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课内课外自主学习辅导策略
[内容摘要] 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倡导新的学习方式,主要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陈旧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对合格人才的要求。基础的任务已不再是仅仅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终生学习的能力。本文主要从课内课外两方面来谈谈如何辅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内课外 自主学习 策略
新课程的改革已经进行好几年了。作为在第一线实施新教材教学的老师,已深深感到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师生的教育观、学习观在改变,师生的主次位置在改变,课堂中师生占据的时间在改变,师生的情感在加深,我们为改革拍手叫好!
新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其真正的目的在于着眼学生未来的生存和。在教与学的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主体精神。使他们成为一个具有独立和自主个性的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自主学习是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基础,为此,在课程教学中只有搞好自主学习的指导与组织工作,才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和全面发展,才能进一步去开展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实施新课程,需要老师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就得对自主学习有一个理解。行为主义者认为,自主学习须包括三个过程:自我控制、自我指导和自我强化。而认知建构主义者认为,自主学习是一种元认知,是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任务要求,积极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和努力程度的过程。自主学习要求个体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和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映。
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认为自主学习的开展还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之一:学生自主学习,可以不要老师的指导,只要有书本练习册就可以了。
误区之二:学生自主学习,一切事情都有学生自己决定,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误区之三:学生自主学习,只要让他们多去实验室动动手就行。
那么如何有效地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导呢?
(一)老师要转变观念,走出误区,把握全局,学生自主学习,不等于不需要老师,而是更需要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更需要老师鼓励和赞扬。
(二)实现“主体”和“主导”的平衡,要给学生足够的自主空间和足够的活动机会,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唤醒他们的潜能,激发他们的心智,放飞他们的情绪,使学习活动过程带给学生一种挑战,使心灵放飞,使心智拓展。
(三)课内与课外的自主学习,要求目的要一致,方法要统一,让学生学得方法,能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具体从哪些方面去辅导呢?
一、课堂自主学习的辅导策略
(一)要创造一个相对宽松的课堂学习环境
要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景与氛围,感觉到别人在关心他们,对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很好奇,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在任务完成后能得到适当的反馈,能看到成功的机会,对正在学习的东西感兴趣并富有挑战性,感觉到他们正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人处在紧张状态,虽能急中生智,但毕竟是一时一刻,一个人只有在情绪心境放松的场所,才能进行有效学习。在这一点上,很多老师都很注意。如我校有位老师,在上课前2分钟总会给学生说一点外面的新鲜事,或说一个简短的笑话,或带来一个最新的时事消息,似乎看起来无关紧要,实则不然,完全是良好心情的前奏。象优质课评选时,优秀老师在作自我介绍时,也不妨调侃几句,或自嘲自己,或赞美刚认识的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从很远赶到这里,说明我们有缘,古人说的好,有缘千里来相会。”这样的开场白,自然也就接近了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奠定了心理基础。
(二)深入激发学生的精神生活
自主学习的课堂应该是学生心灵放飞的课堂,教师的重要任务就是要为学生创造一个心灵放飞的空间。让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发展、情感的升华、个性的张扬尽可能地融于精神活动之中。如课堂中有很多知识条目,适合进行角色表演,让学生自己选定一个内容,如在进行电灯、电阻、电压、导线教学时,可让他们各自扮演一个仪器,然后告知他们主动地向别人自述自己的特点,在课堂上老师提供时间,这样学生是很有兴趣的,课堂也会很活跃,学生也会目的明确地学习一些内容。
自主学习的课堂,也是学生们展示才华进行创造体验,享受学习快乐的天地。这样的课堂,教师的任务也就是在于如何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不同的学科,不同的知识需要不同的方法,在教学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大部分学生更喜欢自己动手,因此,我们要敢于放手,利用好学生的资源,尽可能让学生动手动脑,我们发现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学生的快乐增加许多,劲头十足,学习主动。如果你老师在讲台上做,他们以为就这么点东西,听不听差不多的,看不看无所谓,往往显得无精打采。
(四)老师要给学生自主的时间和空间
课堂中要有开放形式,要学生主动学习,只有教师创设好有接纳性的,有宽容性的课堂氛围。学生才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才能很好地调控自己的行为。开放的课堂,就是教师敢放能收。在教师组织指导下,让学生去猜想、去思考、去讨论,去判断、去实验。开放的课堂,要确保学生有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时间去质疑,有空间去活动。科学课的教学内容离不开生活,如探究生活中哪些物质会导电,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去做。对于学生找出许多物质去实验,不管做得如何都应该鼓励,让他们实验并交流,但要在时间上给予适当控制。在自主学习的课堂内,要善于构建好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的状态,允许学生随时随地提出自己的想法。老师要积极参与,不能置之不理。如无水硫酸铜和水反应会变成晶体,而有时加水后却看不到晶体而是溶液。这样的问题虽说比较简单,但学生已发现了疑问并向你提出,这时老师要给时间并鼓励他继续实验,这样他将会更有兴趣去进一步发现问题。
(五)老师要有效地调控课堂
课堂内进行自主学习,还需要老师的有效调控。自主学习是给学生潜能释放的好机会,它给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能够自动、自控地学习,但课堂的时间是规定的,老师要把握“自主”与“自流”、“开放”与“放任”的界限。对学生的课堂自主学习实施有效的调控。为避免“一放就乱”、“一统就死”现象,就要教师指导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目标,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目标进行,在目的达成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有序进行,还要注意灵活运用,需要老师45分钟全程监控,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
二、课外自主学习的辅导策略
(一) 适当拓展内容
课外自主学习是课堂学习的一个延伸。内容上要有新的拓展,不可能是简单重复。因为课堂教学毕竟受时间限制,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素养,所以辅导学生课外学习,仍然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只是相对向外扩散,去拓展教材的空间,鼓励学生进图书馆、上查找资料。如在环境教学中,学生们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也有所了解。为了学好环境污染治理和措施这一部分内容,我们可以事先布置学生让他们先去搜集材料,然后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样一来学生们的劲头十足,即使家里没有电脑,他也会主动到图书馆去查资料,本来在课堂内15分钟能够讲完的内容,却要讨论上1—2节课,他们搜集的材料连老师也自叹不如。
(二) 课外自主学习要注意与生活联系
辅导学生进行课外的自主学习,要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生活经验也能成为一门丰富的课程。如让学生进入自家的厨房里,找一找使用了哪些材料,比一比看谁家在材料的使用上更合理。学生兴致非常高,在交流时五花八门。如请你动手做一做,厨房中哪些物质间能反应,有什么现象,他们看起来好象是在玩,实际上在玩中学到了不少知识,真正减轻他们的负担。
(三) 课外自主学习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课外的自主学习受环境影响很大,作为老师要及时取得家长、社区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开放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课外自主学习的辅导,要求我们老师对学习的方法有具体的指导,同样需要目标,事先要有过程的设计,因为如果没有设计,学生会忙乱地做一些探究起不到效果,也就是说,需要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合理的方法。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但也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强调主动学习是针对被动接受学习而言的。接受学习也可能是一个主动理解的过程,甚至也可能是一个主动的学习,如主动选择课外书籍来看就是一个例子。我们注重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对老师教学方式的一种挑战。教师将会失去对学生学习内容的权威和垄断,教师将处于被选择的地位,教师的角色也将由知识的传递者转变成为学习者的促进者、组织者、指导者。
[书目] 《浙江省基础新课程师资通识培训资料选编》
《科学新课程标准(7—9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