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视角下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
来源:岁月联盟
时间:2010-08-15
关键词: 人格;健全人格;建构;新课程
教育被定义为培养人的活动,自从它产生之日起,就应担负起培育人、解放人、提升人最终使人获得自由的重任。但通过历史的考察,它并未真正地实现历史使命,甚至,有些教育从根本上充当着压抑人、迫害人的工具,造成了“人的自我异化”。对此,人文(本)主义者从古至今都没有停止过对人文教育的呼唤,倡导对人性的关怀,对人格的培养。新课程改革推行素质教育,使人全面发展,关注人的内心世界,培养健全的人格。
一、新课程视角下的学生健全人格建构的意义
(一)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是实现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的内在要求
自从人文思想诞生之日起,与人文的思潮此消彼长。长期以来,功利主义、科学主义的影响,加之我国对应试教育的极力推崇,教育造就了一批批高智商的犯罪者,高科技的变态狂,高分数的迷茫者,造成了人格的干涸、扭曲。我国推行的第八次课程改革,倡导“全人发展、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使教育走出了科学与人文之争这一困扰人们思维的一元对立的怪圈。实施素质教育,使人全面发展,既倡导科学教育,使人掌握专业技能,又重视人文教育,使人具备人文素养,从而造就人性的和谐统一,,使教育走进人的精神世界,关注人的精神世界,营造人的精神世界,使人长期干涸、枯萎的心灵得到浇灌,还原人的健全人格。
(二)学生健全人格的建构是人成功的前提
健全的人格,对每个人来说,也是实现自身价值,保证事业成功的不可缺少的条件。首先,健全的人格是天才得以弘扬的条件,其次,健全的人格也是实现良好合作的必要前提,社会事业的成就取决于人们之间的有效合作与协调,再次,残缺不全的人格易导致人生的悲剧性结果。新课程视角下,课堂教学不仅是掌握知识—发展智力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健全人格的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生命潜能多方面得以彰显、丰富,把人的体力、智力、情绪、伦理各方面的因素综合起来,就成为一个完善的人,成为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三)健全人格的建构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内含
“全人发展、以人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以人为本”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特征和指导思想,这决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有着共同的人文价值基础。人格是一个人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核心要素,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建构不仅关系到自身的成才进步,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和谐社会是一个以人为本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一切活动的根本目标都是为了人,都是为了人的生存、享受和发展。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构和谐健全的人格成为社会发展的根本目标和价值取向。
二、新课程视角下学生健全人格建构的内容
(一)主体性人格
主体性人格的特征是主动性,即指人积极自觉地认识和行动,并且以一种自觉选择和积极参与的态度主动地适应客观世界。主体性人格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觉的独立意识、自主思考、独立判断、独立行动和创造的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基础教育领域缺乏对学生人格的完整性理解,教育过程中,把学生视为规训的符号,被加工的标准件,制约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削弱了学生的主体性品格。新课程改革关注人的全面发展。主体性人格的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没有主体性人格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不仅要造就一代牢固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和智力高度发展的新人,而且,还要培养人的主体性人格:情感、意志、灵感、信任、直觉等。
(二)创造性人格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总体目标。个体的创造性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外在事物的超越。个体通过变革和改造旧事物,产生新颖的、独特的新事物,它常与改革、发明、发现联系在一起。二是个体对自身的超越。个体在改造外部事物的同时,也改造了自身,使“旧我”转变为“新我”,实现了对自身的否定。新课程创造性人格建构的目的,不在于使学生在学习阶段就能作出什么发明,而是培养学生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坚持自己的观点,敢为天下先的人格品质。新课程的教学,引导学生探究、发现,培养质疑精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逐步养成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建构学生创造性人格。
(三)爱心性人格
爱心性人格是指富有爱心精神的完全人格。具有爱心精神的人不仅关心自己,还关心他人、关心生命、关心社会、关心。其人格特点表现为:关心、尊重、责任、理解、信任、合作。1989年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提出了“学会关心”的教育思想。我国新课程体系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爱心性人格的建构,在总体培养目标上明确提出:理解并热爱中华民族的优良文化传统,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具有关心和保护人类环境的意识和行动。在某些学科学习目标上,让学生学会“关心学校、本地区和国内外大事”,“关心家乡的环境与发展”等,形成可持续发展观,形成全球意识,反映了对人、自然与社会的一种和谐追求。
(四)合作性人格
社会激烈的竞争,使社会更加关注个体的竞争精神和个人成功,导致人性的畸形发展。 “学会共同生活”培养在人类活动中的参与和合作精神,是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的四大教育支柱之一,因此,我们新课程必须重视对学生合作性人格的建构,在学习方式上,新课改提倡合作学习方式,在课程目标上,明确提出发展团结的能力和竞争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而且,在各科的课程标准设计上都有明确的体现。在新课程视角下,教育是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的国际意识,建构起学生的完美人格是教育的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诉求。
