者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施加影响的对象,他们的知识、智能、道德品质必须通过教育才能形成和完善。但是受教育者绝不是被动机械地承受教育者影响的客体,而是州个积极能动的主体,他们也有不同层次的需求、信念,并会形成动机展开自觉的活动,他们对教育者的作用常常会给予有选择地反应,而这种反应的性质和方向都会直接影响教育活动的进程。受教育者内在的自我教育因素对于教育目标的达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川第三,要把培养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发挥其道德主观能动性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任务。道德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在于它是人、完善人、培养和完善人的独立人格的教育。现代人的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固然有赖于社会、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塑造,但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却起着更为根本的作用。只有造就了受教育者的道德主体性,注意培养受教育者的主体理性、主体智慧和主体能力,道德教育的目标才可能从根本上达成。
    二、坚持道德教育主体性原则的意义
    (一)现实意义
    1.坚持主体性原则是对传统道德教育反思的结果。传统道德教育将受教育者只视作客体,因而无视其身心发展和思想实际。所以在道德教育过程中,存在重道德规范教育,轻道德主体意识的倾向,单纯向人灌输这样那样的具体规范,而忽视人们的道德主体意识培养,不善于把道德规范同锻炼道德选择能力培养结合起来。为改变传统道德教育面临的困境,增强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坚持主体性原则。
    2.坚持主体性原则是时代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的发展和信息的普及,人的个性得到极大地张扬,人的主体性不断确立和弘扬,每个公民都是主宰自己命运的主体。相反,对于那些缺乏独立意识、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创新意识、民主意识、竞争意识的人将逐渐为社会所淘汰,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因此,在教育中贯彻主体性原则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
    (二)理论意义
  1.坚持主体性原则是道德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道德教育过程既是教育者遵循一定的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过程,同时又是受教育者把教育要求内化为自身道德情感和信念,外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的过程。根据唯物辩证法的矛盾学说和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原理,这种“内化”与“外化”的根本动力,在于受教育者内在的思想心理矛盾。在整个道德教育过程中,如果没有受教育者积极主动地参与配合,教育要求就不会内化为道德需要,更不会外化为道德行为和习惯。离开主体性原则谈道德教育,就会使道德教育的功能异化。
    2.坚持主体性原则是人的内在逻辑需要。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发展和完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道德家弗兰克纳说:“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的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所以,道德是人们内在的一种精神需要。道德需要是人们基于对道德所具有的满足自我与社会的价值、意义的认识和把握,亦即对道德的价值性认识而产生的遵守一定道德原则和规范,做一个道德人的心理倾向。川它一方面是自觉的而非强加的,表现为一种道德追求的冲动,促使个人在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中以自己的道德行为和品质获得肯定,任何一个道德主体,不论他来自什么社会传统,都是在自由选择规则和行为中显示自己的道德境界。另一方面它是内在的而非外在的,这种内在性经过一个由外向内的转化,一旦成为人的内在要求,就具有了主体意识,道德行为不是简单的源于对强加的社会准则的依附,道德需要是人的道德行为的内在源泉。     三、在道德中坚持主体性原则的具体要求
    1.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德国教育家洪堡认为:“教育必须培养人的自我决定能力,而不是要培养人去适应传统世界,不是首先要去传播知识和技能,而是去‘唤醒’学生的力量,培养他们去自我学习的主动性、抽象的归纳力和理解力,以便能使他们在目前无法预料的种种未来局势中自我做出有意义的选择。首先,要求教育者在观念上承认、认识和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将受教育者视作教育主体,采取形式各异的方法与受教育者进行多方位的思想交流,并根据道德教育的目的和受教育者的生活及思想实际设定道德教育的内容,使其符合受教育者身心的和满足受教育者生活与思想实际的需要。其次,激发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坚持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并不是说受教育者已经发展完善了,相反,它说明受教育者是发展着的主体,是需要不断培养和完善的主体。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担当主体这个角色,有一个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即“内化”,同时也是受教育者主体作用日渐增强的过程。再次,要求把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要任务,帮助受教育者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环境,提高自我教育和自我修养的能力,保证受教育者思想道德认识、情感、意志、行为全面和谐发展。
    2.教育者要注重培养受教育者两种能力,即是非辨别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培养是非辨别能力,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与客观影响广泛接触的社会实践中获得锻炼,在锻炼过程中,给予充分、及时、恰当的指导,增强大学生的识别能力。自我教育能力是指在教育者的影响和启发下,教育对象根据道德教育的目标和要求,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发挥自我主体性作用,根据社会的规范和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以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的一种高度自觉的自律自省的能力。要把培养受教育者学习道德知识和进行自我教育的主体性作为道德教育的中心环节。
    3.教育者要把道德规范教育、观念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起来。调整传统道德教育的目标模式,把培养独立人格精神和独立自主的道德能力引人道德教育的目标系统之中。道德教育的目的是要求受教育者不仅能够“内化”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基本精神,而且要求受教育者能够在特定的情境中创造性地运用道德原则规范,使之成为“活的”实践理性。因此,提高主体道德能力和培养独立道德人格应纳人道德教育的目标系统。传统道德教育往往采取灌输的形式,忽视受教育者的需要和情感。而传授的道德内容与受教育者无关或相差甚远或为受教育者的能力所不及,其结果不仅不能促进反而限制了受教育者的道德发展。要改变这种以灌输为重心、以“说教”为特征的道德教育模式,使道德教育成为造就理想人格的教育。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把道德灌输与尊重受教育者的理智能力和自主意识结合起来,力戒把严格的“规范化”教育和独立人格教育对立起来。
  4.要加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在道德教育的
  过程中,教育者、受教育者之间的活动与交往不仅是使教育得以实现的重要形式,而且能够按照社会对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要求,对道德教育过程的发展方向起到规范和保证作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而言,是施教的主体,具有能动性、诱导性,但他的能动性要受教育客体的认识能力、理解水平和学习过程的制约。反过来,作为受教育者,把教育者作为认识对象,又表现出极大的主体能动性,他要感知、想象、体验和理解,他要调动自己全部心理机能去学习思考。因此,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不是单纯的主体和单纯的客体,道德教育过程从来就不是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单向联系,客体是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识模式,他接受信息是一个的选择过程。当客体不愿接受或不全部接受时,主体必须针对自己的状况作出相应的调整,以期客体接受。其实,道德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的过程。为此,这就要求我们在道德教育方法的选择、运用和创造上,不仅要着眼于充分发挥教育者自身的优势,更要着眼于充分激发受教育者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