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状态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

来源:岁月联盟 作者:刘小曼 时间:2010-08-15

摘要:教学模式是人们在一定思想指导下,实现一定教学目的的行为系统,主要解决“教什么、学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等一系列知识传承的问题。过往的教学模式具有“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教科书即教材”、“以课本为本”等等特点。这一切,在状态下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新型教学模式,并对传统造成了挑战。本文试图透过种种现象,粗浅探讨这种挑战的性质。

  关键词:网络状态 教学 教学模式

一、引言

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的科技进步,都对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带来巨大的冲击。

以教学模式与信息工具的进步相适应为例,在,先民时代“刻木为契,结绳记事”(周易·系辞)。口口相传是当时人们的基本教学模式。

夏、商時期形成甲骨文。夏的“校”、商的“序”、周的“庠”都是学校的称呼,“学在官府”,既是贵族的一种特权,也是一种教学模式进步。

东周时期是竹简载文的黄金时代。“天子失官,学在四夷”出现了中国伟大的家孔子,他首创了“私学”,的“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等经验,丰富了人们的教学方法,成为我们的楷模。从此,“私学”与“官学”一并成为我国的两大教育机构,或共存共荣,或此消彼长。

汉代造纸术发明和改造。官办的国学“太学”集中了天下的精英,设五经博士讲学;地方上按行政系统分学、校、庠、序四级。“蒙学”、“精庐”、“精舍”等也开始出现,它们丰富了我国的私学。

隋唐的“雕版印刷术”出现。“科举制度”是当时国家制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书院”在唐朝出现,以后伴随我国的封建社会一直到清朝结束,它是形式独特的教育组织和学术机构。

活字印刷技术自宋代出现,在元、明、清各朝不断。“蒙学”在北宋趋于完备,南宋时已开始分化出村学、义学、族塾、冬学等各种形式。到元、明、清,私学继续得以蓬勃发展,社学、庙学等特殊私学呈现繁荣景象。

近的一百多年以来,特别是解放后、改革开放后,我们的信息工具不断地被西方传入的电报、电话、电影、电视所改进。新式的学校,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到大学,日校、夜校,蓬勃兴起。“口传心授”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揉合了“经验主义”、“实用主义”、“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当代,第一代互联网的出现,以及第二代互联网的将要出现,彻底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和学习的方式,不在现场的虚拟时空与现实紧密结合,“建构主义”犹如横空出世。全民教育、远程教育、终身教育,以及学习的社会化成为滚滚洪流,冲击着人们的“集体记忆”──传统。过往的以课本为本,以教学大纲为纲;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已经发生了质的变化,形成了新型的教学模式并对传统造成了某种挑战。它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与学的过程、方法和观念,在知识爆炸的环境下超越知识的传授,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与落后的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制度、方式、方法和人财物等基础设施之间的主要矛盾。

二、网络状态的教学模式

1.网络技术在教学上的运用

基于Internet的Web网络教学。

Web集多种功能于一身,它既是传送工具,同时又是教学和学科内容的提供者。Web将Internet上丰富的资源有机地联系起来,并以丰富的形式(图像文本、声音和影像)完美地予以展示。

基于Internet的E-mail和FTP网上教学。

邮件E-mail是在Internet上提供的一种借助机网络进行个人通讯的服务。FTP是文件传输协议(FileTransferProtocol)的缩写。文件传输是Internet上提供的一种以直接传输文件的方式进行信息交换的服务项目。学员可以调用世界各国各大图书馆存储的信息,教师可以将自己的教案或要讲的重要教学内容提纲传送给学生,或存于学生的信箱中,便于学生进行学习或做好预习工作。师生可以借助电子邮件快捷安全地传送学习情况,进行准时交互。

基于Internet的bbs网络教学。

bbs是bulletinboardsystem的缩写,即电子公告板。用户使用计算机,通过公用电话系统拨号进入bbs系统中,就可以得到bbs系统所提供的各种服务。学习者可以通过bbs系统可随时取得国际最新的软件及其它最广泛的图书、声像信息,也可以通过bbs系统来和别人讨论各种有趣话题,上传各种最新消息、精彩声像资料,发起投票,互相评分,可以使用bbs系统收发电子信件(e-mail)、文件交流、网上游戏等。还可以投票选举论坛版主,版主在用户的监督下管理论坛,用户们可以发表各种不同的意见。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比较平等、民主。当然,也有相当的自由。

2.网络状态下教学模式的优势

资源共享,具有与世界与时代全接触的开放性;

交互性强,具有个性化学习自主性;