(五)进取性人格
进取性人格的标志就是不断的锐意进取,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自我提高。它的表现是勇敢、果断、竞争性、耐挫力以及永不满足的执着精神。当代中学生,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养尊处优,缺乏良好的养成。这种极端优裕的物质生活以及不适当的家庭教育,使他们形成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在困难面前畏缩不前。1992年8月组织的中日青少年夏令营活动,就是憾人的见证。新课改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行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起远大理想,必要时实行一些挫折教育,在挫折中磨练自己的意志和耐力,中学生要明确自己的终级理想和生活目标,只有具有远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才会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这是中学生人格建构的核心内容。
三、新课程视角下学生健全人格建构的策略
(一)营造鲜明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校园环境的群体意识,具有多种育人功能,它在学生人格建构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生气质的养成、情感的熏陶、意志的铸造等人格因素的养成与校园文化环境的熏陶和影响是密不可分的。在新课改的文化建设中,校本研究、校园文化等作为全新的主流文化,其作用得以充分彰显。开发和利用优质的校本资源,确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办学理念,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等,都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持,创造了文化氛围,从而使学生的人格获得潜移默化地建构和升华。
(二)重视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是学生完成人格建构的重要途径。现在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的影响,往往存在一些人格缺陷,如以自我为中心、脆弱、不自立、缺乏合作精神、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等。新课程三维目标把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展自主性学习,可以实现学生对课堂生活的体验与感悟。开展多种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如野餐野营活动、文体活动、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坚强的意志力和关心他人的品质,使其树立起社会责任感等美好品格。
(三)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促进学生自我肯定
青少年人格结构中普遍少了进取锐气,其原因就是少了“自尊、自重、自强”,少了对健全人格的渴望与追求的最重要的内在动力。所以,我们可以让学生尝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态度和科学道德,可以通过多种渠道,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体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和推动学生去获得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尊心、自豪感和成就欲,逐渐克服和消除他们人格结构中的自卑、懦弱、不敢进取等消极特征。
(四)积极组织交往活动,拓展学生心理空间
人格教育需要在更广的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交往学习。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充认知领域,优化认知结构,增进相互理解,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新课程不仅提倡培养学生合作与交流的能力,而且,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要求学生参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此外,可以有计划地组织文娱联欢、竞赛、社交调查以及学生个人或群体的心里健康活动等,从而增强他们主动社交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习惯,锻炼其社交能力,为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
(五)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完善
人格教育是强化和内化的统一,需要学生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人格的塑造过程,实质上就是个体心理结构的“自组织”过程。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人格的明确要求和强烈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人格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育才卓有成效。为此,新课程努力设法增强学生人格建构的意识,使他们懂得健全人格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建构的有效方法和技巧,严于解剖自己,再选择有效的途径去克服弱点,提出自我改造的设想和措施;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投身社会实践,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来完善人格等。
:
[1] 许占权. 新课程学生人格建构的目标[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10)
[2] 柳耀昌. 全球背景下的大学生健全人格建构浅论[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 2005, (10)
[3] 李伟强. 学生健全人格及其培养的研究[D]. 安徽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2002.5
[4] 韩万山,余惠丽. 人格教育浅谈[J]. 天津教育,2007,(2)
[5] 石鸥,刘立群. 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 广州: 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117—123)
上一篇:“教学评估一体化”实践探索