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更新──从历史教学谈起
【摘要】“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新型课程教学改革模式。要把这一全新的理念带进课堂、指导教学、培养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师首先必须从观念、能力、方法、知识系统等方面进行角色更新。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教师角色更新
目前,面对世界科技日益飞速发展的挑战,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围绕这一重大课题,许多人对教育思想、办学体制、课程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等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近年来我国兴起的“研究性学习”便是一种新型的课程教学改革模式。据调查,到2000年9月,国内就有10个省市的普通高中开始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1]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并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2]它具有使用科学的思维方法,主动探索,发现问题和不断创新的精神特征。笔者认为,要把这一全新的教育理念带进课堂、指导教学、培养人才,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教师首先必须从观念、能力、方法、知识系统等方面进行角色更新。本文就此谈谈一管之见,以抛砖引玉。
一、观念系统的角色更新
(一)确立整体发展的学生观
目前,研究性学习的实践有两种方式:[3]一是以小组合作学习、研究为主要形式,并做到与个体研究、班级集体探讨相结合;二是实验操作、社会调查、现场观察、体验学习、问题讨论、资料查阅等已经成为学生常用的方法。
与以往相比,学习方法更为丰富多样,社会性、实践性更加突出,教学中主张学生的全体参与和共同参与,因此,教师必须首先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观念。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广大教师施教的目光大多聚焦在少数“尖子生”身上,而研究性学习是问题解决的学习,学习者面临着复杂的综合性的问题,因此就需要依靠他们之间的集体智慧和分工协作,而每一个学生又都有自己的长处:有的长于实验操作,有的善于社会调查,有的长于资料查阅,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长于语言表达,有的善于组织管理……这就要求教师把施教的光芒辐射到全体学生,并努力培养他们独特的才能和志趣,从而塑造学生的创造个性。
教师必须全面关注人的发展。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应对学生认知、情感体验、行为培养等进行全面关注。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仅要考虑学生在认知领域内应达到的水平,而且要考虑在获取知识中其价值观、情感态度、行为调节等应发生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学生在现实情况下应达到的水准,而且更要关注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的素质和能力,如学习兴趣、创新意识、探索精神、合作态度、感受和欣赏能力、科学的态度和思维品质等。这就要求教师不是把目光停留在作为事实和结论的知识上,而是要深入地挖掘教学中的智力潜能和审美价值,并把它们同学生的发展联系起来,从而有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在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就表明了学习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学生需要的是“指导”或“帮助”,不仅仅是“传授”或“教导”。因此,我们就必须转变传统教育中“师道尊严”“惟师是从”的师生观,构建教学双方主体之间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对教师的角色作了精辟的论述: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教师要努力营造积极民主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求异思维,激励学生以独立的角色、建设性的姿态对教师作出科学性的批评,形成师生相互交流、其乐融融、共享教学民主的型“师生场”。[4]教师在课堂教学组织中要达到“四个允许”: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补充;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辩;老师错了允许提意见。教师要切实把教学活动看成是一个不断面临新问题的过程,是一个知识扩展的过程,是一个与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以完全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一起查阅资料、寻求答案的过程,从而真正做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切磋、相互启发、相互激励。
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古已有之的‘教学相长’的一个优良传统。[5]
(三)树立理性的教师权威观
在研究性学习中,随着师生之间的交流频繁与民主平等师生观的建立,教师应有的权威地位势必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与挑战,而这种权威理念又是教育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保障。怎样面对和处理这一矛盾呢?笔者认为,教师应学会树立理性的教师权威观。这种权威来自于教师谦虚进取的精神特质、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和不断创新的人格魅力。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学生提供了多种渠道、广泛摄取知识与锻炼思维的机会,因而他们也完全可能在某些方面甚至是本学科领域领先于教师。在教学中,学生常跟笔者谈及他们从信息中获取的一些知识与信息,其中有很多对笔者来说是全新的感受。“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永远保持谦虚进取的态度,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应自觉接受学生的“教育”,并把自己置于终身学习的地位。
研究性学习是“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进行的。科学研究的本质是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而这种探究是严谨务实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表现出严谨务实、批判进取的科学精神,努力展示自己的教学智慧及内在的精神气质,从而起到率先垂范的作用,学生无疑会“亲其师,信其道”!