虚拟时空,具有开阔的想象空间和创造空间。

三、网络状态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挑战的现象

1.“教学一元体”挑战“教”、“学”分裂对立的观点

过往教学模式,无论是“以教师为中心”,还是“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教与学之间是分裂对立的,教就是教,学就是学。没成师之前,学生就只能是学生;成师之后,“不耻下问”就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情,就象孔子那样,只能是圣人为之,凡人不可为之;偶尔为之则会被同行不屑、被学生不敬。从古代一直到互联网出现之前,这种“教”与“学”分裂对立的观念越往古代越强烈,越往近现代越被淡化。

互联网出现之后,这个界限将被彻底模糊。

(一)概念方面,汉语中“教”是“传授”,具有传喻性;“学”是“学习、模仿”,具有的承喻性。其实,“教”与“学”两者都属于人类的精神活动范畴,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这“一个事物”可以是一所学校里的教与学,也可以是一个个体的人的既学又教。

(二)关系方面,“教”与“学”具有“一体性”。“教”中有“学”,“学”中有“教”,两者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对立统一矛盾体。这里的“一”,可以是一个个体的教学单位(通常可以是班、级、校、区、市、省,一直到国家、民族),也可以是一个个体人的。矛盾着的教与学,无论在个体的教学单位里,还是在个体的人身上,都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对立统一。每一个具体的“教”与“学”有各自的发展变化。但是,作为人类社会在“教”与“学”的文化上,又有着某种程度的共同性。

美国人类社会学者玛格丽特?米勒把人类历史划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不同类型的阶段,真实地反映了在教学问题上人类社会所经历的过程。“前喻文化”,是指晚辈主要向长辈学习;“并喻文化”,是指晚辈和长辈的学习都发生在同辈人之间;而“后喻文化”,则是指长辈反过来向晩辈学习。原始社会和那些相关的意识形态都属于最初的前喻文化,其权威来自过去。此后,伟大的文明为了进行大规模的变化,需要发展工艺,特别需要利用同辈之间、同伴之间、同学之间、以及师兄弟之间的并喻型学习。而我们今天则进入了历史上的一个全新时代,年轻一代在对神奇的未来的后喻型理解中获得了新的权威。玛格丽特?米勒在1969年发表于《文化与承诺》的这一论点,在以后的日子里一直到今天、到将来,不断被证实。

十分有趣的例子之一是,挪威一位现年18岁的Jon?Lech?Johansen,在1999年通过互联网与两位朋友交流DeCSS代码的开发心得期间,编写了一个仅57KB字节的程序,使自己能够在自己的PC上看DVD影片,结果破解了电影公司CSS程序,不幸被警察审问了一番,理由是这个程序违反了“美国商业保密法”。后来他被告知无罪释放。当他被释放回到家的时候已是凌晨2点多钟,他气愤地在Internet一留言版上写下一段话:“我现在还什么东西都没吃,一定有人对此程序感兴趣,并乐意付钱,那就与我联系好了。”结果,他收到了500个E-mail,他的DeCSS也因此广为流传。由此,Jon成为挪威人民的英雄,全球黑客心目中的英雄。2000年,这位“十几岁的数字天才”得到了挪威国家学院奖。现在,每天都有上百个电话、几千个E-mail和一大堆记者追着他。(材料来自《中国网友报》2003.4.7.)

Jon创造性的学习,发现了前人不曾发现的真知,并成功地向世人传喻,这不正是“教”与“学”对立统一矛盾着的一元体、“后喻文化”中令全球的长辈要反过来向晚辈学习的很好证例吗?

2.“信息就是学习对象”的观点,挑战“教科书即教材”的观点

长期以来,教育界流行着“教科书即教材”、“课本课本,一课之本”、“教科书即教学依据”等等观念,把教学变成了教科书的教学,停留在只教学生识记一套教科书的范围内。尽管有识之士们一直呼吁正确看待教科书、还教科书一个应有的地位,但囿于现实中打破这一观念误区物质力量的不足,以至于谬种流传,形成为“传统”。一旦高考中出现多了联想、比较、理解、运用等形式的活题,少了死记硬背的死题,就有人感到不适应,微词频频。