理性的权威还与教师的人格力量息息相关。“师生交往的本质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中际遇。”[6]教师的人格对学生具有很强的教育影响力。尤其是以“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为特征的创造性人格对学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7]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远大的理想和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要有热情洋溢、情绪饱满、富于激励、想象丰富的情感特征,并以此来树立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崇高地位。
二、能力系统的角色更新
(一)大胆变革处理教材的能力
长期以来,教材被视为是不可逾越的金科玉律,教师的教是为了更好地传输教材。而在单科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学生的着眼点不再追求教学大纲上规定的内容与对书本知识的加深和拓宽,而是强调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归纳概括、综合分析、判断反思,并到实践中去运用,从而增加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把握教材,并根据研究性课题的内容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作出新的构思和处理。历史教学中在变革处理教材时要注意两个原则。
1.整体性原则。首先要疏通纲目,宏观驾驭教材。教材的目录充分展现了教材严密的编排思路及科学的知识体系,把握好了目录,也就获得了宏观的认识。再在此基础上认清每一节下有几个子目,每一子目下又分为几个问题来论述,像剥竹笋一样层层分剥。[8]其次要在明了本学科知识体系的前提下对教材有一个整体认识。如对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学习,首先要注意其发展共有四条主要线索:其中资本主义的产生、确立、发展是主体;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对落后的地区和国家的掠夺,必然引起被压迫民族的反抗斗争,由此引起民族解放运动这一线索;由于资产阶级对工人的剥削,必然引出无产阶级革命运动这一线索;由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充满着争斗,便引出另一条线索——国际关系。然后明确每一线索所涉及的具体章节内容。这些事实上就是一个“研究”教材的好课题!
2.史论结合原则。[9]史论结合有两层含义:一是以论御史,即史实的罗列、材料的组织及逻辑推导必须体现自己的结论与观点。如在论证拿破仑对外战争的积极作用时,所选取的史料应能充分证明这一点。二是论从史出,即所提出的结论与观点是在充分占有史实的基础上经过思维加工而得出来的。如通过对“隋唐文化”这一章基本史实的学习后,就可把唐文化的特点和历史地位概括为“全面繁荣、兼收并蓄、世界领先、影响深远”。这一点是历史学科研究性学习最根本的原则,也是变革处理历史教材的根本要求。
(二)富有性的指导能力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的作用不是“教”而是“导”。指导、启导、诱导、疏导……教师应成为教育教学的“艺人”,而不是单纯的“教书匠”。具体要注意以下两点。
1.创造探究和发现的情境。向学生提供探究和发现的真实情境,是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促使他们像科学家一样进行工作的必要条件。这就要求教师不只是让学生掌握知识的结论,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体验知识的发生过程,教师不能仅将现成的定理、定律、公式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去证明,而应改变教学程序,先设计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结论。同时在研究性学习中会不断产生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甚至是误区,教师应有敏锐的感受能力和灵活的应变能力,并以此作为教学中新的转折和新的教育契机,维持学生积极向上的思维状态。
2.指导学生进行加工。研究性学习要求学生“能从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资料,能对各种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整理、提炼并从中发现有价值的信息,能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能规范地撰写科研小报告,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10]但学生在完成探究发现后,往往不能透过事物的外在表象而抓住本质,也不能进行准确加工提炼,这时教师便要认真组织学生进行研讨,帮助学生流畅地表达,协助学生疏通思想、理清思路、引导他们进行抽象和概括,从而形成概念,完成知识的内化。
(三)对教学实践不断进行反思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是一项探索性的实验,教师在探索过程中既会产生成功的经验也会有失败的体验。这就要求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不断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利用各种形式抽象和概括自己的实践经验,并努力上升为理性认识。
教师要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学实践作出严肃的反观和内省,既要正视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探究补救途径,也要善于自己或同行成功的经验,并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推广。这就是科研能力!已有研究者对此作了精辟的论述:在教育条件下,教育科研能力无疑是一种可以直接转化的教育生产力,理当内化为教师自我完善、积极适应新角色规范的内在需求──这也是本质上区别于传统教育,顺应新世纪全球教育宏观走势的一种“现代教育文明”。[11]
(四)善于处理现代化信息的能力
长期以来,三尺讲坛成了教师个性表演的舞台,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成了教师一方智慧飞扬的天地。然而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化教育的到来。未来学校教育必然要向建立信息化教育工程发展,把机、、高速公路作为新的教育手段,逐步推行“网际学校系统”,实施网上教学,学生便可自由地在网上获得知识。在研究性学习中就有不少学生“点击”到了因特网。这种变化的结果必然要求教师传统职能的变化,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技术操作员、网络辅导员。教师要能熟练地从网络的各种载体中获取信息,并有效地应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三、方法系统的角色更新
(一)不断改进教法
1.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研究性学习的基本要求。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关注自己如何提问,却很少顾及怎样引导学生提问,这种“生从师问”的局面下形成的学习心理依然是消极的、被动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科学地引导学生提问,使课堂设问更切合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与学习实际,并充分发掘他们的深层潜能和创造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和探索者。首先,教师要做好“提问”的示范:学习中经常会有哪些方面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可能产生问题?针对具体内容可以提出什么样的问题?其次,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可以就教材提出问题,可以就教学内容提出质疑,可以在课堂任一教学环节中提出问题,也可以在课后提出质疑,师生一起讨论,并将新问题引向课外或后继课程等。