其实,教材是指教学的材料,与教学有关的材料、信息都可以成为教材。以历史教学而言,除历史教科书外,历史的原始资料、历史著作和读物、图册照片声像、文物和模型、文学作品、统计数字等等一切客观存在的信息都可视为教材。而网络的信息资源,正是提供了大量的历史教学材料。因此,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冲击着“教科书即教材”的错误观念,为教科书的定位提供了更为充实的物质基础。在网络状态的历史教学中,一切信息都可以转为教学材料,我们的任务就在于有选择地充分利用有效信息,达到培养学生掌握历史学科学习能力,形成科学历史观的目的。网络作为一个信息平台,让老师和学生透过这一平台了望世界,可以看见整个地球乃至宇宙,都蕴藏着无数令人着迷的历史信息,那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材资源等着人们去开采;城市、乡村、工厂、学校、图书馆、博物馆……到处都是学习历史的课堂,那里有无数历史之谜等待人们去解答。籍着教学大纲的指引和教科书模式的启发,学生自己对各种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在心目中重建自己的历史。

由此可见,的信息资源和技术,不仅不会降低教科书的作用,反而从另一个方面突显了“学校教科书不是普通的读物和学术著作,而是实现教学过程,达到教学目的的特殊脚本”的地位,“教科书即教材”的错误观念,也必将随着网络状态教学的普及,及其对整个以至整个社会的冲击而不攻自灭。

3.自我意识、朋友意识、平等意识挑战传统的“尊卑”、“等级”意识

在过往的农耕社会、社会里,“师傅”地位总是要高出“徒弟”的,这是等级社会尊卑秩序的需要。在我国,尽管社会已经进步到了今天,但由于的原因,现实中或多或少总保留着某些等级依附的痕迹。

在互联网技术条件下,谁拥有了信息谁就拥有创造的优势,这些信息包括各种有形、无形的资料,也包括任何人的任何一个大胆的设想。这里,并不考虑你是尊是卑。相信这也就是构成信息社会人际关系的基础了。于是,父母、老师与同学都可以成为合作学习的伙伴。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朋友意识”和“平等意识”,最终必然挑战传统的上尊下卑的等级意识。

正如大师卡缪所说:“请不要走在我的前面,因为我不喜欢去跟随;请不要走在我的后面,因为我不愿意充当领导;我只期望请你与我同行。”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观念将会被人们普遍接受,人们的自我意识、朋友意识和平等意识将逐步取代“尊卑”、“等级”的观念。

4.综合素质的“教育家”挑战传统“教书匠”

网络教学优势下,要求教师成为完成教学任务的实施者,根据学生的需求共同建构各种学习情景。过往“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教背书”的“教书匠”,既是课堂的主导者,又是知识的灌输者,已经不符合信息社会的要求。代之而起的是具有综合素质的新型教师:他(她)既是教学的合作者,又是组织者;既是学习者,又是研究者。

此时,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资源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心理尚不成熟的学生极易在花花绿绿的网上世界迷失方向,甚至走向反面。教师应当合理地组织遴选信息资源,与学生分享,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实现有益指导。

教师应该是学生情感的疏导者。“人机交往”的情感交流在科幻中时常出现,但青少年在虚拟的世界中极易导致对现实世界的漠视。教师要增加与学生面对面交往对话的机会,创造条件促进学生间的交往与合作,以活泼生动的“人人交往”弥补“人机交往”中的情感漠然。

教师应该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信息源之一。网络学习本身就需要以获得一定的知识为前提,而且并不是所有的知识都可以籍网络获得的。教师仍是学生获取信息的必要信息源之一。知识更新的加速更要求教师主动求知,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

拥有远大的理想、务实的精神、敏锐的视角、友好的态度、创造性的思维……集合了“教育家”所有应有的素质,正是时代赋予新型教师的要求。

四、结论

1.网络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是历史进步的必然

纵观历史的变化,网络状态教学是历史进步的必然,它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挑战也是历史进步的必然。

基于采集、农耕基础上的结绳记事、竹简、甲骨文、造纸术、印刷术等等,以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为最高峰,是古代传统信息技术;

基于工业经济基础上的电报、电话、电影、电视等等,是近代传统电气化信息技术;

基于知识经济基础上的电脑,是当代网络化信息技术。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是“教学模式三态说”的物质基础:

与古代传统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是最旧式的“第一态教学模式”。它以教师为中心的,以灌输教科书知识为教学目的,构成教学的三大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科书。在这种状态下,过深或过浅的教科书,造成教学的强制性或松散性;良莠不齐的教师,造成教学实践混乱;能力有高有低的学生,造成教学效果或充实、生动,或阻滞、呆板,或崩溃、失败。教师必须吃透教科书,努力使学生掌握自己所传授的教学内容。学生只好“死读书,读死书,读书死”。测验评定的往往是“记忆”的结果,只能根据考分来评定学生的优劣。最终是忽视了儿童学习主动性,把对知识的识记作为唯一的目的,专注于形成应试学习,光凭的分数来决定学生的前途和未来,忽视发展性学习,削弱了人格的培养。

与电气化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是“第二态教学模式”。它在第一态教学之上加以修正,实行面向学生,重视学生,着力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学习活动,并针对不同学科探讨合理的教学方法,以此为依据展开教学。教师努力钻研教科书、设定教学目标,设定达成教学目标的步骤,讲究诱发学生展开学习活动的步骤方法,设想学生对各个教学步骤会有何种反应,探讨相应的对策,从引发学生学习活动的角度开展教学。然而,它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并以第二课堂为点缀,但仍掩盖不了封闭式教学的陈规陋习,急功近利地招收某种特长的学生,在追求特长的旗号下,不顾学生的实际与愿望,实施划一的教学。它沿袭第一态教学模式的评价观,崇尚考分,专注于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醉心于培养名牌学生。

与电脑网络信息技术相适应的是“第三态教学模式”:它是培养未来世纪新人的生存能力的教学,培养能应付环境挑战,构筑更有意义的生存方式的探索精神、创造精神、开拓精神、建设精神及其力量。第三态教学模式是真正实现教育的中心转移,一切以人为本,旨在人人成功的教育。教师钻研教材,但不是为了向学生灌输,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互相欣赏,互相学习;教师仅仅是先学一步而已,他们鼓励学生超越自己。教与学、教师与学生,呈一元体状态。师生善用教材,所有信息都是学习的对象,人们的任务就在于找到信息之后,如何筛选、利用信息,让这些信息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教师和学生,作为个体的人都有权利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成名成家,真正体现“人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

由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所决定,共和国建立以来,以上“教学模式三态说”基本上我们都经历过和正在经历着。

2.网络状态下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挑战,其性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改革

网络状态下教学是对过往所有教学模式的一种挑战,其性质是一场伟大的社会改革,她将彻底改变千百年来形成的教育教学观念。

在线学习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条件下,“因材施教”和“个性化学习”往往只是一个理想。而互联网使因材施教成为可能,学习变成一个各取所需的过程,个性化的学习得以真正实现。在互联网上,不需要统一的教材,不需要统一的进度。每一位学习者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自己的爱好,在自己方便的时间从互联网上自由地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按照适合于自己的方式学习。

在线学习使教育社会化,学习生活化。在目前的信息时代里,新知识、新事物随时随地都在大量涌现,人们必将从一次性的学校学习走向终身学习,而互联网则为教育走出校园、迈向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是一个教育社会化、信息化的过程。在未来若干年内,教育将从学校走向家庭、走向,走向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方。互联网将成为真正的没有围墙的学校,网络化学习将成为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归根到底属于上层建筑,既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必然产物,又反过来为经济基础服务。当一种新的经济基础逐步形成,进而取代旧的时候,必然导致上层建筑的更新换代,以期适应新的经济基础。而且必然更大程度地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促进社会经济向前发展。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知识经济社会,网络状态下教学将不断得到普及,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文化需求。

网络状态下教学对传统教学模式挑战所具有的历史意义不亚于“火的使用”,是划时代的。尽管象“火的使用”会带来“火灾”那样,网络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也有它的负面影响。但正如“火的使用”是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一样,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不可阻挡的。

在这场伟大的社会改革中,正如人们所说的:愿意的,领着潮流走;不愿意的,将被潮流带着走。我们只有顺应潮流,才不至于被历史进步的浪潮所淘汰。

[1]叶小兵《对历史教科书作用的反思》http://vm.nthu.edu.tw/history/histeach/edit8/8-4.html

[2]白月桥《课程变革概论》http://www.pep.com.cn/20021201/ca52778.htm

[3]孙长缨《历史上私学若干特点探析》http://www.mb-edu.com.cn/research/20010802.htm

[4]玛格丽特《文化与承诺》http://ebook.cc163.net/zxzj/index-37.html

[5]杨宪忠《教与学关系的哲学思考》http://www.zbwz.net/jstd/lw/1.htm

[6]周峰《素质教育的有关概念》

http://www.hebiat.edu.cn/jjzx/MET/journal/articledigest5/suzijiaoyu.htm

[7]胡宁《远程开放教育模式在教育改革中的意义》http://kfdd.open.ha.cn/hu.htm

[8]黄全安《网络环境下教与学模式的研究及评价》http://www.being.org.cn/zhuanti/cqwz.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