2.开展专题性讲座。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打破教材固有的章节秩序,结合社会现实问题,开展专题性讲座,给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如在学习古代史时,可进行“中国古代的用人制度”“中国古代的反腐败问题”等专题讲座;在学习中国近代现代史时,可通过“中国近现代的湖南”的专题讲座来增强学生的感悟能力和爱国主义情感;在世界近代现代史的学习中,可结合当今世界的热点问题如“中东和平进程”“和平与发展”等开展专题讲座,以培养学生的全球意识,充分把历史知识运用于实践。
3.探索新的评价方法。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主要是通过书面作业和,而研究性学习可以采用多种评价形式和方法,如小、设计方案展示、制作成果展示、口头答辩等。重在考查学生通过学习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的水平。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新探索评价方案和具体操作方法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需要。
(二)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
研究性学习说到底是学会学习的方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自始至终贯穿学法指导,使学生学会学习,从而达到“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教师在备课时要备学法,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做好学习方法的示范,并使学生及时把学习方法内化。具体要注意以下两点。
1.提出明确的目标。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目标:能够明确、恰当地确定各科的学习目标;能够掌握各科学习的一般和特殊规律;能够认识自己的学习风格,并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
2.指导学生自我反思、不断提高自己的行为意识。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经常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反思、监控和调整。有的让学生记“错题集”,有的让学生写学习日记,有的定期总结经验与教训。学生每天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回顾与反思,及时纠正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改正学习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能力。
四、知识系统的角色更新
(一)掌握较深层次的学科专业知识
长期以来,能研透教学大纲,吃透中学教科书,讲透教学内容是中学教师的理想境界。然而,随着研究性学习的开展,学生所选取的课题或专题会自觉不自觉地触及深层次的学科专业知识,甚至是本学科研究的前沿。如有的学生提出了要从武则天的特殊心理来研究其用人举措,这就要求研究者对这段历史有较深入的理解,同时这又是近年来对武则天研究很少深入的领域;还有的学生则选取“二战”中盟军的作战方略作为研究性课题,这同样是“二战”史研究领域的热点。这些都要求中学历史教师除具备中学历史教科书所需的历史知识,能驾驭中学历史教材外,还必须掌握较深层次的专业知识。
首先要加深对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的学习。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翦伯赞的《中国史纲要》、郭沫若的《中国史稿》及一些高校的通史教材是不可不研读的。其次要具备历史专题和断代史、国别史的专业知识。如可读一读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制度史、《战国史》《隋唐史》《二十世纪美国史》《世界近代现代史专题30讲》等。同时,中学历史教师还必须多读史学原著,如《史记》《通典》《美国史纲》等。再次要了解历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中学历史教师要密切关注历史研究的前沿动态,了解历史学界最新研究成果,并积极参与探讨和研究。
(二)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
知识的综合化是当代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设置科学的综合课程已成为课程改革的一种世界性趋势。中小学设置“综合化”课程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的教育作用。研究性学习“突破了原有的单科性为主的课程框架,开发具有综合性、社会性、实践性特点的新型课程”。[12]其中有的学生的研究性课题是“诸子百家的论辩之道”“宋词的社会历史意义”“湖南近代人才群体形成的原因”“诺曼底登陆的气候因素”等就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点。因此,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践过程中,要求教师具备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争取做到对中学各科知识融会贯通,彻底摒弃“隔行如隔山”的落后陈腐观念。
其实,历史就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内容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及科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历史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应该由历史学向、文学、地、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拓展,从而建立起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为此,历史教师必须勤于学习,广泛涉猎,善于积累,使自己不仅有丰富的历史专业知识,更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总之,惟有教师角色的全方位更新,才能以优异的素质去主动适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特征的研究性学习,也才能使中学教育不断适应新世纪激烈竞争的需要。
注:
[1][2][10]霍益萍、张人红.研究性学习的特点和课程定位〔J〕.课程·教材·教法,2000,11.
[3][12]尹后庆.开展“研究性学习”,推进素质教育[J].中小学教育,2000,4.
[4][11]潘涌.论创新教育与教师角色转换[J].吉林教育科学,1999,4.
[5]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06-15.
[6]石鸥.教学病理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25.
[7]邵瑞珍.教育心理学——学与教的原理,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3.265.
[8]胡军哲.读懂·读精·读深——从高考历史选择题看复习中对教材的运用[J].历史教学,1999,2.
[9]胡军哲.中学历史学科文字表达的特点及其能力培养[J].课程·教材·教法,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